胡云南;沈小琼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与云南白药联合治疗新生儿脐炎(Omphalitis of the newborn)的疗效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6例新生儿脐炎患儿分为A、B两组,各2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肚脐窝及脐部周围区域均进行常规处理,A组患儿予以外用云南白药粉治疗,B组患儿予以外用诺氟沙星(去胶囊壳取粉末)与云南白药混合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皮肤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除时间、脐部结痂愈合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均全部治愈(100%),比较总有效率差异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皮肤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除时间及脐部结痂愈合时间明显比A组短,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氟沙星联合云南白药外敷用药可显著提高新生儿脐炎的治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本院2012年2~11月收治6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0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中,涉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512张,主要为单一给药或静脉注射给药。研究本院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居于首位,大环内酯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次之,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偏高。本院的医师采用抗菌药物进行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于频繁,医院应该加强培训本院医师的抗菌药的知识水平,从而医师在进行治疗时,懂得如何更加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作者:郭江淩;刘进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临床疗效,探究其安全性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即营养疗法以及纤溶酶5 U,静脉给药15d,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纤溶酶。15d后对比分析2组药物作用效果。结果2组临床功能评分存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激酶临床作用效果十分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胡云南;沈小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平均身高位于同龄儿第三百分位数以下患儿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采血中的疼痛程度及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采血过程中患儿疼痛程度降低、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芈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再通率94.1%(32/34),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溶栓再通率82.4%(28/34),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瑞替普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较高的安全性,较少的不良反应,同时具有起效快、给药方便等优点,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陈攀;郭春林;靖颖霞;熊选政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检测数据、临床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疾病改善水平比对照组明显要好,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实施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运用硝普钠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55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硝普钠,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0%,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EVF值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LEVF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F患者运用硝普钠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由于制版疏忽,本刊于2014年6月发行的第25卷第11期,刊登了韩珍同志的《质量控制管理应用于血液标本检验的效果研究》文章中,英文摘要部分HAN Zhu应为HAN Zhen。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情况的分析,来评估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均显著高于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器械准备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外来器械收费明确率、器械验收标准有效把关率、术后器械遗失率、术后器械去向明确率、用去的植入物付款明确率情况均较实施前有显著地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医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地提高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质量,从而确保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取得患者与医生的满意。
作者:金晓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接收并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选取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介入治疗,对照组使用表柔比星+碘油,观察组使用洛铂+碘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3%,对照组为74.67%,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对照组为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行TACE介入治疗时加入洛铂,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表柔比星化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毅斌;汤日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对初治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初治晚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多西紫杉醇和吡喃阿霉素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多西紫杉醇采用每周给药方案,对照组多西紫杉醇为常规给药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 vs 7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对初治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不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治疗初治乳腺癌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
作者:崔仁忠;潘承欣;杨接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6例痤疮患者,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76例,采用纯西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安全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也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率,减少并发症,使治疗更安全放心。临床上若无禁忌症状可以推荐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曾激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方法,观察组在一般疗法基础上加之沐舒坦联合中药疗法治疗,1w为一个疗程,观察记录两周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气恢复情况、动脉血气变化结果。结果两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咳嗽、气喘和发热情况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呼吸状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较明显,但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病例。沐舒坦联合中药可有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做作为临床治疗该病的疗法。
作者:谷香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其心脏各项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收治入院的实施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20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二组,分别对其实施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各项功能指标及心功能等级变化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心功能指标LVDD、LVDs、LVEF及FS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明显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降低心功能等级,显著提高预后治疗,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闫杰松;汤祥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4月~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50例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观察组中14例(5.1%)患者腹腔镜手术失败而转行开腹手术;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复发情况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雌激素联合甲硝唑阴道给药应用于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92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6例予以甲硝唑阴道给药治疗,研究组46例予以雌激素联合甲硝唑阴道给药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表层细胞百分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阴道pH值、阴道清洁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萎缩性阴道炎行雌激素联合甲硝唑阴道给药效果显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何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我院62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各为31例,对采用不同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采用不同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同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患者临床上整体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其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莉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各100例,其中氟伐他汀组采取氟伐他汀进行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取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水平差别。结果在接受治疗半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DL ̄C、TC、TG、hs ̄CRP均有所下降,而HDL ̄C均有升高,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但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优于氟伐他汀组,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陆碧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营养支持、质子泵抑制剂、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抗炎禁食、胃肠减压等综合疗法,观察组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进行奥曲肽与加贝酯联合疗法,对照组进行加贝酯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及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0%、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加贝酯与奥曲肽联合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病情迅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青光眼的视野受损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63例,均为单眼患病,根据其发病类型进行分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6例为POAG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7例为PACG组,分析两组患者视野损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SF、MD值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POAG组的CPSD、PSD值较PACG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AG和PACG的发病机制不同,其视野损害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可将其作为疾病分型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月君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