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内脂结合中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曾激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痤疮, 安全性, 系统评价
摘要: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6例痤疮患者,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76例,采用纯西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安全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也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率,减少并发症,使治疗更安全放心。临床上若无禁忌症状可以推荐中西医结合治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及分析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1日~2014年2月1日期间治疗的80例更年期综合症妇女作为实验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尼尔雌醇,对照组给予谷维素,尼尔雌醇和谷维素每次都20mg,每日3次口服。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从而分析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结果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的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尼尔雌醇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尼尔雌醇对于更年期患者治愈效果较好,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史维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螺内脂结合中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6例痤疮患者,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76例,采用纯西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安全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也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率,减少并发症,使治疗更安全放心。临床上若无禁忌症状可以推荐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曾激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甲状腺微小癌的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及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快速冷冻切片诊断以及免疫组化诊断效果。方法收集经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TMC患者患者40例,取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查,探讨病理检查与免疫组化检查的意义。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确诊为TMC,快速冷冻切片的确诊率为85.0%;TMC的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毛玻璃样核、核内包涵体、纤维性间质、核沟以及砂砾体等。经免疫组化检查显示TG及CK19均呈强阳性,癌旁滤泡以及良性增生性乳头CK19呈阴性;有16例(40.0%)患者的EMA呈阳性,8例(20.0%)患者的CEA呈阳性。结论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标记是TMC的主要诊断依据,CK19阳性表达对于临床诊断鉴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肖永波;苏曙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清ProGRP、CYFRA21 ̄1、CA125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ntin ̄19 ̄fragment,CYFRA21 ̄1)、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25(CA125)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51例小细胞肺癌,99例非小细胞肺癌,4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30例表面健康个体血清 ProGRP、CYFRA21 ̄1、CA125含量并数据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组患者血清ProGRP水平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其敏感性在小细胞肺癌组中高,达92%;CYFRA21 ̄1水平肺鳞癌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CA125水平肺腺癌组显著高于其他组。临床TNM分期越晚,三个指标水平均越高;肿瘤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三个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Pro-GRP、CYFRA21 ̄1、CA125有助于肺癌的辅助诊断、病例类型及临床分期预测及疗效评估。

    作者:陈岩松;陈燕;胡敏华;林莺莺;周旭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避孕药三相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临床观察

    选取我服务站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避孕药三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7d及术后14d子宫内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1例患者再次妊娠,对照组6例患者再次妊娠,再次妊娠率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术后应用避孕药三相片,可促进月经的恢复,降低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重复流产率,提高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值得在计划生育中推广应用。

    作者:符容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综合疗法在64例隐裂牙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隐裂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隐裂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根据隐裂牙的性质、部位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失败原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Ⅰ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隐裂牙临床效果显著,可保留牙体组织,恢复咬合力,为较理想的隐裂牙治疗方法。

    作者:曹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选取老年性原发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与观察组,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与两者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130.7±11.1)mmHg、(85.2±11.1) mmHg优于对照组(1144.6±11.5)mmHg、(95.2±5.1)mmHg与对照组2(142.6±9.9)mmHg、(93.9±10.1)mmHg;联合组显效率47.50%高于对照组1的22.50%与对照组2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对照组2及联合组分别发生1、1、3次不良反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联合用药可能提高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调整增加剂量时应慎重,避免同时增加两种药物使用剂量。

    作者:张国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随访3年观察生存率情况,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87例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总有效率为91.95%,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共发生62例,发生率为71.26%,急性放射性肺炎共发生18例,发生率为20.69%。随访3年,8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年生存率为71.26%,2年生存率为49.43%,3年生存率为31.03%。单因素分析显示7个可能影响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性肺炎和GTV体积是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近期疗效则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是食管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放射性肺炎、GTV体积和近期疗效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豆道勤;林运政;杨少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液标本溶血程度对常用肝肾功能指标测定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溶血程度对常用肝肾功能指标测定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从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集到的6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全自动血常规仪器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血红蛋白(Hb)含量、分析样本中的溶血情况和患者肝肾质变测定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结果样品中血红蛋白为3.0g/L的溶血情况下,患者的G值、TP值和AST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并随着溶血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与不溶血样本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样品中血红蛋白为6.0g/L的溶血情况下,TP值和AST数值均较前一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与前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余的肝肾功能指标在溶血的情况下组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标本溶血程度中对常用肝肾功能指标中的G值、TP值和AST数值测定有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洛铂联合碘油介入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接收并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选取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介入治疗,对照组使用表柔比星+碘油,观察组使用洛铂+碘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3%,对照组为74.67%,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对照组为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行TACE介入治疗时加入洛铂,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表柔比星化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毅斌;汤日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心梗后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螺内酯在急性心梗(AMI)后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生存几率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6例AMI后心律失常老年(≥60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螺内酯,20mg/次,1次/d。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生理病理参数(LVEF、LVESD、ST段下降、缺血导联数);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4% VS 63.2%,χ2=14.0,P=0.000)。观察组患者各病理生理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7.89% VS 2.63%),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P=0.307)。结论对于AMI后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使用小剂量螺内酯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邱金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与开放手术行大面积前列腺增生切除术疗效比较

    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与开放手术进行对比。方法选取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中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而试验组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试验组中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少,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昌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临床疗效,探究其安全性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即营养疗法以及纤溶酶5 U,静脉给药15d,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纤溶酶。15d后对比分析2组药物作用效果。结果2组临床功能评分存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激酶临床作用效果十分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胡云南;沈小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盐酸溴己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COPD发作期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低流量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解痉平喘、对症支持等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溴己新,对照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概率小。结论盐酸溴己新能够快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通气功能,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马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诺氟沙星联合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与云南白药联合治疗新生儿脐炎(Omphalitis of the newborn)的疗效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6例新生儿脐炎患儿分为A、B两组,各2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肚脐窝及脐部周围区域均进行常规处理,A组患儿予以外用云南白药粉治疗,B组患儿予以外用诺氟沙星(去胶囊壳取粉末)与云南白药混合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皮肤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除时间、脐部结痂愈合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均全部治愈(100%),比较总有效率差异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皮肤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除时间及脐部结痂愈合时间明显比A组短,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氟沙星联合云南白药外敷用药可显著提高新生儿脐炎的治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阿魏酸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体会

    将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阿魏酸钠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贝那普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以及24 h 尿微量清蛋白排泄频率(24h UAER)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85.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UAER、SCr、BUN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三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阿魏酸钠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疾病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国庆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9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98例胃癌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低钾血症,静脉营养支持,并常规予以化疗,同时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胃复安)肌内注射,多潘立酮或西沙比利胃管注入,红霉素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并配以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7%,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6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既有宽肠理气、荡涤胃肠积滞、温中下气、行气消积、下气消食、补养脾胃等之功效,又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瘫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余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四肢关节专用低场MR在膝关节疾病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四肢关节专用低场MR在膝关节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膝关节疾病诊断准确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四肢专用骨关节核磁共振诊断的膝关节疾病患者145例,并经关节镜探查对比核磁共振检查的准确性。结果四肢关节专用低场 MR 在膝关节疾病中,韧带灵敏度高达99.89%、半月板损伤灵敏度低为54.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特异度方面滑膜损伤的特异度为92.31%,显著高于关节软骨损伤71.32%;在准确度方面半月板损伤准确度为95.08%,显著高于韧带损伤准确率79.35%,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肢关节专用低场MR在膝关节疾病诊断中能提高病灶区的信号强度,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

    作者:陈金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协同护理模式(CCM)在直肠癌Miles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将101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进行健康宣教;试验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出院前两组病人或家属填写出院调查表,对病人进行效果评价,出院后一周、一个月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住院天数、护理知识、操作技能、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0.01),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造口狭窄、发热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护理模式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黄春英;袁慧华;李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皮炎湿疹采用地奈德乳膏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随机将100例皮炎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取地奈德乳膏,对照组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为96%,对照组为82%,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瘙痒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瘙痒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皮炎湿疹采用地奈德乳膏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方便,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祖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