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炎湿疹采用地奈德乳膏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肖祖鉥

关键词:皮炎湿疹, 地奈德乳膏, 临床价值
摘要:随机将100例皮炎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取地奈德乳膏,对照组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为96%,对照组为82%,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瘙痒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瘙痒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皮炎湿疹采用地奈德乳膏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方便,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等离子体与开放手术行大面积前列腺增生切除术疗效比较

    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与开放手术进行对比。方法选取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中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而试验组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试验组中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少,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昌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及分析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1日~2014年2月1日期间治疗的80例更年期综合症妇女作为实验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尼尔雌醇,对照组给予谷维素,尼尔雌醇和谷维素每次都20mg,每日3次口服。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从而分析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结果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的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尼尔雌醇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尼尔雌醇对于更年期患者治愈效果较好,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史维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疾病控制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结核治愈率、血糖控制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疾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伟贤;麦燕华;莫凤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情况调查及分析

    抽取处方136张,然后从中选取随访病例100例。结合处方用药情况,2014年4月份对100例患者进行随访,将随访情况进行记录,整理。结果处方使用高血压药多用CCB类、ARB类、ACEI类,用药情况基本合理;患者居家用药情况:基本遵医嘱,但部分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应加强用药教育、心理引导及随访等。

    作者:袁珍娥;梁传军;丁小云;郭轶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口腔科治疗的120例义齿修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对比观察两组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效果为9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牙修复成功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夏承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随访3年观察生存率情况,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87例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总有效率为91.95%,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共发生62例,发生率为71.26%,急性放射性肺炎共发生18例,发生率为20.69%。随访3年,8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年生存率为71.26%,2年生存率为49.43%,3年生存率为31.03%。单因素分析显示7个可能影响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性肺炎和GTV体积是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近期疗效则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是食管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放射性肺炎、GTV体积和近期疗效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豆道勤;林运政;杨少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内镜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技术治疗垂体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和总结内镜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的患者共42例,纳入内镜组;使用显微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的患者共36例,纳入显微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例数及全切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显微镜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肿瘤可获得较高的疗效,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一种新的术式选择,临床上可加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余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联合检测血Cys C及尿微量蛋白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Cys 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行CPB手术的患者100例,59例行换瓣术,41例行先心矫治术。根据AKI专家共识,将手术后患者分为AKI组与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Cys C、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Cys C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KI组术后4h血Cys C明显升高,至术后24h部份患者下降至术前水平。非AKI组术后4h血Cys C明显升高,术后12h下降至术前水平。 AKI组术后4h尿液微量蛋白升高,术后48h仍高于术前。非AKI组术后4h尿液微量蛋白升高,至术后12h达高峰,至术后48h降至术前水平。结论血清Cys C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可早期发现体外循环术后肾功能受损,对降低体外循环术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晖;肖九长;罗列;吉灵;钟丰文;蔡隆仁;吴澄;唐志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临床疗效,探究其安全性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即营养疗法以及纤溶酶5 U,静脉给药15d,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纤溶酶。15d后对比分析2组药物作用效果。结果2组临床功能评分存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激酶临床作用效果十分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胡云南;沈小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协同护理模式(CCM)在直肠癌Miles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将101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进行健康宣教;试验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出院前两组病人或家属填写出院调查表,对病人进行效果评价,出院后一周、一个月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住院天数、护理知识、操作技能、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0.01),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造口狭窄、发热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护理模式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黄春英;袁慧华;李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HF)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接诊的心衰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将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皆进行血浆BNP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测定研究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并与治疗前相较,同时随访>0.5年,统计随访心脏事件复发情况,并对比分析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结果研究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根据心功能分级水平测定结果可知,心功能越差的患者其BNP水平越高(P<0.01);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有所下降,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随访复发25例,未复发95例,其中未复发组患者BNP水平要明显低于复发组(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NP水平明显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同时治疗后BNP水平会明显下降,而且随访复发时又会显著升高,故而能作为治疗及预后的指标,值得重视。

    作者:张亚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选取老年性原发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与观察组,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与两者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130.7±11.1)mmHg、(85.2±11.1) mmHg优于对照组(1144.6±11.5)mmHg、(95.2±5.1)mmHg与对照组2(142.6±9.9)mmHg、(93.9±10.1)mmHg;联合组显效率47.50%高于对照组1的22.50%与对照组2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对照组2及联合组分别发生1、1、3次不良反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联合用药可能提高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调整增加剂量时应慎重,避免同时增加两种药物使用剂量。

    作者:张国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刊误

    由于制版疏忽,本刊于2014年6月发行的第25卷第11期,刊登了韩珍同志的《质量控制管理应用于血液标本检验的效果研究》文章中,英文摘要部分HAN Zhu应为HAN Zhen。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3年住院的65例EB病毒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两组其他辅助治疗相同,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热程,淋巴结缩小时间,异型淋巴细胞<10%时间,转氨酶正常时间及EBV ̄DNA拷贝量<1×103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EB病毒感染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显著。

    作者:郑少娟;林志;杨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

    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胃肠手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两组患者在行常规手术治疗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术后发生肠梗阻粘连症状的患者8例,占22.2%,对照组术后发生肠梗阻粘连的患者12例,占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值得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浅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2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6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优45例,差1例,治疗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优39例,差6例,治疗有效率为8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方法治疗能够提高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伍华勇;袁昭华;赵斌;唐秀宏;吴庆;谭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并压缩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输液及服药物抗骨质疏松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结合中药补肾壮骨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补肾壮骨汤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玉平;曾金如;皮美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托吡酯和卡马西平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我院收治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以卡马西平进行治疗,0.1g/次,3次/d,口服;观察组以托砒酯进行治疗,25mg/次,2次/d,口服。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7%(4/6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1.7%(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治疗效果更佳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金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清ProGRP、CYFRA21 ̄1、CA125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ntin ̄19 ̄fragment,CYFRA21 ̄1)、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25(CA125)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51例小细胞肺癌,99例非小细胞肺癌,4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30例表面健康个体血清 ProGRP、CYFRA21 ̄1、CA125含量并数据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组患者血清ProGRP水平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其敏感性在小细胞肺癌组中高,达92%;CYFRA21 ̄1水平肺鳞癌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CA125水平肺腺癌组显著高于其他组。临床TNM分期越晚,三个指标水平均越高;肿瘤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三个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Pro-GRP、CYFRA21 ̄1、CA125有助于肺癌的辅助诊断、病例类型及临床分期预测及疗效评估。

    作者:陈岩松;陈燕;胡敏华;林莺莺;周旭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

    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患者均有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联合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季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