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黄春英;袁慧华;李丽红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采用复方丹参滴丸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观察组,n=40)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对照组,n=40)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本次实验过程中,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面红、心悸2例,头晕、头痛2例,未中断治疗,对数据结论未造成影响。结论稳定性心绞痛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保障预后,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沈明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运用硝普钠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55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硝普钠,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0%,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EVF值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LEVF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F患者运用硝普钠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收集2009年6月~2012年5月九江市中医院肾内科住院资料较为完整的患者215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西医诊断的非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分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组的98例患者与非灌肠组(西医护理组)的117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中医护理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7%,远高于采用西医护理组患者的此比率。中药保留灌肠及护理可稳定肾功能,降低毒素水平,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汪慧琪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行纤维喉镜下声带肿物摘除术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摘除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干预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00%、96.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75%、8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纤维喉镜下声带肿物摘除术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白雪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我院肛肠科门诊去年一年来共收治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该66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将其称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接受柳氮磺胺吡啶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溃疡粘膜愈合、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作相关比较。结果采取联合用药方式治疗的观察组其整体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距较大,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复发率较小,溃疡面的愈合情况较好。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用药相比,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的首选。
作者:黄颖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COPD发作期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低流量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解痉平喘、对症支持等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溴己新,对照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概率小。结论盐酸溴己新能够快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通气功能,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马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抽取处方136张,然后从中选取随访病例100例。结合处方用药情况,2014年4月份对100例患者进行随访,将随访情况进行记录,整理。结果处方使用高血压药多用CCB类、ARB类、ACEI类,用药情况基本合理;患者居家用药情况:基本遵医嘱,但部分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应加强用药教育、心理引导及随访等。
作者:袁珍娥;梁传军;丁小云;郭轶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组,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锁定钢板组)与对照组(解剖钢板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够尽可能实现解剖复位,具有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克海;周其佳;孙月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与云南白药联合治疗新生儿脐炎(Omphalitis of the newborn)的疗效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6例新生儿脐炎患儿分为A、B两组,各2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肚脐窝及脐部周围区域均进行常规处理,A组患儿予以外用云南白药粉治疗,B组患儿予以外用诺氟沙星(去胶囊壳取粉末)与云南白药混合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皮肤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除时间、脐部结痂愈合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均全部治愈(100%),比较总有效率差异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皮肤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除时间及脐部结痂愈合时间明显比A组短,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氟沙星联合云南白药外敷用药可显著提高新生儿脐炎的治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讨论及分析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1日~2014年2月1日期间治疗的80例更年期综合症妇女作为实验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尼尔雌醇,对照组给予谷维素,尼尔雌醇和谷维素每次都20mg,每日3次口服。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从而分析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结果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的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尼尔雌醇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尼尔雌醇对于更年期患者治愈效果较好,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史维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肝胆类疾病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普外科肝胆类疾病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普外科肝胆类疾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能够使得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营造和谐的护患环境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娟娟;杨柳;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托吡酯和卡马西平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我院收治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以卡马西平进行治疗,0.1g/次,3次/d,口服;观察组以托砒酯进行治疗,25mg/次,2次/d,口服。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7%(4/6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1.7%(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治疗效果更佳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金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技术治疗垂体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和总结内镜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的患者共42例,纳入内镜组;使用显微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的患者共36例,纳入显微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例数及全切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显微镜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肿瘤可获得较高的疗效,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一种新的术式选择,临床上可加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余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择期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使用静脉注射托咪定,对照组34例,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通过神经功能检测项目,对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采取神经功能测试,术后1w内,观察组出现认知功能障碍20.6%,对照组52.9%,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T1~T5在各时间点中的血清IL ̄1、IL ̄6、TNF ̄α水平差异显著(P<0.05)。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药物,能显著改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可减低炎性反应。
作者:杨田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与开放手术进行对比。方法选取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中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而试验组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试验组中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少,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昌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包醛氧淀粉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7.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酥、尿酸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血色素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那普利在保护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显著,与其他药物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黄洁平;邓行江;何敏;何建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对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所收治的130例胃上部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全切组和近切组两组各65例。全切组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近切组患者则进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1~5年生存率,及术后状况。结果Ⅰ、Ⅱ期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全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2%,近切组为30.8%。结论对胃上部癌采用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总体差异不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均不大。但由于可提高病情较严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积极行全胃切除术。
作者:王爱东;谢仁俊;李田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疾病控制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结核治愈率、血糖控制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疾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伟贤;麦燕华;莫凤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局部复发三阴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40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部复发的三阴乳腺癌患者接受了三维适形放疗(3 ̄DCRT),CTV DT50Gy/25F,GTV DT56~60Gy/28~30F,同期接受替吉奥口服化疗,(40~60)mg/(m2·d),2次/d,连服4w,休息2w,共2周期。结果疗效评价CR 7例(17.5%),PR 24例(60.0%),SD 8例(20.0%),PD 1例(2.5%),总有效率(CR+PR)77.5%;本组主要毒副反应为主要毒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口腔粘膜炎、周围神经毒性,以I~Ⅱ度为主,Ⅲ~Ⅳ度少见,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67.5%,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2.5%,皮肤反应发生率为50.0%,口腔粘膜炎发生率为42.5%,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0.0%。肝肾功能损害、腹泻、便秘等发生率很低。结论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 ̄DCRT)方案的同期放化疗方案是局部复发三阴乳腺癌较好的治疗方法,其近期疗效确切、治疗的依从性高、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华;周玲;王红;曾志文;刘庆;熊黛群;刘少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2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6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优45例,差1例,治疗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优39例,差6例,治疗有效率为8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方法治疗能够提高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伍华勇;袁昭华;赵斌;唐秀宏;吴庆;谭勇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