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隐裂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隐裂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根据隐裂牙的性质、部位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失败原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Ⅰ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隐裂牙临床效果显著,可保留牙体组织,恢复咬合力,为较理想的隐裂牙治疗方法。
作者:曹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Cys 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行CPB手术的患者100例,59例行换瓣术,41例行先心矫治术。根据AKI专家共识,将手术后患者分为AKI组与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Cys C、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Cys C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KI组术后4h血Cys C明显升高,至术后24h部份患者下降至术前水平。非AKI组术后4h血Cys C明显升高,术后12h下降至术前水平。 AKI组术后4h尿液微量蛋白升高,术后48h仍高于术前。非AKI组术后4h尿液微量蛋白升高,至术后12h达高峰,至术后48h降至术前水平。结论血清Cys C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可早期发现体外循环术后肾功能受损,对降低体外循环术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晖;肖九长;罗列;吉灵;钟丰文;蔡隆仁;吴澄;唐志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营养支持、质子泵抑制剂、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抗炎禁食、胃肠减压等综合疗法,观察组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进行奥曲肽与加贝酯联合疗法,对照组进行加贝酯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及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0%、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加贝酯与奥曲肽联合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病情迅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则使用百令胶囊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11±0.72mmol/L、血红蛋白为7.32±0.69%,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90%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的75%(P<0.05);试验组95%对我院综合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患者治疗(12.8±6.7d)后痊愈,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机制复杂,诱因较多,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百令胶囊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晓红;万亚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与开放手术进行对比。方法选取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中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而试验组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试验组中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少,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昌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平均身高位于同龄儿第三百分位数以下患儿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采血中的疼痛程度及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采血过程中患儿疼痛程度降低、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芈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脂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高血压、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调节血脂三方面的效果上具有明显差别。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方案,可较为明显地控制病情。
作者:钟立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对初治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初治晚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多西紫杉醇和吡喃阿霉素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多西紫杉醇采用每周给药方案,对照组多西紫杉醇为常规给药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 vs 7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对初治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不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治疗初治乳腺癌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
作者:崔仁忠;潘承欣;杨接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检测数据、临床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疾病改善水平比对照组明显要好,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实施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对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所收治的130例胃上部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全切组和近切组两组各65例。全切组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近切组患者则进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1~5年生存率,及术后状况。结果Ⅰ、Ⅱ期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全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2%,近切组为30.8%。结论对胃上部癌采用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总体差异不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均不大。但由于可提高病情较严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积极行全胃切除术。
作者:王爱东;谢仁俊;李田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抽取处方136张,然后从中选取随访病例100例。结合处方用药情况,2014年4月份对100例患者进行随访,将随访情况进行记录,整理。结果处方使用高血压药多用CCB类、ARB类、ACEI类,用药情况基本合理;患者居家用药情况:基本遵医嘱,但部分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应加强用药教育、心理引导及随访等。
作者:袁珍娥;梁传军;丁小云;郭轶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LED蓝光灯和传统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人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使用LED蓝光灯,对照组使用传统蓝光灯,疗程4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h和96h检测血清胆红素并观察光疗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48h和96h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皮疹、腹泻、体温异常等方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ED蓝光灯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副作用少。
作者:仇卫兵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护理后治疗组焦虑及郁抑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焦虑及郁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19%,治疗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升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梅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收集2009年6月~2012年5月九江市中医院肾内科住院资料较为完整的患者215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西医诊断的非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分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组的98例患者与非灌肠组(西医护理组)的117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中医护理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7%,远高于采用西医护理组患者的此比率。中药保留灌肠及护理可稳定肾功能,降低毒素水平,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汪慧琪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临床疗效,探究其安全性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即营养疗法以及纤溶酶5 U,静脉给药15d,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纤溶酶。15d后对比分析2组药物作用效果。结果2组临床功能评分存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激酶临床作用效果十分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胡云南;沈小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随访3年观察生存率情况,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87例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总有效率为91.95%,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共发生62例,发生率为71.26%,急性放射性肺炎共发生18例,发生率为20.69%。随访3年,8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年生存率为71.26%,2年生存率为49.43%,3年生存率为31.03%。单因素分析显示7个可能影响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性肺炎和GTV体积是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近期疗效则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是食管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放射性肺炎、GTV体积和近期疗效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豆道勤;林运政;杨少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组,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锁定钢板组)与对照组(解剖钢板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够尽可能实现解剖复位,具有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克海;周其佳;孙月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俞细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本院2012年2~11月收治6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0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中,涉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512张,主要为单一给药或静脉注射给药。研究本院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居于首位,大环内酯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次之,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偏高。本院的医师采用抗菌药物进行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于频繁,医院应该加强培训本院医师的抗菌药的知识水平,从而医师在进行治疗时,懂得如何更加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作者:郭江淩;刘进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与云南白药联合治疗新生儿脐炎(Omphalitis of the newborn)的疗效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6例新生儿脐炎患儿分为A、B两组,各2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肚脐窝及脐部周围区域均进行常规处理,A组患儿予以外用云南白药粉治疗,B组患儿予以外用诺氟沙星(去胶囊壳取粉末)与云南白药混合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皮肤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除时间、脐部结痂愈合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均全部治愈(100%),比较总有效率差异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皮肤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除时间及脐部结痂愈合时间明显比A组短,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氟沙星联合云南白药外敷用药可显著提高新生儿脐炎的治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