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溴己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疗效观察

马建

关键词:盐酸溴己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发作期, 肺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COPD发作期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低流量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解痉平喘、对症支持等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溴己新,对照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概率小。结论盐酸溴己新能够快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通气功能,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沐舒坦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方法,观察组在一般疗法基础上加之沐舒坦联合中药疗法治疗,1w为一个疗程,观察记录两周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气恢复情况、动脉血气变化结果。结果两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咳嗽、气喘和发热情况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呼吸状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较明显,但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病例。沐舒坦联合中药可有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做作为临床治疗该病的疗法。

    作者:谷香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时期肝硬化中医证候与肝脏剪切波波速的相关性研究

    46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西医诊断,将46例患者分为:肝硬化代偿前期15例,代偿期15例和16例失代偿期。利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分别定量测定肝脏的剪切波速;对患者进行中医诊断,比较不同时期肝硬化中医证候与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剪切波速在不同时期肝硬化中的速度存在明显差异(P<0.01),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中,郁证、湿证、瘀证和气虚在肝硬化的不同时期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热证”、“阳虚”和“阴虚”在肝硬化各个时期中无明显差异。中医征候在肝硬化不同时期的变化,导致肝脏中纤维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因此在进行肝脏剪切波测试时,剪切波波速会随着征候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作者:李国焕;舒盼;张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刊误

    由于制版疏忽,本刊于2014年6月发行的第25卷第11期,刊登了韩珍同志的《质量控制管理应用于血液标本检验的效果研究》文章中,英文摘要部分HAN Zhu应为HAN Zhen。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盐酸文拉法辛联合奥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文拉法辛联合奥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接受盐酸文拉法辛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盐酸文拉法辛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w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w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2、4、6w时的HAMD以及SCL ̄90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盐酸文拉法辛联合奥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作者:彭星星;孔令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硝普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并分析运用硝普钠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55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硝普钠,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0%,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EVF值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LEVF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F患者运用硝普钠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9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98例胃癌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低钾血症,静脉营养支持,并常规予以化疗,同时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胃复安)肌内注射,多潘立酮或西沙比利胃管注入,红霉素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并配以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7%,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6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既有宽肠理气、荡涤胃肠积滞、温中下气、行气消积、下气消食、补养脾胃等之功效,又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瘫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余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改良经皮与开放跟腱延长术治疗跟腱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与开放跟腱延长术治疗跟腱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106足)跟腱挛缩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4足)和改良组(52足)。常规组采用开放跟腱延长术治疗;改良组采用改良经皮小切口跟腱延长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根据踝关节背伸活动度、活动能力等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皮肤坏死、跟腱粘连等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t1=29.7、P1=0.000, t2=35.2、P2=0.000,t3=7.18、P3=0.001)。改良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2.0% vs 58.0%,χ2=15.4,P=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20.0% vs 6.0%,χ2=4.33,P=0.036)。结论对于跟腱挛缩症患者,改良经皮小切口跟腱延长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显著优于开放跟腱延长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启军;梁王班;洪杏高;陈可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集束化护理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的效果观察

    选取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患者100例,按照知情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能够正确掌握雾化吸入技巧的患者例数、雾化吸入依从性良好的患者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正确掌握雾化吸入技巧和雾化吸入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比例,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袁定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对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对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所收治的130例胃上部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全切组和近切组两组各65例。全切组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近切组患者则进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1~5年生存率,及术后状况。结果Ⅰ、Ⅱ期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全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2%,近切组为30.8%。结论对胃上部癌采用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总体差异不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均不大。但由于可提高病情较严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积极行全胃切除术。

    作者:王爱东;谢仁俊;李田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联合检测血Cys C及尿微量蛋白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Cys 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行CPB手术的患者100例,59例行换瓣术,41例行先心矫治术。根据AKI专家共识,将手术后患者分为AKI组与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Cys C、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Cys C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KI组术后4h血Cys C明显升高,至术后24h部份患者下降至术前水平。非AKI组术后4h血Cys C明显升高,术后12h下降至术前水平。 AKI组术后4h尿液微量蛋白升高,术后48h仍高于术前。非AKI组术后4h尿液微量蛋白升高,至术后12h达高峰,至术后48h降至术前水平。结论血清Cys C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可早期发现体外循环术后肾功能受损,对降低体外循环术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晖;肖九长;罗列;吉灵;钟丰文;蔡隆仁;吴澄;唐志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应用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梗再发率、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梗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菊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甲状腺微小癌的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及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快速冷冻切片诊断以及免疫组化诊断效果。方法收集经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TMC患者患者40例,取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查,探讨病理检查与免疫组化检查的意义。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确诊为TMC,快速冷冻切片的确诊率为85.0%;TMC的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毛玻璃样核、核内包涵体、纤维性间质、核沟以及砂砾体等。经免疫组化检查显示TG及CK19均呈强阳性,癌旁滤泡以及良性增生性乳头CK19呈阴性;有16例(40.0%)患者的EMA呈阳性,8例(20.0%)患者的CEA呈阳性。结论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标记是TMC的主要诊断依据,CK19阳性表达对于临床诊断鉴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肖永波;苏曙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护理

    收集2009年6月~2012年5月九江市中医院肾内科住院资料较为完整的患者215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西医诊断的非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分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组的98例患者与非灌肠组(西医护理组)的117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中医护理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7%,远高于采用西医护理组患者的此比率。中药保留灌肠及护理可稳定肾功能,降低毒素水平,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汪慧琪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疗效观察

    选取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护理后治疗组焦虑及郁抑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焦虑及郁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19%,治疗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升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梅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避孕药三相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临床观察

    选取我服务站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避孕药三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7d及术后14d子宫内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1例患者再次妊娠,对照组6例患者再次妊娠,再次妊娠率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术后应用避孕药三相片,可促进月经的恢复,降低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重复流产率,提高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值得在计划生育中推广应用。

    作者:符容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我院肛肠科门诊去年一年来共收治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该66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将其称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接受柳氮磺胺吡啶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溃疡粘膜愈合、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作相关比较。结果采取联合用药方式治疗的观察组其整体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距较大,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复发率较小,溃疡面的愈合情况较好。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用药相比,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的首选。

    作者:黄颖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氟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疗效比较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各100例,其中氟伐他汀组采取氟伐他汀进行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取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水平差别。结果在接受治疗半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DL ̄C、TC、TG、hs ̄CRP均有所下降,而HDL ̄C均有升高,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但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优于氟伐他汀组,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陆碧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

    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胃肠手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两组患者在行常规手术治疗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术后发生肠梗阻粘连症状的患者8例,占22.2%,对照组术后发生肠梗阻粘连的患者12例,占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值得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76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中心治疗的76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78.95%,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儿的发热、气喘、肺罗音、咳嗽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能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根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纤维喉镜下咽喉肿物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行纤维喉镜下声带肿物摘除术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摘除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干预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00%、96.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75%、8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纤维喉镜下声带肿物摘除术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白雪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