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飞;雷国大;黄碧珍;石炳兰
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12例小儿发热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退烧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烧消退情况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给药6h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21%,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9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07%,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4%,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对照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率为5.36%,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率为7.14%,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儿科临床上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能在治疗早期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且正常服用该药未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运辉;曾倩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1 病例报告女,67岁,农民,65kg,因“全身肌肉及关节疼痛1个月,发热伴皮疹1w”于2014年5月1日住我院骨科,以“骨关节病、感染性发热”治疗.病程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及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头痛及恶心呕吐,入院前曾在当地给中医中药治疗,入院前1w行针灸治疗,后因发热皮疹曾在当地输液治疗5d,体温高400C,下午3时后体温渐高,持续3~5h渐退,伴发热时肌肉关节疼痛加重无法行走,热退疼痛减轻皮疹不完全消退,骨科查体:无阳性体征,给“头孢哌酮舒巴坦2.0q8h联用左氧氟沙星0.4qd”抗感染,查血常规:WBC:17.7×109/L,N:89.8%,RBC:3.79 ×1012/L;HGB:108g/L,PLT:116×109/L;ESR:110mm/h;hsCRP:124.9mg/L;ASO:102Iu/ml;RF8.3Iu/ml;肝功能:TBIL:13.8umol/L,DBIL:5.3umol/LALT:33U/L,AST:40U/LGGT:45U/L,Alb:43.3g/L;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心肌酶谱正常,传染病筛查及凝血四项均正常,普选肿瘤指标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肝胆胰脾、泌尿系及子宫彩色超声:“肝脏脂肪浸润、胆结石、脾大小正常”.
作者:冯韶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住院环境、医护关系及患者心理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患者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比较两组护理.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配合度为100%,对照组90%,有统计学差异(P<0.05).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聂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ERCP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以及住院时间等对比均具有显著优越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应用ERCP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娟娟;杨柳;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第1d静滴130mg/m2奥沙利铂,同时口服2500mg/m2卡培他滨,并静滴15mg恩度+500ml生理盐水;第1-14d予以连续性给药间隔7d后重复1次,持续6w后观察临床效果.(1)临床疗效:46例患者中4例(8.69%)完全缓解,20例(43.48%)部分缓解,12例(26.09%)疾病稳定,10例(21.74%)疾病进展,近期有效率达52.17%,临床获益率为73.91%;(2)不良反应:46例患者中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65.21%)、神经毒性(43.48%)、手足综合征(43.48%)、心脏毒性(26.09%),多归为Ⅰ~Ⅱ度.老年大肠癌治疗中应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恩度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郑正荣;梁应辉;赵清泉;曾晓珊;许双塔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延伸组和普通组各61例.延伸组出院后给予延伸护理,普通组仅采取定期复查.护理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延伸组吞咽功能恢复总体有效率(85.25%)高于普通组(67.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伸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吞咽功能.
作者:丁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门静脉部分结扎建立门静脉高压症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表达,探讨二者在门静脉高压大鼠内脏高动力循环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假手术组(SHAM组)和门静脉高压症组(PHG组)大鼠肠系膜动脉中eNOS、HsP90的表达.结果 eNOS、HsP90在门静脉高压症组(PHG组)的表达比假手术组(SHAM组)显著升高.结论 eNOS和Hsp90S在门静脉高压症高动力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程川兵;朱家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除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外,增加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前晚睡前、手术日早晨、麻醉前、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心率,分析其焦虑量表评分与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各时点收缩压、心率、焦虑评分、手术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妇产科患者的术前应激反应,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巧侠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在急性间质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在阳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疑似为急性间质性肺炎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采用常规的诊断,之后再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支气管肺泡灌洗组诊断的敏感性(78.00%)、特异性(82.00%)均明显高于纤维支气管镜组的敏感性(44.00%)、特异性(58.00%),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诊断的诊断的准确率(84.00%)明显好于采用常规方法诊断的准确率(56.00%),两种实验方法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诊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志滔;陈必桂;杨奕尤;梁永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与血压改善程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饮食、用药以及对护理满意程度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在护理效果方面有效性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老年患者对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性,同时在改善血压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董兰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在脑胶质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胶质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精确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莫唑胺化疗.比较两组的疗效、2年内的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1年内的生存率、近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2年内的生存率分别为73.3%、46.7%,对照组分别为40.0%、2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2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的改善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能够显著提高脑胶质瘤的疗效和生存率,且并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刘刚;徐兴鲁;张秀亮;张亚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磷酸肌酸钠对慢性心力衰竭部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疗效、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距离、CgA(嗜铬粒蛋白A)、BNP(血浆脑钠肽)等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51.55%,6-MWT(425±26m)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gA(96±5ng/ml)、BNP (220±25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磷酸肌酸钠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增加6min步行距离,还能降低CgA和BN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姚兑海;梁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探究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时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选取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用呋塞米治疗)与试验组(用托拉塞米治疗)各30例,分别给予20mg的量进行推注,1次/d,持续治疗7d.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每日尿量、体重、血压、BNP值的变化及相关不良反应.试验组经治疗后24h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下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体重下降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BNP下降更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托拉塞米对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要好于呋塞米,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刘世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脂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各项血脂指标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谢程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要求手术者通过插入患者腹腔的腹腔镜传导到监视器上的图像,从不同角度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分析和诊断,并用特制的手术器械为病人进行手术的方法.自从Jacobaeus于1910年首次应用人体腹腔镜检查以来,随着医疗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腹腔镜逐渐发展到如今的以光导纤维作为光源代替初的烛光,如之以及计算机电子技术对显像做以处理.目前,腹腔镜技术在许多医疗领域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极大的应用,尤其是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将对腹腔镜在治疗妇科疾病各个方面的应用做进一步分析和总结.
作者:蓝玉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将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功能和术后2w的各项功能给以打分,对术前术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手术后患者得分高(P<0.05).脑出血微创术是安全、有效地,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梁敏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7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化疗,研究组予以肺癌合剂配合化疗,分析两组症状缓解、肿瘤标志物变化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CEA、CA153和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肺癌合剂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的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小.
作者:周启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三黄汤熏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三黄汤熏洗坐浴,对照组50例采用PP液熏洗坐浴.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优于对照组7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黄汤熏洗坐浴可明显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作者:陈志鑫;陈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对来我社区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则在社区内科门诊采用安立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试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11±0.72mmol/L)、血红蛋白为(7.32±0.69%)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患者在社区内科门诊中采用相应的降糖药物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对拓普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敏感复发小细胞肺癌与单药治疗该疾病的疗效及生存进行观察与相关对比,挑选出合适的敏感复发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 方法 我院肿瘤科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征求患者意愿,按照所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拓普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小细胞肺癌者31例,即为观察组,其余31例患者接受拓普替康单独给药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生存情况进行记录与比较. 结果 根据相关比较可以发现采用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的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存情况普遍好于单独用药的对照组,差距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拓普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敏感复发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存情况良好,该方法治疗总体效果较好,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陈志刚;谭金龙;余美剑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