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秀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好,且比单纯西药治疗更为安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永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采用社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干预前FMA、MBI评分无明显差异,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加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肢体功能联,具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朱梅琴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妇产科临床上对孕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对其孕期营养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4例孕妇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随意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孕妇采用临床上常规的健康指导,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孕期营养指导,分析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围生期间脂肪、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日均摄取量以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孕妇相比,观察组孕妇孕期在维生素A、蛋白质、钙、锌、铁、叶酸等的日均摄取量方面要显著高与对照组孕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脂肪以及钠元素方面观察组孕妇的日均摄入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胎儿出现胎儿窒息、宫内窘迫、生长受限、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新生儿阿氏评分以及胎儿体重方面又显著高于对照组胎儿,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妇产科临床上对孕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对其孕期营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孕期孕妇的营养摄入,并且显著提高了初生婴儿的健康状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透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血透室护士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例,对照组护士按常规护理进行操作,不做任何措施,观察组护士实施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比较两组护士自我防护认识态度、职业防护基础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自我防护认识态度、职业防护基础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应重视血透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加强防护基础建设,规范防护流程和强化督导干预措施的严格落实,推行标准化的防护管理,提高血透室护士的整体防护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梅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DHS与PFNA固定治疗的疗效对比结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DHS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PFNA固定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较优,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与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髋关节恢复好,其中PFNA固定治疗可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可优先选择.
作者:林榕镔;尹金铭;吴发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系指与颅脑损伤后首次CT检查结果相比,经手术或再次CT扫描证实,患者出现新的出血性病灶或原有出血性病灶扩大.这种出血性病灶可分为:脑挫裂伤、多发性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硬膜下血肿(SDH)、硬膜外血肿(EDH)等.PHI是颅脑损伤患者主要致死及致残原因.严密监测、早期治疗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简要分析PHI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原则.
作者:米清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茶碱进行短期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抗炎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12w的FEV1、FVC、FEV1/FVC、MMF均优于对照组,且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w的IL-6、IL-8、IL-17、CRP、TNF-α均优于对照组,且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茶碱短期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可提高常规治疗的疗效,并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望长记;张娟花;肖国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研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我院骨科收治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缺损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缩短缺损愈合时间,加速下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志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金因肽治疗唇部糜烂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46例唇部糜烂性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5例在自身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金因肽喷于溃疡面治疗,对照组21例在自身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口腔溃疡药膜治疗.观察并比较二组用药后14w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糜烂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糜烂面显著缩小,1与4w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因肽用于治疗唇部糜烂性病变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作者:吴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肾阳虚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例,依据发作类型不同2组分别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托吡酯等西医抗癫痫药物,治疗组加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加减破格救心汤.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1%,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观察其药物不良反应也少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肾阳虚型难治性癫痫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我们中医医生在临床上进一步加大样本量研究.
作者:肖俊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探究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时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选取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用呋塞米治疗)与试验组(用托拉塞米治疗)各30例,分别给予20mg的量进行推注,1次/d,持续治疗7d.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每日尿量、体重、血压、BNP值的变化及相关不良反应.试验组经治疗后24h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下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体重下降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BNP下降更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托拉塞米对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要好于呋塞米,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刘世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Stroop测验、连线测试(TMT)、范畴流利测验、WMS-Ⅲ空间广度测验、定步调连续加法任务测验、木块拼图对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53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测评. 结果 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所有认知功能测验均差于正常对照组(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SANS总分及分量表分与大部分认知量表成绩有相关性(P<0.05),注意障碍因子与所有认知量表成绩有相关性(P<0.05或0.01).结论 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存在普遍的认知功能损害,阴性症状可能与认知功能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基础.
作者:郭昕;唐小伟;许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7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化疗,研究组予以肺癌合剂配合化疗,分析两组症状缓解、肿瘤标志物变化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CEA、CA153和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肺癌合剂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的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小.
作者:周启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对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间歇静脉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狼疮活动性分数(SLE-DAI)、24小时尿蛋白、慢性活动指数(CI)、急性活动指数(AI)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IA、24小时尿蛋白、CI和AI分数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淦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化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沙利度胺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另设健康组.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浆VEGF和bFGF水平变化进行检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浆VEGF和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沙利度胺与化疗联合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效果显著.
作者:吴立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与血压改善程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饮食、用药以及对护理满意程度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在护理效果方面有效性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老年患者对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性,同时在改善血压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董兰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全麻诱导下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麻醉苏醒质量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选取100例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芬太尼作为麻醉诱导用药,试验组予舒芬太尼为麻醉诱导用药,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试验组Ramsay评分与躁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诱导麻醉可有效抑制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因气管插管引发的应激反应,有利于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且患儿术后苏醒质量及麻醉诱导效果更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贵;陈林峰;杨文长;黎旭乾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胃热阴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康复新液+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试验组予玉女煎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疗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痊愈24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痊愈14例,好转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疗程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玉女煎加减方治疗胃热阴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光光;李敏;戴琦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溶栓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在溶栓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顿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顿服,随后两组患者均立即给予尿激酶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溶栓开始后3h内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心电图检查中ST段抬高水平和心律变化.比较其溶栓效果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酶峰出现时间和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梗死后心绞痛、再发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首剂80mg阿托伐他汀应用在STEMI患者溶栓前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升高溶栓再通率、缩短冠脉开通时间,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又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中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开始时,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收缩压比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心率、收缩压、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率以及舒张压,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进行小儿静脉麻醉,能够保持术中循环功能稳定,而且术后苏醒用时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姝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