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明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每搏排血量(SV)及心脏指数(CI)。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LVEF、FS、SV、CO、CI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左心室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又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急性肠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其根据治疗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95%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的85%(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为39.14±11.75h、退热时间为28.43±5.46h、症状缓解时间为61.46±14.2h,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肠炎发病率较高,诱因也比较多,临床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上使用。
作者:谢环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VATS下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VATS下肺叶切除治疗,对照组行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41.1±13.6min,与对照组132.6±12.4min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156.1±9.1ml,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6.3±8.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1.4d,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0.4±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3.3%、远处转移发生率5.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8.3%、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下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相比于常规的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更好的临床优越性,术后远期复发率、远处转移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的开胸肺叶切除治疗的患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VATS下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将在临床上得到更为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徐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慢性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全世界现今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及其死亡率高已成为医疗保健的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之一。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现代治疗模式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周永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分为观察组(应激性高血糖)和对照组(正常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梗死病灶、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大病灶例数及不良事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基本治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显著,临床医生应该重视并对其血糖加以控制。
作者:周舰;段理成;郑自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肾功能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给予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积极应用于临床护理。
作者:秦华琼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胆脂瘤型中耳炎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耳部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菌株经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分析其相关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果所有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致病菌分布主要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绿脓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远高于其他药物,而革兰氏阴性菌中敏感率高的为亚胺培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致病菌种类繁多,临床治疗应进行抗菌素药物敏感性实验,以避免抗生素滥用,增加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析慢性乙肝患者肝损伤程度与HBeAg指标以及血清FasFasL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2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展开分析,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比较HBeAg定量检测结果以及Fas、FasL表达水平。结果健康人群的HBeAg定量检测结果为0.56±0.05PEIU/mL,处于正常范围内,中度肝损害以及重度肝损害患者的HBeAg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0.82±0.06PEIU/mL和0.99±0.08PEIU/mL,两两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群的Fas检测结果为1.0±0.62%,低于中度以及重度肝损害患者水平(P<0.05);FasL检测结果为17.1±3.4%,高于中度以及重度肝损害患者水平(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HBeAg指标以及FAS、FasL水平与健康人群相比均会发生较大改变,并且其变化情况与其肝损害程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可以此预示患者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对病情进行评估。
作者:周小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接江西省卫生厅通知,根据《关于印发〈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条件(2011年修订版)〉的通知》(赣人社发[2011]47号)精神,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总结过去评审经验、借鉴外省做法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编辑了《江西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医学杂志分级汇总表(试行)》,作为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中界定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与省级期刊的依据,以进一步规范我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现代诊断与治疗》在我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中被评为省级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探讨小剂量胰岛素结合急救处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4月我院确诊急救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急救处理,常规剂量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剂量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尿酮体等生理指标,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尿酮体消失、血糖恢复、酸中毒纠正时间情况。结果小剂量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常规剂量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患者1d内尿酮体消失、血糖恢复、酸中毒纠正时间有效率分别为82.35%,88.26%,91.18%,常规剂量组患者1d内尿酮体消失、血糖恢复、酸中毒纠正时间有效率分别为70.59%,73.53%,82.3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胰岛素结合急救处理可有效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酸中毒纠正作用,加快患者体内尿酮体消失和血糖恢复,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善林;张德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在止咳、化痰、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具有明显差异(P<0.05);上述患儿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儿病情反复为9例(22.5%),对照组患儿病情反复为18例(4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钠合用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好,安全副作用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严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5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两组患者24 h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蛋白定量、血肌酐均显著显著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在肾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5.24%)较高,与对照组(76.24%)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钙片结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中积极推广和使用。
作者:姜传学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机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救治的霍奇金淋巴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乳腺癌14例及软组织肉瘤4例,一起共计36例患者,随机对半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使用以蒽环类化疗药为组成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蒽环类为主的化疗方案上加用右丙亚胺,对照组单用蒽环类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使用蒽环类药物前均使用右丙亚胺。所有患者在化疗前,第2周期、第4周期结束后、整个化疗结束后3月检查心电图,心肌钙蛋白T及超声下测量左室射血分数,比较两组心脏功能和指标。结果观察组在心律失常发生概率及左室射血分数稍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心肌钙蛋白T低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使用对心脏有毒副作用的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中,加用右丙亚胺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胡迎宾;况晶茹;游勇飞;熊华杰;徐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1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孕妇患者。根据分娩方式分成椎管内阻滞镇痛组(A组)71例和非镇痛分娩组(B组)50例。 B组采用自然阴道非无痛分娩方案,A组则给予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联合分娩镇痛方案。比对两组产妇分娩前及分娩时疼痛评分(VAS)情况、分析分娩时及分娩后各指标差异,记录母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1)分娩时,A组VAS评分为3.62±1.26分,明显低于B组的8.11±1.74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2)两组产妇就各产程用时、分娩后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等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3)A组产妇分娩时使用宫缩素25例(35.21%),产钳8例(11.27%),与B组的18例(36.00%)和6例(12.0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4)分娩后,A组11例(15.49%)产妇出现轻微瘙痒症状,1例(1.41%)轻微运动阻滞,但均于3~5d内自行缓解,B组则无产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初产孕妇给予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椎管内阻滞镇痛方案,镇痛分娩效果显著,不增加助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德蓉;程金花;李元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给予其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吴春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机抽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患者中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方案,对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50.01±41.15ml,对照组为153.14±43.61ml,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的对比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排便恢复时间为3.50±1.22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6.22±3.43h、住院时间为10.21±1.03d,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其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为缩短普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宜选用快速康复外科术中护理方案。
作者:胡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功能性闭经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50.7%(38/75)、90.7%(68/75)均明显比对照组29.3%(22/75)、61.3%(46/75)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LH、FSH、E2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但两组患者的PRO、T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功能性闭经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卓晓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将72例(72只眼)随机分两组,分别用中西医(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程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中西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宋海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累及免疫系统和损害肝实质的进行性慢性肝脏炎症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AIH在我国的发病率低,由于AIH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常导致临床诊断上误诊、漏诊率高,进而错过早期治疗的佳时期。临床诊断上必须综合临床、实验室检查、肝组织学特点,同时需排除其他可能至肝损害的因素才可确诊AIH,常采用有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的IAIHG评分系统诊断。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AIH的治疗方案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制剂治疗和肝移植治疗。
作者:杨志勇;宋海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合并间接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合并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患者52例,观察就诊时间、视神经有无肿胀、视神经管有无骨折与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就诊时间<24 h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与其他患者(P<0.05);就诊时间<7d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7d患者(P<0.05);视神经肿胀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无肿胀患者(P<0.05);视神经骨折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无骨折患者(P<0.05)。结论综上,临床对于颅脑外伤合并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应在7d内实施常规治疗,以提高有效率,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作者:向文斌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