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钙片结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43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姜传学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片,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高血压肾病
摘要: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5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两组患者24 h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蛋白定量、血肌酐均显著显著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在肾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5.24%)较高,与对照组(76.24%)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钙片结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中积极推广和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再次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效果均不是很理想,需再次手术,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及VAS评分等情况。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另外,术后3、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8±2.2、2.5±1.9分,明显比术前评分低(P<0.05);术后3、6个月ODI评分分别为18.5±11.0、15.8±6.2分,明显比术前评分低(P<0.05)。根据影像学资料,选择合适的穿刺入路方式行再次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恢复其功能,并发症少。

    作者:黄海翔;周仁实;刘丙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累及免疫系统和损害肝实质的进行性慢性肝脏炎症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AIH在我国的发病率低,由于AIH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常导致临床诊断上误诊、漏诊率高,进而错过早期治疗的佳时期。临床诊断上必须综合临床、实验室检查、肝组织学特点,同时需排除其他可能至肝损害的因素才可确诊AIH,常采用有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的IAIHG评分系统诊断。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AIH的治疗方案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制剂治疗和肝移植治疗。

    作者:杨志勇;宋海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

    目的: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与甲状腺自身免疫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包括94例LADA患者,100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10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与100例健康人群相对照,对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均进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TPO ̄Ab)检测,糖尿病患者还需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检测(GAD ̄Ab),比较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1)LADA组的阳性检出率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同时与T2DM组相比,LADA组与T1DM组的TPO-Ab检出率更高(P<0.05),而LADA组与T1DM组的检出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对于LADA患者,甲状腺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抗体检测阴性者,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甲状腺抗体检测,发现LADA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风险较大,其十分容易合并自身的甲状腺免疫紊乱。

    作者:王筱菁;朱翠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临床收治并确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分别给与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及H2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治疗,观察患者出血缓解情况、用药副作用及临床治疗花费。使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其治疗效果显著高于H2受体阻滞剂;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费用低于奥美拉唑。综合考虑治疗效果、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费用,泮托拉唑是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合适推荐用药。

    作者:许柏龙;葛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体会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29例患者,给予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给予常规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2.4%;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谭建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孟鲁司特治疗34例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孟鲁司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67.65%,观察组肺免疫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孟鲁司特,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

    作者:蓝惠荃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铝美加混悬液并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性反应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铝美加混悬液并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性反应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性反应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阿莫西林胶囊联合硫酸铝治疗;观察组采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铝美加混悬液并胃苏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81.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采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铝美加混悬液并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性反应,临床疗效显著,无显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晓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应用米非司酮和氨甲喋呤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6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围手术期应用米非司酮和氨甲喋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β ̄HCG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应用米非司酮和氨甲喋呤疗效显著,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小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苦参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纤维化作用观察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2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保肝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静脉注射苦参素注射液治疗,1次/d,每次为600mg/次,所有患者治疗1个疗程,对比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肝功能恢复指标等情况。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变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变化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的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III)以及IV 型胶原(CL ̄IV)的含量相比于对照组变化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变化标志的HBeAg阴转以及HBV ̄DNA阴转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苦参素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比较强的抗纤维化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怀德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护理风险分析

    目的: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护理风险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注射方法为多次皮下注射(MSII),观察组则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观察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空腹及餐后血糖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显著,护理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桃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与PCI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与PM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83例行择期PCI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其CYP2C19基因型分为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比较各基因型PMI的发生率。结果慢代谢型患者PMI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患者(P<0.05);CYP2C19慢代谢型与PMI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患者更易发生PMI,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预防。

    作者:杨柳青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9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胃镜、病理学检查疗效评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率高,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熊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口服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口服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4年2~8月共计96例剖腹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口服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各48例。口服镇痛组在手术结束后给予羟考酮片+曲马多片。硬膜外镇痛组手术结束后予镇痛药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结果口服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术后12、24h 和48hVAS 疼痛评分分别为7.5±1.3、4.3±0.5、1.8±0.2和8.8±2.9、5.7±1.2、2.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术后12、24h和48hVAS杜冷丁使用剂量分别为58.6±13.2、64.6±19.2、70.4±24.3和97.5±24.3、123.8±25.6、140.3±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镇痛组术后发生头痛1例,恶心1例,呕吐0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2/48),硬膜外镇痛组术后发生头痛2例,恶心3例,呕吐4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口服羟考酮+曲马多联合镇痛较硬膜外镇痛效果更好,安全性高。

    作者:朱志东;杨艳;李卫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协同护理模式(CCM)在直肠癌Miles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将101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出院前两组患者或家属填写出院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价,出院后一周、一个月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住院天数、护理知识、操作技能、伤口愈合情况。观察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0.05),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造口狭窄、发热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护理模式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黄春英;袁慧华;李丽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心内科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11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心血管疾病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不良症状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医辩证护理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在心血管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姚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口服他克莫司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20例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儿科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儿均予泼尼松1~1.5mg/(kg·d)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加用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6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他克莫司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华;刘树生;吴炽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分为观察组(应激性高血糖)和对照组(正常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梗死病灶、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大病灶例数及不良事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基本治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显著,临床医生应该重视并对其血糖加以控制。

    作者:周舰;段理成;郑自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清创胶与湿润烧伤膏治疗黑痂伤口的效果观察

    选取黑痂伤口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贴敷清创胶治疗,对照组给予贴敷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清创效果及彻底清创时间。观察组清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清创胶治疗黑痂伤口的自溶性清创效果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素娥;林东彩;林碧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胸腺素α1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探讨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都进行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对于研究组患者应用胸腺素α1进行治疗,探索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整体情况来看,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肝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肝纤维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HCV-RNA转阴率达到了5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轻微。胸腺素α1能够良好的促进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状况,促进HCV ̄RNA转阴,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文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100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无缝隙护理实施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外采取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常规护理评分95.55±4.68、病房管理96.11±3.57、病例书写97.11±2.44、健康教育97.56±1.98以及护理方式95.65±2.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12±3.16、87.94±2.49、90.45±2.01、91.44±1.45、91.49±2.88,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崔小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