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道丽;胡卫平;冯春平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APHL)患者行连续性静 ̄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APHL患者治疗后的血脂及CT 评分、Ranson评分、AP 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得以明显下降,且随治疗时间延长呈递减趋势;治疗72h后,42例患者BUN、Scr、IL ̄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得以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可阻断急性胰腺炎与高脂血症形成的恶性循环,有效控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并可有效清除炎性介质及代谢废物,阻断全身炎性反应和胰腺持续坏死。
作者:路蓉;童宗武;孙阳;杨崇猛;朱芸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分为观察组(应激性高血糖)和对照组(正常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梗死病灶、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大病灶例数及不良事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基本治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显著,临床医生应该重视并对其血糖加以控制。
作者:周舰;段理成;郑自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比开腹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术(LC)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8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差异分组,其中73例给予开腹切除胆囊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75例给予LC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肛门排气、下床活动与住院所需时间,以及切口长与失血状况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不及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以10.67%的并发症总发生百分比远较对照组26.03%的百分比低(P<0.05)。结论给予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LC术式治疗,疗效确切且并发症相对较低,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邹永锋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功血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联合宫血宁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的月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宫血宁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功血患者可达到快速止血,延长月经周期,降低出血量目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项丽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康复理疗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病情稳定2~10d后接受康复理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具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具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理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崔永攀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的主要问题之一,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常见。熟练掌握各种止血方法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死亡率,本文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官世红;刘文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累及免疫系统和损害肝实质的进行性慢性肝脏炎症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AIH在我国的发病率低,由于AIH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常导致临床诊断上误诊、漏诊率高,进而错过早期治疗的佳时期。临床诊断上必须综合临床、实验室检查、肝组织学特点,同时需排除其他可能至肝损害的因素才可确诊AIH,常采用有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的IAIHG评分系统诊断。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AIH的治疗方案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制剂治疗和肝移植治疗。
作者:杨志勇;宋海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2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保肝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静脉注射苦参素注射液治疗,1次/d,每次为600mg/次,所有患者治疗1个疗程,对比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肝功能恢复指标等情况。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变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变化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的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III)以及IV 型胶原(CL ̄IV)的含量相比于对照组变化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变化标志的HBeAg阴转以及HBV ̄DNA阴转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苦参素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比较强的抗纤维化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怀德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黑痂伤口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贴敷清创胶治疗,对照组给予贴敷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清创效果及彻底清创时间。观察组清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清创胶治疗黑痂伤口的自溶性清创效果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素娥;林东彩;林碧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成立CQI管理小组,分析层流手术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并评价执行持续质量改进后的效果。 CQI三个月后手术室内卫生状况、物品五常管理、护士在位率、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较CQI前显著提高(P<0.05)。在层流手术室管理中应用CQI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汪颖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胆脂瘤型中耳炎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耳部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菌株经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分析其相关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果所有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致病菌分布主要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绿脓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远高于其他药物,而革兰氏阴性菌中敏感率高的为亚胺培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致病菌种类繁多,临床治疗应进行抗菌素药物敏感性实验,以避免抗生素滥用,增加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一、《现代诊断与治疗》系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华夏医学掠影、中外医学交流、综述讲座、诊疗新技术、药物与临床、经验体会、基层医生园地、病例报告和护理园地等栏目。二、投寄本刊稿件务具科学性、现代性和实用性,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楚、行文通顺炼达。三、论著及综述性来稿(含其他栏目内这两类文体文稿)均须附英文标题以及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的英译文。姓氏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应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名均不缩写。如 ZHANG Xi-lian(张锡联)。论著类稿件还须另附300字以内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和中、英文关键词;综述类稿件须附2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非论著性稿件只须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在止咳、化痰、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具有明显差异(P<0.05);上述患儿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儿病情反复为9例(22.5%),对照组患儿病情反复为18例(4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钠合用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好,安全副作用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严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用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用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作者:曾尚学;彭阳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5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两组患者24 h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蛋白定量、血肌酐均显著显著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在肾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5.24%)较高,与对照组(76.24%)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钙片结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中积极推广和使用。
作者:姜传学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能力及精神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发病类型分为老年性痴呆症组、血管性痴呆组和混合性痴呆组,均予以盐酸多奈哌齐方案。比对其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行为期2年的随访,记录其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及Barthel(BI)自理能力指数评估差异。结果(1)治疗后,三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且A、C组增幅明显(P<0.05),B组得分同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三组评估值分别为74.6±8.9、49.3±7.9和50.4±8.0,均较治疗前增加,且A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B、C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中A组腹泻2例、恶心1例,发生率为9.4%;B组食欲不振及上腹不适各1例,发生率为7.7%;C组仅1例出现恶心症状,均于治疗过程中自行消失,对患者健康安全无影响。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对AD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混合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效果突出,但于VD患者无效。
作者:张敏;汪友兰;祝刚;刘蕾;杨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每搏排血量(SV)及心脏指数(CI)。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LVEF、FS、SV、CO、CI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左心室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又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机在本院选择104例患有耐多药的肺结核中青年,所有患者均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分别为莫西沙星方案和左氧氟沙星方案,并定义为莫西组和左氧氟组。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莫西组患者痰培养转阴率较左氧氟组患者高,采用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莫西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出现空洞闭合及显著缩小,治疗效果好,较左氧氟组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莫西沙星为主的联合用药在治疗中青年患者的多耐药肺结核具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吐尔逊江吾甫尔;吾日也提甫拉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将我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按照EGFR基因突变类型分为EGFR野生型及突变型,并观察分析EGFR靶向药物治疗不同类型NSCLC的效果。结果 EGFR突变型患者的有效率和控制率均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EGFR突变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野生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4.12%,而突变型患者不良事件为65.38%,突变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P<0.05)。结论 EGFR靶向药物治疗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保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急性肠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其根据治疗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95%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的85%(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为39.14±11.75h、退热时间为28.43±5.46h、症状缓解时间为61.46±14.2h,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肠炎发病率较高,诱因也比较多,临床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上使用。
作者:谢环富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