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汪友兰;祝刚;刘蕾;杨沙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肠屏障功能改变、肠道定植菌移位情况、与感染并发症的关系,并评价了肠屏障保护剂的临床效果。方法(1)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聚合酶链(ERIC ̄PCR)技术检测病人肠道定植菌移位情况(2)分组观察IL ̄11细胞保护剂的临床效果。结果 ERIC ̄PCR指纹图普显示化疗药物损伤了肠屏障,肠道定植菌出现移位,IL ̄11组定植菌移位程度小于普通化疗组。结论化疗药物损伤肠屏障,肠道定植菌发生移位,肠道内细菌是化疗病人感染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IL ̄11可保护肠屏障,可能可以减少肠道定植菌移位。
作者:方静;王爱瑶;邢卫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慢性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全世界现今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及其死亡率高已成为医疗保健的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之一。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现代治疗模式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周永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成立CQI管理小组,分析层流手术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并评价执行持续质量改进后的效果。 CQI三个月后手术室内卫生状况、物品五常管理、护士在位率、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较CQI前显著提高(P<0.05)。在层流手术室管理中应用CQI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汪颖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胃镜、病理学检查疗效评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率高,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熊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口服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4年2~8月共计96例剖腹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口服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各48例。口服镇痛组在手术结束后给予羟考酮片+曲马多片。硬膜外镇痛组手术结束后予镇痛药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结果口服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术后12、24h 和48hVAS 疼痛评分分别为7.5±1.3、4.3±0.5、1.8±0.2和8.8±2.9、5.7±1.2、2.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术后12、24h和48hVAS杜冷丁使用剂量分别为58.6±13.2、64.6±19.2、70.4±24.3和97.5±24.3、123.8±25.6、140.3±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镇痛组术后发生头痛1例,恶心1例,呕吐0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2/48),硬膜外镇痛组术后发生头痛2例,恶心3例,呕吐4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口服羟考酮+曲马多联合镇痛较硬膜外镇痛效果更好,安全性高。
作者:朱志东;杨艳;李卫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用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用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作者:曾尚学;彭阳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将我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按照EGFR基因突变类型分为EGFR野生型及突变型,并观察分析EGFR靶向药物治疗不同类型NSCLC的效果。结果 EGFR突变型患者的有效率和控制率均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EGFR突变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野生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4.12%,而突变型患者不良事件为65.38%,突变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P<0.05)。结论 EGFR靶向药物治疗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保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探讨小剂量胰岛素结合急救处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4月我院确诊急救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急救处理,常规剂量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剂量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尿酮体等生理指标,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尿酮体消失、血糖恢复、酸中毒纠正时间情况。结果小剂量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常规剂量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患者1d内尿酮体消失、血糖恢复、酸中毒纠正时间有效率分别为82.35%,88.26%,91.18%,常规剂量组患者1d内尿酮体消失、血糖恢复、酸中毒纠正时间有效率分别为70.59%,73.53%,82.3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胰岛素结合急救处理可有效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酸中毒纠正作用,加快患者体内尿酮体消失和血糖恢复,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善林;张德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6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2例)仅给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n=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1.9%)明显高于对照组(53.1%)(P<0.05);两组治疗治疗后肾功能指标(SCr、BUN、UAER、mAl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厄贝沙坦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肾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子馨;包小慧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接江西省卫生厅通知,根据《关于印发〈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条件(2011年修订版)〉的通知》(赣人社发[2011]47号)精神,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总结过去评审经验、借鉴外省做法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编辑了《江西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医学杂志分级汇总表(试行)》,作为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中界定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与省级期刊的依据,以进一步规范我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现代诊断与治疗》在我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中被评为省级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给予其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吴春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57例,应用常规疗法。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3.6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aO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饶明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源性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对两组的影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除血清淀粉酶外,其他临床指标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源性感染的情况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临床指标的恢复有较好的作用,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患者减轻痛苦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陆青峰;孙绘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癌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5例和乳腺纤维腺瘤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超声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声像图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多无包膜回声,内部回声增粗,分布不均;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声像图多表现为肿块形态规则,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肿块后方回声有增强。两组患者血流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徐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护理风险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注射方法为多次皮下注射(MSII),观察组则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观察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空腹及餐后血糖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显著,护理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桃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能力及精神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发病类型分为老年性痴呆症组、血管性痴呆组和混合性痴呆组,均予以盐酸多奈哌齐方案。比对其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行为期2年的随访,记录其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及Barthel(BI)自理能力指数评估差异。结果(1)治疗后,三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且A、C组增幅明显(P<0.05),B组得分同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三组评估值分别为74.6±8.9、49.3±7.9和50.4±8.0,均较治疗前增加,且A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B、C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中A组腹泻2例、恶心1例,发生率为9.4%;B组食欲不振及上腹不适各1例,发生率为7.7%;C组仅1例出现恶心症状,均于治疗过程中自行消失,对患者健康安全无影响。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对AD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混合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效果突出,但于VD患者无效。
作者:张敏;汪友兰;祝刚;刘蕾;杨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范围很广。急诊患者具有急、危、重、难等特点,并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必须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严谨的临床思维方式和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十分必要。本文介绍急诊临床思维的特点及系统思维的经验体会。
作者:朱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中药湿敷联合微波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54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中药湿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敷联合微波治疗慢性骨髓炎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华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C ̄erbB ̄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2月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95例(观察组)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95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ER、PR和C ̄erbB ̄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C ̄erbB ̄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R、P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C ̄erbB ̄2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其余各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 ER、PR和C ̄erbB ̄2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作者:张自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严家银;武巧利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