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烈利
目的:探讨探讨小剂量胰岛素结合急救处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4月我院确诊急救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急救处理,常规剂量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剂量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尿酮体等生理指标,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尿酮体消失、血糖恢复、酸中毒纠正时间情况。结果小剂量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常规剂量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患者1d内尿酮体消失、血糖恢复、酸中毒纠正时间有效率分别为82.35%,88.26%,91.18%,常规剂量组患者1d内尿酮体消失、血糖恢复、酸中毒纠正时间有效率分别为70.59%,73.53%,82.3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胰岛素结合急救处理可有效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酸中毒纠正作用,加快患者体内尿酮体消失和血糖恢复,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善林;张德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与甲状腺自身免疫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包括94例LADA患者,100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10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与100例健康人群相对照,对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均进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TPO ̄Ab)检测,糖尿病患者还需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检测(GAD ̄Ab),比较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1)LADA组的阳性检出率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同时与T2DM组相比,LADA组与T1DM组的TPO-Ab检出率更高(P<0.05),而LADA组与T1DM组的检出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对于LADA患者,甲状腺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抗体检测阴性者,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甲状腺抗体检测,发现LADA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风险较大,其十分容易合并自身的甲状腺免疫紊乱。
作者:王筱菁;朱翠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慢性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全世界现今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及其死亡率高已成为医疗保健的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之一。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现代治疗模式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周永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范围很广。急诊患者具有急、危、重、难等特点,并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必须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严谨的临床思维方式和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十分必要。本文介绍急诊临床思维的特点及系统思维的经验体会。
作者:朱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60例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4.2±1.5d、手术时间为2.6±1.4h、术中出血量为142.3±82.3ml,均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9.4±3.5d、手术时间为2.5±1.1h、术中出血量为352.3±153.2ml)(P<0.05);试验组手术清扫淋巴结为12±3枚,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胃癌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腹腔镜进行胃癌全胃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志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6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1例治疗组和31例参照组,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后及2年后的随访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MMSE评分与治疗前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年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与ADL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痴呆应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大力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司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黑痂伤口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贴敷清创胶治疗,对照组给予贴敷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清创效果及彻底清创时间。观察组清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清创胶治疗黑痂伤口的自溶性清创效果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素娥;林东彩;林碧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研究稳心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8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中,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76.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K ̄M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扩张微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抗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烈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累及免疫系统和损害肝实质的进行性慢性肝脏炎症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AIH在我国的发病率低,由于AIH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常导致临床诊断上误诊、漏诊率高,进而错过早期治疗的佳时期。临床诊断上必须综合临床、实验室检查、肝组织学特点,同时需排除其他可能至肝损害的因素才可确诊AIH,常采用有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的IAIHG评分系统诊断。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AIH的治疗方案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制剂治疗和肝移植治疗。
作者:杨志勇;宋海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我院62例绝经后乳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枸橼酸他莫昔芬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枸橼酸他莫西芬联合平消胶囊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7.74%。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他莫西芬联合平消胶囊对绝经后乳腺增生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学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口服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4年2~8月共计96例剖腹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口服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各48例。口服镇痛组在手术结束后给予羟考酮片+曲马多片。硬膜外镇痛组手术结束后予镇痛药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结果口服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术后12、24h 和48hVAS 疼痛评分分别为7.5±1.3、4.3±0.5、1.8±0.2和8.8±2.9、5.7±1.2、2.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术后12、24h和48hVAS杜冷丁使用剂量分别为58.6±13.2、64.6±19.2、70.4±24.3和97.5±24.3、123.8±25.6、140.3±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镇痛组术后发生头痛1例,恶心1例,呕吐0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2/48),硬膜外镇痛组术后发生头痛2例,恶心3例,呕吐4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口服羟考酮+曲马多联合镇痛较硬膜外镇痛效果更好,安全性高。
作者:朱志东;杨艳;李卫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肠屏障功能改变、肠道定植菌移位情况、与感染并发症的关系,并评价了肠屏障保护剂的临床效果。方法(1)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聚合酶链(ERIC ̄PCR)技术检测病人肠道定植菌移位情况(2)分组观察IL ̄11细胞保护剂的临床效果。结果 ERIC ̄PCR指纹图普显示化疗药物损伤了肠屏障,肠道定植菌出现移位,IL ̄11组定植菌移位程度小于普通化疗组。结论化疗药物损伤肠屏障,肠道定植菌发生移位,肠道内细菌是化疗病人感染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IL ̄11可保护肠屏障,可能可以减少肠道定植菌移位。
作者:方静;王爱瑶;邢卫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胆脂瘤型中耳炎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耳部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菌株经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分析其相关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果所有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致病菌分布主要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绿脓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远高于其他药物,而革兰氏阴性菌中敏感率高的为亚胺培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致病菌种类繁多,临床治疗应进行抗菌素药物敏感性实验,以避免抗生素滥用,增加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功血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联合宫血宁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的月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宫血宁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功血患者可达到快速止血,延长月经周期,降低出血量目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项丽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2013年4~1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血清NO及ET ̄1水平。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86%(51/70),94.29%(66/70);治疗组患者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血清NO及ET ̄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叶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二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及血清NO、ET ̄1含量。
作者:王菊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效果均不是很理想,需再次手术,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及VAS评分等情况。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另外,术后3、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8±2.2、2.5±1.9分,明显比术前评分低(P<0.05);术后3、6个月ODI评分分别为18.5±11.0、15.8±6.2分,明显比术前评分低(P<0.05)。根据影像学资料,选择合适的穿刺入路方式行再次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恢复其功能,并发症少。
作者:黄海翔;周仁实;刘丙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11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心血管疾病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不良症状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医辩证护理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在心血管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姚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合并间接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合并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患者52例,观察就诊时间、视神经有无肿胀、视神经管有无骨折与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就诊时间<24 h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与其他患者(P<0.05);就诊时间<7d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7d患者(P<0.05);视神经肿胀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无肿胀患者(P<0.05);视神经骨折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无骨折患者(P<0.05)。结论综上,临床对于颅脑外伤合并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应在7d内实施常规治疗,以提高有效率,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作者:向文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大石街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调查,开展社区早期干预措施,提高妇女对预防乳腺癌的关注,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调查大石街1428例农村妇女为对象,采用《乳腺癌个案筛查登记表》进行问卷调查,并给予乳腺筛查早期健康干预,分析农村妇女对预防乳腺癌的知识的关注度情况。结果1420例农村妇女对预防乳腺癌知识关注410人(28.87%),不太关注755人(53.17%),没有关注255人(17.96%)。知道乳腺癌风险615人(43.30%),不知道805人(56.69%)。结论对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调查基础上了解农村妇女对预防乳腺癌知识的(不太关注和没有关注)占三分二以上。由此可见,现有的农村肿瘤缺乏访视方式和有效的信息传播平台,日后预防农村妇女乳腺癌要在更广的范围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预防意识,从而减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植妙演;冯金葵;谢有彩;张小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将101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出院前两组患者或家属填写出院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价,出院后一周、一个月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住院天数、护理知识、操作技能、伤口愈合情况。观察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0.05),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造口狭窄、发热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护理模式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黄春英;袁慧华;李丽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