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爽;王怀平;刘宇迎;张硕辛;陈畑宇;王馨晨;王亮友;耿乃志
目的:探讨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动静脉瘘患者46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46例患者中行电视胸腔镜手术14例,行标准后外侧开胸手术32例;行肺楔形或部分切除术20例,行病变所在的肺叶切除术26例;术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改善;围术期无死亡,术后无肺部感染、胸腔内出血、气胸、脓胸、低血压及支气管等并发症。结论外科手术是肺动静脉瘘的有效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病变部位、大小和类型采取不同类型和范围的手术方式。
作者:赵霖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功能保全性喉癌手术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喉癌手术患者48例,其中喉部分切除术26例(喉部分切除术组),全喉切除术22例(全喉切除术组),对两组患者采用头颈癌生活质量测定特异量表(QLQ ̄H&N65)中文版进行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喉部分切除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全喉切除术组。结论喉部分切除术是功能保全性喉癌根治的有效术式,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11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心血管疾病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不良症状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医辩证护理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在心血管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姚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104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方面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霉素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0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92%。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红霉素治疗方式,而且阿奇霉素治疗方式产生的副作用小,患者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忠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与甲状腺自身免疫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包括94例LADA患者,100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10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与100例健康人群相对照,对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均进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TPO ̄Ab)检测,糖尿病患者还需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检测(GAD ̄Ab),比较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1)LADA组的阳性检出率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同时与T2DM组相比,LADA组与T1DM组的TPO-Ab检出率更高(P<0.05),而LADA组与T1DM组的检出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对于LADA患者,甲状腺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抗体检测阴性者,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甲状腺抗体检测,发现LADA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风险较大,其十分容易合并自身的甲状腺免疫紊乱。
作者:王筱菁;朱翠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感染、利尿、祛痰、平喘、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缬沙坦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自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结果和心功能分级的变化,以及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经治疗之后,患者肺功能均明显得到改善,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程度对比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依然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钟运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成立CQI管理小组,分析层流手术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并评价执行持续质量改进后的效果。 CQI三个月后手术室内卫生状况、物品五常管理、护士在位率、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较CQI前显著提高(P<0.05)。在层流手术室管理中应用CQI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汪颖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肠屏障功能改变、肠道定植菌移位情况、与感染并发症的关系,并评价了肠屏障保护剂的临床效果。方法(1)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聚合酶链(ERIC ̄PCR)技术检测病人肠道定植菌移位情况(2)分组观察IL ̄11细胞保护剂的临床效果。结果 ERIC ̄PCR指纹图普显示化疗药物损伤了肠屏障,肠道定植菌出现移位,IL ̄11组定植菌移位程度小于普通化疗组。结论化疗药物损伤肠屏障,肠道定植菌发生移位,肠道内细菌是化疗病人感染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IL ̄11可保护肠屏障,可能可以减少肠道定植菌移位。
作者:方静;王爱瑶;邢卫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癌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5例和乳腺纤维腺瘤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超声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声像图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多无包膜回声,内部回声增粗,分布不均;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声像图多表现为肿块形态规则,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肿块后方回声有增强。两组患者血流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徐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与PM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83例行择期PCI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其CYP2C19基因型分为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比较各基因型PMI的发生率。结果慢代谢型患者PMI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患者(P<0.05);CYP2C19慢代谢型与PMI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患者更易发生PMI,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预防。
作者:杨柳青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影响中晚期胰腺癌生存期的独立性相关因素,并对两组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年龄、KPS、手术方式、是否联合用药为影响中晚期胰腺癌生存期的显著性相关因素(P=0.000),治疗组OS较对照组延长(P=0.000),且治疗组l,2,3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是影响中晚期胰腺癌的相关因素,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余少康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合并间接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合并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患者52例,观察就诊时间、视神经有无肿胀、视神经管有无骨折与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就诊时间<24 h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与其他患者(P<0.05);就诊时间<7d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7d患者(P<0.05);视神经肿胀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无肿胀患者(P<0.05);视神经骨折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无骨折患者(P<0.05)。结论综上,临床对于颅脑外伤合并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应在7d内实施常规治疗,以提高有效率,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作者:向文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机在本院选择104例患有耐多药的肺结核中青年,所有患者均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分别为莫西沙星方案和左氧氟沙星方案,并定义为莫西组和左氧氟组。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莫西组患者痰培养转阴率较左氧氟组患者高,采用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莫西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出现空洞闭合及显著缩小,治疗效果好,较左氧氟组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莫西沙星为主的联合用药在治疗中青年患者的多耐药肺结核具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吐尔逊江吾甫尔;吾日也提甫拉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都进行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对于研究组患者应用胸腺素α1进行治疗,探索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整体情况来看,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肝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肝纤维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HCV-RNA转阴率达到了5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轻微。胸腺素α1能够良好的促进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状况,促进HCV ̄RNA转阴,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文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探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铝美加混悬液并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性反应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性反应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阿莫西林胶囊联合硫酸铝治疗;观察组采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铝美加混悬液并胃苏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81.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采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铝美加混悬液并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性反应,临床疗效显著,无显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晓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康复理疗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病情稳定2~10d后接受康复理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具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具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理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崔永攀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我院儿科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儿均予泼尼松1~1.5mg/(kg·d)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加用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6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他克莫司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华;刘树生;吴炽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析慢性乙肝患者肝损伤程度与HBeAg指标以及血清FasFasL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2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展开分析,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比较HBeAg定量检测结果以及Fas、FasL表达水平。结果健康人群的HBeAg定量检测结果为0.56±0.05PEIU/mL,处于正常范围内,中度肝损害以及重度肝损害患者的HBeAg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0.82±0.06PEIU/mL和0.99±0.08PEIU/mL,两两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群的Fas检测结果为1.0±0.62%,低于中度以及重度肝损害患者水平(P<0.05);FasL检测结果为17.1±3.4%,高于中度以及重度肝损害患者水平(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HBeAg指标以及FAS、FasL水平与健康人群相比均会发生较大改变,并且其变化情况与其肝损害程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可以此预示患者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对病情进行评估。
作者:周小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选取黑痂伤口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贴敷清创胶治疗,对照组给予贴敷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清创效果及彻底清创时间。观察组清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清创胶治疗黑痂伤口的自溶性清创效果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素娥;林东彩;林碧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病窦模型试验中氢氧化钠对大鼠心率影响。方法对40只健康的Wistar大鼠进行临床研究,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0只大鼠实施甲醛介入,研究组20只大鼠实施氢氧化钠介入,观察分析两组大鼠在急性期和后期心率和节律的变化情况。结果使用40%甲醛介入的对照组大鼠在窦房结组织损伤后的心率平均下降了约38%,在术后7d心率比实验前明显下降了约35%。使用10%氢氧化钠介入的研究组大鼠在窦房结组织损伤后的心率平均下降了约38%,两组大鼠在实验后的心率与实验前相比有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但甲醛组大鼠的心率在14d时下降仅为19.11%,说明甲醛造成的心率下降有回升趋势,维持时间较短;而氢氧化钠组大鼠的心率3~14d内均保持下降率在32%,无明显回升现象,心率下降值基本稳定。结论氢氧化钠对大鼠心率有稳定长期的降低作用。
作者:陈爽;王怀平;刘宇迎;张硕辛;陈畑宇;王馨晨;王亮友;耿乃志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