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霞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儿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气指标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30.43%)明显低于对照组(73.91%)(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以有效缩短通气时间,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琴;谭芬养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选取我院哮喘反复发作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患者的74.42%相比,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IgG、IgA和IgM抗体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G、IgA 和IgM 抗体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的,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gG、IgA和IgM抗体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匹多莫德在治疗哮喘反复发作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谢家洪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92例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设为PFLP组,同期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EN)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PEN组,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随访24个月Harris髋功能评分。结果 PFLP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PEN组(P<0.05)。平均出血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4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是适合老年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胡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LEEP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妇炎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宫颈愈合时间及宫颈糜烂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宫颈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康妇炎胶囊联合LEEP刀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促进宫颈愈合,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于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骨质疏松是骨骼代谢异常而致骨折风险增加的慢性疾病。查阅CNKI数据库,列举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对具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目的是提醒老年患者用药期间需警惕药源性骨质疏松,并提出建议:(1)医务人员要询问患者疾病史和用药史,警惕药源性骨质疏松,做到合理治疗;(2)定期检查,做到适当补钙、维生素D和维生素K,多进行户外活动;(3)老年慢性病患者不幸并发药源性骨质疏松,要及时就医,及早治疗。
作者:曾莉萍;徐颖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0月慢性肾衰竭患者57例,以宣教手册、板报、多媒体集中演示、查房时的口头宣教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及宣教,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及内瘘的成功率。57例患者,平均随访5个月(3~12)个月,住院期间经耐心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配合病因治疗,56例保持内瘘通畅1例患者术后4个月,因低血压出现内瘘堵塞,二次行造瘘术。总体手术通畅率为98.2%。
作者:刘文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应用于骨创伤难愈创面的护理对策。选取收治的186例骨科创伤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93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治愈情况,并探讨其护理对策和注意事项。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综合性护理方式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昕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探讨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临床护理措施。选择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输液存在的潜在风险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比观察风险事件的发生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观察组药物发放错误、剂量不当、输液速度不合理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4%和22.2%,同时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7.8%和82.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陈艳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对2010年10月~1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肠梗阻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50例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奥曲肽治疗的治疗组效果在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奥曲肽在肠梗阻治疗中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探讨护理对老年骨折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将180例老年骨折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取积极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研究组压疮、尿潴留、尿路感染、便秘、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骨科老年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了就医质量。
作者:王瑀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静脉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按镇痛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肌肉注射镇痛,观察组给予曲马多静脉镇痛泵镇痛,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及泌乳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优良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4h内泌乳和哺乳次数>10次的产妇例数明显增多,而泌乳不足的例数明显减少,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脉镇痛泵是剖宫产术后有效的镇痛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可以促进产后泌乳,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何敏;龚松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噻托溴铵与舒利迭联合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12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使用舒利迭治疗;试验组60例使用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部功能。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FVC、SpO2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min步行试验、呼吸困难量表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舒利迭与噻托溴铵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值得应用。
作者:李颖雄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各项血脂指标的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生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用于冠心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威;余小平;罗菲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将80例胃肠外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100mg与按摩、艾灸中脘、气海穴位,情志疏导等一系列的中医护理措施;分别于1,3,5,7d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患者的肛门排气的时间,以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可降低胃肠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的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爱玉;李颖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的破膜时间长短与其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足月PRO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破膜至产程发动时间间隔短于12h的孕妇列为A组,共纳入83例孕妇;将其中破膜至产程发动时间间隔达到或超过12h的孕妇列为B组,共纳入47例孕妇。对两组孕妇的阴道产率、剖宫产率及原因、产后24h出血量、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肺炎发病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B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A组(χ2=7.915,P<0.05),A组中因头盆不称和胎儿窘迫原因行剖宫产术分娩的孕妇比例显著高于B组(χ2=4.506、3.965,P<0.05);两组孕妇产后24h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5、1.017,P>0.05),而B组孕妇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χ2=6.036,P<0.05);两组孕妇的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肺炎发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3、0.164,χ2=0.011,P>0.05)。结论较长的破膜时间可导致足月PROM产妇的剖宫产率上升,头盆不称和胎儿窘迫是其主要原因,此类孕妇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也会出现上升,临床医生应尽早采取积极主动的处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作者:唐靖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探究专业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抽取收治的112例患者,通过掷骰子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5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组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为(1.16±0.41)d,对照组为(2.46±0.87)d。观察组止泻时间为(2.61±0.63)d,对照组为(3.84±1.04)d。两组退热及止泻时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小儿腹泻给予干预性护理措施,能提高临床疗效,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高令心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探究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一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观察组反复性喘息、三凹征、咳嗽咳痰、肺部哮鸣音消退时间分别为3.2±0.8、3.8±0.6、5.4±1.2、4.5±1.3d,对照组分别为4.7±0.7、5.1±0.8、7.8±1.5、6.8±1.4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联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短时间内控制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
作者:方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随机选取我院骨科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术后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组患者联合中药熏洗共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相关检查指标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治疗后联合中药熏洗与康复训练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仅进行关节康复训练组患者80%(P<0.05)。联合药物熏蒸组患者各项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单独进行康复训练组患者(P<0.05)。临床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康复训练对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术后恢复疗效确切。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发挥药物舒筋活络、活血化瘀之功效;同时,药物所产生的温热刺激可使腠理开放,血管扩张,达到温通经脉、充盈气血的目的。配合功能训练能够加快受损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并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预后情况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肝素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支持治疗,研究组患者单次雾化吸入肝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凝血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74%,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BG值均下降,PT、APTT、PLT值均上升,但研究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雾化吸入肝素疗效理想、安全可靠,有助于改善COPD加重期患者凝血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林宏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探讨舒适化护理减轻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将86例进行静脉穿刺针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静脉穿刺针留置,观察组进行舒适化护理,主要包括舒适穿刺环境、葡萄糖口服、吸允及舒适化体位。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穿刺时的NIPS评分为(2.84±0.49分vs4.81±0.82分),穿刺5min时NIPS评分为(1.31±0.41分 vs 3.20±0.50分,P<0.05),观察组出现穿刺针导管尖端异位1例,对照组为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机械性静脉发生率为10.0%vs0%,差异显著(P<0.05)。舒适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刁淑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