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护理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王洪春

关键词:社区护理, 老年性高血压, 护理体会
摘要:挑选我院3名高年资主管护师以及1名心血管内科医师组成一个小组,对社区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讲解,另外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在健康讲解之后,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范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患者的血压和发病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耳尖放血治疗初期麦粒肿28例效果观察

    选取56例初期麦粒肿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应用热敷及红霉素眼膏进行治疗;治疗组运用耳尖放血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与对照组(82.1%)相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应用耳尖放血治疗初期麦粒肿,其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臧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叩背与电动吸痰在婴儿肺炎辅助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叩背与电动吸痰在婴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婴幼儿肺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叩背与电动吸痰,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 常规治疗组加叩背与电动吸痰机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婴幼儿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叩背与电动吸痰较常规治疗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值得在基层临床推广.

    作者:黄爱春;范卫平;彭桃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48例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结肠次全切除术的48例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25例)与开腹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便秘症状改善率.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开腹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排便次数与开腹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止痛剂使用次数、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便秘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永良;保红平;赵永江;王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4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对收治的49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方法以及后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49例中48例抢救成功,无明显后遗症,有1例患者因中毒时间长发生呼吸衰竭抢救无效而亡,总治愈率为98%,重度中毒的抢救成功率为88.9%.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维持基本呼吸功能的条件下,及早进行洗胃并结合阿托品、解磷注射液、氯解磷定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果满意,可以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作者:王伟;范彩霞;刘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特别是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12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两组,对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其中,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采用荧光定量测定法;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扩散试验.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血清中降钙素原含量≥0.5μg/L作为阳性标准,则病毒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的阳性率为14.2%,细菌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的阳性率为90.6%;以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10mg/L作为阳性标准,则病毒感染组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为35.7%,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为25%.结论 血清降钙素用于感染性疾病检测的效果优于C反应蛋白,可以将血清降钙素用作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疾病的诊断依据.

    作者:罗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早、中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CT或超声引导下,应用Cool-tip冷循环射频刀进入肿瘤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后随访半年.结果 120例患者中治疗后达到肿瘤病灶完全消融者112例,总有效率为93.3%,复发率为12.5%,治疗前后血清AFP值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率为7.5%.结论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微创、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对于小肝癌具有较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宏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40)注射液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HSH40及20%甘露醇,检测两组患者脑灌注压(CPP)、颅内压(ICP)、血清Na+浓度及肾脏功能.结果 给药后治疗组各监测时间点其CPP、Na+浓度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并且与给药前相比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药前后CPP、Na+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给药后与给药前相比较,ICP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水平及回升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应用HSH40能够显著提高CPP,并使ICP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对肾功能影响小,是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成;潘建华;陈臻;陈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哮喘治疗中的临床作用观察

    总结2010年1月~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哮喘患者82例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变化以及评分差值变化,以此评价各组疗法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平均分数为2.01±0.65,治疗后平均分数1.54±0.43,差值0.47±0.51;治疗组治疗前平均分数为2.06±0.62,治疗后平均分数0.92±0.36,差值1.01±0.61;两组治、疗后的评分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丹参组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李建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5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15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资料,通过询问病史、查阅病历,对不同类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娩方式、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终止妊娠方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妊振期高血压疾病不同时期并发症发生严重程度明显不同.15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无死亡病例,其中行剖宫产134例,占86.5%;阴道分娩21例,占13.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组的胎儿发育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的比率明显低于轻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又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P<0.01),提示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结论 加强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观察,及时发现子痫及并发症的先兆,并合理处理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胡献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细菌感染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菌流行趋势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28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所研究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率为19.80%,次感染率26.92%,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多,占58.20%;其次为血液感染,表现为菌血症,占20.80%.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G-)为主,占49.20%,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33.98%)为多;其次是革兰阳性菌(32.16%);再次为真菌(18.64%).在所发生感染的病例中,大部分以脑出血、脑梗死、大脑裂伤和脑挫伤为主.诱发因素包括患者基础病情危重、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气道开放)、长期大量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住院时间较长等.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成为危害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积极采取相关措施,综合治理,减少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左克;梁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将拟行剖宫产的156例待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行剖宫产.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妇平均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护理干预服务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产妇住院时间短,下床活动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型循证医学方法处理眼外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利用新型的循证医学方法处理眼外伤,并对比其与传统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201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机械性眼外伤患者180例,其中100例为角膜擦伤,将这一组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A1和对照组B1,A1组52例,B1组48例;另一组80例为角膜异物伤,将其分为试验组A2和对照组B2,A2组42例,B2组38例.A1组和A2组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步骤,先从数据库搜寻相关数据,找寻比较好的治疗方案和创新治疗方案,再结合患者不同的状况,给出与其本人预计治疗效果好的方案治疗.而B1组和B2组按照传统的方式给予治疗.对比A1组与B4组、A2组与B2组的治疗成功例数和不良反应例数,终对比A1+A2和B1+B2组的治疗成功例数和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 A1组的成功率为96.15%,远大于B1组的75.0%,A2组的成功率为95.24%,远大于B2组的78.95%,A1+A2组的成功率为95.74%,远大于B1+B2组的76.74%,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利用新型的循证医学方法处理眼外伤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传统治疗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宇;刘意;周利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临床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伴随焦虑抑郁情绪患者102例,随机双盲平均分组,对照组51例予以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及心理健康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抗焦虑药物联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包括抗焦虑、抑郁药物舒乐安定20mg和百忧解15mg给予治疗,行为干预措施、放松体能训练、心理疏通辅导及生物反馈等.连续服药6周及干预半年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经相关功能性药物及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显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心肌缺血改善效果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焦虑、抑郁情绪可引发心绞痛不稳定性负面躯体化行为障碍,抗焦虑药物及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缓解该症有良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粟小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而试验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0%,而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2.0%,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DN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丹参注射液较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疾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勤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病例资料,按照是否进行院前急救分组:院前急救组66例,非院前急救组60例,急救后统计患者死亡率情况,再按急救时间分组:1h内急救者36例,1~5h内急救者50例,5h以上者40例,急救后统计患者死亡率,后统计学方法检验各组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院前急救组死亡7例(10.6%),非院前急救组死亡23例(38.3%),统计学方法检验表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h内急救者死亡2例(5.6%),1~5h内急救者死亡10例(20%),5h以上者死亡19例(47.5%).结论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降低患者急救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曾贵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将65例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行整体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非手术因素问题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康复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非手术因素的问题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12.9%,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康复率为82.4%,对照组为67.4%,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上,研究组为94.1%,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两组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整体护理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志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策略.方法 对我院相关科室近5年来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术前切口设计、皮瓣无张力缝合合理的使用电刀以及合适的引流和包扎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皮瓣坏死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6例,坏死率为12%;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皮瓣坏死11例,坏死率为22%.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恰当的切口设计、合理的皮瓣厚度,对皮瓣进行无张力缝合、有效地进行术后引流以及恰当的包扎都能够大程度的避免皮瓣坏死的发生.

    作者:孙少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护理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挑选我院3名高年资主管护师以及1名心血管内科医师组成一个小组,对社区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讲解,另外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在健康讲解之后,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范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患者的血压和发病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作者:王洪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长春西汀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塞65例临床观察

    选择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126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2w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2.3%,对照组为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长春西汀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社区使用的常规药物而长期使用.

    作者:潘竹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2年来于我院行无痛胃镜术的老年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观察到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行胃镜术.如果手术过程中出现体动,则追加适量丙泊酚0.5mg/kg至反应消失.治疗组患者先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30ug/kg,而后给予对照组同样的操作.结果 治疗组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睫毛反射消失时和术中的MAP、HR、RR和Sp02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白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术中效果有确切的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燕;刘敏;高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