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化血红蛋白、C肽与2型糖尿病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姚林伶;冯广贵;罗朝军;苏燕球

关键词:糖尿病, HbAlc, C肽, 肝功能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HbAlc和C肽水平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入选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两组,A组患者HbA1c>9%,B组患者HbA1c≤9%,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C肽水平和肝功能,对两组患者的HbA1c与肝功能异常和C肽水平的关系进行处理分析.全部患者肝功能异常检测率为42.1%,A组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率显著高于B组(72.9%vs 27.1%,P<0.05),C肽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2h(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lc水平与C肽水平负相关,与肝功能异常正相关,血糖控制好坏与肝功能密切相关.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中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2009年7月~2010年8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84例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8.1%(36/42),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1.4% (30/42),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他克莫司软膏联合中药对于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型流感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流感儿童80例,收集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愈时间及治疗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患儿有53.8%,淋巴细胞数减少的患儿有38.8%,56.3%患儿C反应蛋白常升高.轻型患儿治愈时间为5.8±1.6d,重型患儿治愈时间为8.4±2.1d.结论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结果分析,可以更有效的帮助临床医生在诊治甲型H1N1流感中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改善治疗结果.

    作者:卫凤桂;吴丽萍;吴泽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4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对收治的49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方法以及后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49例中48例抢救成功,无明显后遗症,有1例患者因中毒时间长发生呼吸衰竭抢救无效而亡,总治愈率为98%,重度中毒的抢救成功率为88.9%.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维持基本呼吸功能的条件下,及早进行洗胃并结合阿托品、解磷注射液、氯解磷定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果满意,可以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作者:王伟;范彩霞;刘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收治的8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利尿、抗感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观察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缬沙坦,连续治疗4w,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原Ⅲ(AT-Ⅲ)、24h尿蛋白定量(UPro)血清白蛋白(ALB)、肌酐(Cr)尿素氮(BUN)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状态及肾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凝血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利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

    作者:邓声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

    1病例报告患者,女,24岁,公务员,因进行性乏力50余天,加重10余天,发现白细胞增高6d入我院血液科.患者于50d前从事体力活动后出现乏力,进行性加重,10余天前日常活动即感乏力,在当地医院多次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WBC)26~29.6×109/L,红细胞计数(RBC) 1.41~1.58× 1012/L,血小板计数(BPC)8~18×109/L,可见幼稚细胞.入院查体:体温37.8℃,贫血貌,表浅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骨下段明显压痛,肝、脾未扪及.血常规示:WBC 28.12×109/L,嗜酸性粒细胞(E)3.09×109/L,中性粒细胞(N) 11.52G/L,血红蛋白(HB)69g/L,BPC 13×109/L.

    作者:张燕;王季石;孙志强;卢英豪;黄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98例老年脑血管病急性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脑血管病急性期的并发症类型及临床结局,为脑血管急性期的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老年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按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组)及急性出血性脑血病(脑出血组)分为两组,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脏衰竭,高血糖,再次出血或再梗塞,脑疝)及结局.结果 各种并发症中以电解质紊乱、高血糖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高;脑出血组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脑梗塞组的再梗塞发生率(P<o.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以肺部感染、脑疝和消化道感染的死亡病例为多,其中又以再次出血或再梗塞的死亡率高.结论 老年脑血管病急性期发生并发症的种类多,以电解质紊乱、高血糖及肺部感染为常见,治疗过程中要警惕再次出血或再梗塞的发生.

    作者:凤武云;曾永寿;王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情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就诊的23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仔细询问病史,筛选出156例受情志因素影响较大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西药采用吗丁啉、谷维素、维生素E,中药用越鞠汤加减治疗.疗程4周.所接受治疗患者,经回访有效率达98.6%.余下82例患者因病史中情志因素不十分明显,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经回访有效率为83.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情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影响较大,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繁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纳洛酮联合尼莫通治疗重症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尼莫通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纳洛酮联合尼莫通治疗,14d为1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L).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P<0.01),观察组治疗后N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联合尼莫通治疗重症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谌洪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气管切开时机与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关系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时机与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5月~2011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其中26例在12h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称A组;21例在12~24h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称B组;另15例在24h后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称C组,对三组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A组治愈好转13例(80.8%),B组治愈好转24例(76.2%),C组治愈好转7例(40.4%),A组治愈好转率明显好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死亡2例(7.7%),B组死亡3例(14.3%),C组死亡7例(46.7%),A组死亡率明显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12h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能提高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蒙象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护理分析

    13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均接受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观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经过积极护理,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情况十分良好,关节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提升,预后效果良好.针对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提供包括术前准备、心理疏导、病情观察护理、并发症防控、肢体锻炼在内的全面性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提升关节运动机能,保证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王荣;刘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显微镜检查血尿来源102例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检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经临床确诊的102例肾小球和非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新鲜中段尿作仪测尿红细胞形态相关信息、尿沉渣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和部分理化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51例肾小球疾病中仪测法和显微镜法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2%和94.1%;51例非肾小球疾病中仪测法和显微镜法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2%和92.2%.如以非均一性红细胞为鉴别肾性血尿的标准,显微镜法和仪器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1%、92.2%和90.2%、88.2%;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1%、94.1%.结论 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检对鉴别血尿来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吴惠玲;朱江贤;杨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细菌感染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菌流行趋势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28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所研究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率为19.80%,次感染率26.92%,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多,占58.20%;其次为血液感染,表现为菌血症,占20.80%.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G-)为主,占49.20%,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33.98%)为多;其次是革兰阳性菌(32.16%);再次为真菌(18.64%).在所发生感染的病例中,大部分以脑出血、脑梗死、大脑裂伤和脑挫伤为主.诱发因素包括患者基础病情危重、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气道开放)、长期大量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住院时间较长等.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成为危害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积极采取相关措施,综合治理,减少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左克;梁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57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术前同步放化疗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57例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采用术前PVB/TP方案辅助化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后再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观察局部肿瘤体积的变化,放化疗毒副反应等,评价术前同步放化疗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7例患者宫颈局部肿瘤的治疗有效率89.4%,毒副反应轻微可耐受.结论 Ⅰ 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于海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阴道彩超在流产后宫内残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方面诊断的机制和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观察子宫的大小,宫内回声以及出血情况.将检查结果与刮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1070例药物流产患者中,有950例宫腔内探及异常回声团.混合型回声团609例,低回声团341例.892例患者为胎盘绒毛膜以及蜕膜和陈旧血块,含有胎物的成分,58例为陈旧血块,无胎物成分.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宫内残留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脑梗塞误诊为中暑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罪犯.因在车间高温作业时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心慌、四肢麻木、抽搐1小时入院.患者1h前车间高温作业时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心慌、四肢麻木,以右上下肢麻木为主,有时出现四肢抽搐.在车间给予人丹,放在空调房间、饮盐水等处理不见好转,被民警急送我监狱医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病史.查体:体温38℃,脉搏95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45/94mmHg.嗜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角无明显歪斜,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两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5/min,律齐.四肢肌力正常,右上肢稍有抽搐,肌张力稍增强.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陈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5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15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资料,通过询问病史、查阅病历,对不同类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娩方式、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终止妊娠方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妊振期高血压疾病不同时期并发症发生严重程度明显不同.15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无死亡病例,其中行剖宫产134例,占86.5%;阴道分娩21例,占13.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组的胎儿发育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的比率明显低于轻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又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P<0.01),提示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结论 加强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观察,及时发现子痫及并发症的先兆,并合理处理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胡献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临床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伴随焦虑抑郁情绪患者102例,随机双盲平均分组,对照组51例予以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及心理健康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抗焦虑药物联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包括抗焦虑、抑郁药物舒乐安定20mg和百忧解15mg给予治疗,行为干预措施、放松体能训练、心理疏通辅导及生物反馈等.连续服药6周及干预半年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经相关功能性药物及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显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心肌缺血改善效果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焦虑、抑郁情绪可引发心绞痛不稳定性负面躯体化行为障碍,抗焦虑药物及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缓解该症有良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粟小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彝药茅膏菜膏剂对术后肛门内括约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抽取60例三期肛裂病灶切除术后内括约肌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茅膏菜膏剂敷予创口,凡纱填塞;对照组用0.2%硝酸甘油软膏敷予创口,凡纱填塞,每日换药一次.观察两组术后用药前和用药后第3、5、7d的疼痛情况.用肛管直肠内压测量仪测量术后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30min、第3、5、7d的肛管直肠内静息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程度减轻、治疗组的肛管静息压均比用药前有所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茅膏菜膏剂能使术后内括约肌痉挛的患者疼痛程度减轻、肛管静息压下降.

    作者:曹波;董聿锟;邓文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的急救护理体会经验.护理包括给氧护理、静脉通道建立、病情监护、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仅1例出现抢救无效死亡,其他患者均抢救成功并且出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良好的急救护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且对于患者的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童云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高龄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高龄老年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高龄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用药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心内科病房65例70岁以上确诊为CHF的高龄患者,使用rhBNP治疗CHF,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于给药前2h、1w和给药后2h、1w测定尿量、尿素氮、肌酐、心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变化以及相应观察时间点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评价心功能变化.结果 rhBNP治疗3d后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明显减轻,心率减慢,浮肿消退,心功能改善Ⅱ级或Ⅱ级以上39例,心功能改善Ⅰ级18例,总有效率87.70%.治疗4w后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在高龄老年人CHF患者应用中能有效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及功能,副作用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成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