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情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刘繁荣

关键词:情志因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西医结合治疗
摘要:对就诊的23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仔细询问病史,筛选出156例受情志因素影响较大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西药采用吗丁啉、谷维素、维生素E,中药用越鞠汤加减治疗.疗程4周.所接受治疗患者,经回访有效率达98.6%.余下82例患者因病史中情志因素不十分明显,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经回访有效率为83.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情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影响较大,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显著疗效.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RANKL/RANK/OPG系统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RANKL(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OPG系统在骨吸收调节中可识别调节细胞功能的因子.RANKL/OPG比例是决定骨量和骨密度的重要因素.虽然对它们调节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机制已有十多年的研究,但它们在健康和病理条件下的作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就RANKL/RANK/OPG系统在骨代谢中的作用做一总结.

    作者:赵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临床疗效观察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8%(31/33)和75.8% (25/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明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2年来于我院行无痛胃镜术的老年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观察到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行胃镜术.如果手术过程中出现体动,则追加适量丙泊酚0.5mg/kg至反应消失.治疗组患者先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30ug/kg,而后给予对照组同样的操作.结果 治疗组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睫毛反射消失时和术中的MAP、HR、RR和Sp02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白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术中效果有确切的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燕;刘敏;高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基层医院慢性心衰患者的门诊监测与规范化管理

    慢性心衰为常见病,复发率高,增加了患者负担,而有效门诊监测和规范化管理可减少复发,减轻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守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情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就诊的23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仔细询问病史,筛选出156例受情志因素影响较大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西药采用吗丁啉、谷维素、维生素E,中药用越鞠汤加减治疗.疗程4周.所接受治疗患者,经回访有效率达98.6%.余下82例患者因病史中情志因素不十分明显,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经回访有效率为83.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情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影响较大,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繁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策略.方法 对我院相关科室近5年来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术前切口设计、皮瓣无张力缝合合理的使用电刀以及合适的引流和包扎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皮瓣坏死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6例,坏死率为12%;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皮瓣坏死11例,坏死率为22%.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恰当的切口设计、合理的皮瓣厚度,对皮瓣进行无张力缝合、有效地进行术后引流以及恰当的包扎都能够大程度的避免皮瓣坏死的发生.

    作者:孙少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5例,回顾分析其超声分型及声像图表现.结果 手术证实45例53个病灶.26例为囊实结节型,17例为实性结节型,2例为单纯囊肿型.结论 高频超声结合弹性成像技术不仅可直观地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供状态,而且可提供肿块与导管的间隔关系及病灶的硬度信息,可作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重要及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胡六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COPD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及振动排痰,观察组患者加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排痰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每日痰量、痰液性质、咳嗽性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祛痰方式,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毅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特别是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12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两组,对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其中,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采用荧光定量测定法;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扩散试验.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血清中降钙素原含量≥0.5μg/L作为阳性标准,则病毒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的阳性率为14.2%,细菌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的阳性率为90.6%;以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10mg/L作为阳性标准,则病毒感染组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为35.7%,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为25%.结论 血清降钙素用于感染性疾病检测的效果优于C反应蛋白,可以将血清降钙素用作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疾病的诊断依据.

    作者:罗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显微镜检查血尿来源102例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检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经临床确诊的102例肾小球和非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新鲜中段尿作仪测尿红细胞形态相关信息、尿沉渣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和部分理化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51例肾小球疾病中仪测法和显微镜法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2%和94.1%;51例非肾小球疾病中仪测法和显微镜法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2%和92.2%.如以非均一性红细胞为鉴别肾性血尿的标准,显微镜法和仪器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1%、92.2%和90.2%、88.2%;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1%、94.1%.结论 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检对鉴别血尿来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吴惠玲;朱江贤;杨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药物冲洗技术治疗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牙周炎是人类口腔常见病,也是导致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牙周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手段等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很多先进的治疗技术也正在逐步被引入到牙周炎的治疗中,现代牙周治疗理念逐渐形成.以洁、刮治及根面平整为主的牙周基础治疗是牙周炎治疗的首选有效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在超声波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后进行局部龈下冲洗,而现代超声药物冲洗系统可在洁、刮治术的同时进行药物冲洗,超声的空穴作用及药物的冲洗作用可以协同,增加冲洗效果,增强了牙周炎治疗的疗效.现就超声药物冲洗技术对牙周炎的治疗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作者:王志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而试验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0%,而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2.0%,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DN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丹参注射液较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疾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勤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彝药茅膏菜膏剂对术后肛门内括约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抽取60例三期肛裂病灶切除术后内括约肌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茅膏菜膏剂敷予创口,凡纱填塞;对照组用0.2%硝酸甘油软膏敷予创口,凡纱填塞,每日换药一次.观察两组术后用药前和用药后第3、5、7d的疼痛情况.用肛管直肠内压测量仪测量术后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30min、第3、5、7d的肛管直肠内静息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程度减轻、治疗组的肛管静息压均比用药前有所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茅膏菜膏剂能使术后内括约肌痉挛的患者疼痛程度减轻、肛管静息压下降.

    作者:曹波;董聿锟;邓文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人群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影响其焦虑和抑郁的因素.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8例进行分析,在患者入院7d之内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问卷分析调查,包括焦虑抑郁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分析与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有关的因素.结果 焦虑91例,占51.1%,量表得分为(7.9±1.7);抑郁38例,占21.3%,量表得分为(4.7±2.0).焦虑有关的因素为生理功能、是否参加锻炼和精神情况:抑郁有关的因素为社会工作、是否吸烟和平时的活动情况,上述因素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发生焦虑抑郁情绪,但是把握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对于临床预防此类不良情绪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刘鸿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中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2009年7月~2010年8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84例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8.1%(36/42),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1.4% (30/42),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他克莫司软膏联合中药对于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的急救护理体会经验.护理包括给氧护理、静脉通道建立、病情监护、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仅1例出现抢救无效死亡,其他患者均抢救成功并且出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良好的急救护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且对于患者的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童云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58例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观察预后.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给予酒增敏药物、催吐药物、减少饮酒量药物、精神治疗药物、针对躯体合并症治疗药物等治疗,同时给予上述护理措施,结果治疗2个月后自动出院5例,其余5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招添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术中超声在颅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在颅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头颅CT或MRI诊断明确的颅内肿瘤病人6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在术中配合使用超声影像切除肿瘤,对照组仅根据术前MR或CT资料切除肿瘤,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观察组肿瘤残余1例,残余率3.125%;对照组肿瘤残余6例,残余率18.2%,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可提高手术精确性,降低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桂增;杨彬源;赖瑾瑜;肖巧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创髋关节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对经过微创髋关节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精心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本组患者半个月后Merled'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的优良率达到了97.30%,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微创髋关节钢板螺钉内固定术配合护理人员良好的护理可以有效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昕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型流感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流感儿童80例,收集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愈时间及治疗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患儿有53.8%,淋巴细胞数减少的患儿有38.8%,56.3%患儿C反应蛋白常升高.轻型患儿治愈时间为5.8±1.6d,重型患儿治愈时间为8.4±2.1d.结论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结果分析,可以更有效的帮助临床医生在诊治甲型H1N1流感中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改善治疗结果.

    作者:卫凤桂;吴丽萍;吴泽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