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对神经外科患者在实行护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促进对患者护理的顺利进行,对所有患者的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结果78例患者中,显效51例,好转20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91%,对于患者的效果较为显著.通过对神经外科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并对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患者的病情均稳定治疗,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效果显著.
作者:赵青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68例小儿秋冬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6%;治疗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有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高龄老年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高龄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用药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心内科病房65例70岁以上确诊为CHF的高龄患者,使用rhBNP治疗CHF,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于给药前2h、1w和给药后2h、1w测定尿量、尿素氮、肌酐、心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变化以及相应观察时间点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评价心功能变化.结果 rhBNP治疗3d后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明显减轻,心率减慢,浮肿消退,心功能改善Ⅱ级或Ⅱ级以上39例,心功能改善Ⅰ级18例,总有效率87.70%.治疗4w后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在高龄老年人CHF患者应用中能有效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及功能,副作用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成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对就诊的23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仔细询问病史,筛选出156例受情志因素影响较大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西药采用吗丁啉、谷维素、维生素E,中药用越鞠汤加减治疗.疗程4周.所接受治疗患者,经回访有效率达98.6%.余下82例患者因病史中情志因素不十分明显,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经回访有效率为83.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情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影响较大,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繁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选择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126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2w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2.3%,对照组为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长春西汀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社区使用的常规药物而长期使用.
作者:潘竹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而试验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0%,而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2.0%,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DN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丹参注射液较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疾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勤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新型的循证医学方法处理眼外伤,并对比其与传统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201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机械性眼外伤患者180例,其中100例为角膜擦伤,将这一组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A1和对照组B1,A1组52例,B1组48例;另一组80例为角膜异物伤,将其分为试验组A2和对照组B2,A2组42例,B2组38例.A1组和A2组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步骤,先从数据库搜寻相关数据,找寻比较好的治疗方案和创新治疗方案,再结合患者不同的状况,给出与其本人预计治疗效果好的方案治疗.而B1组和B2组按照传统的方式给予治疗.对比A1组与B4组、A2组与B2组的治疗成功例数和不良反应例数,终对比A1+A2和B1+B2组的治疗成功例数和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 A1组的成功率为96.15%,远大于B1组的75.0%,A2组的成功率为95.24%,远大于B2组的78.95%,A1+A2组的成功率为95.74%,远大于B1+B2组的76.74%,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利用新型的循证医学方法处理眼外伤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传统治疗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宇;刘意;周利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伴随焦虑抑郁情绪患者102例,随机双盲平均分组,对照组51例予以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及心理健康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抗焦虑药物联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包括抗焦虑、抑郁药物舒乐安定20mg和百忧解15mg给予治疗,行为干预措施、放松体能训练、心理疏通辅导及生物反馈等.连续服药6周及干预半年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经相关功能性药物及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显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心肌缺血改善效果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焦虑、抑郁情绪可引发心绞痛不稳定性负面躯体化行为障碍,抗焦虑药物及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缓解该症有良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粟小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慢性心衰为常见病,复发率高,增加了患者负担,而有效门诊监测和规范化管理可减少复发,减轻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守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AMI患者30例作为AMI组,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放射比浊法检测Hs-CRP,比较AMI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的变化.其中3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各15例,比较治疗前后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AMI组Hs-CRP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Hs-CRP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AMI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Hs-CRP可作为诊断AMI新的参考指标:阿托伐他汀钙在有效调脂的同时,可通过抗炎作用改善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而达到治疗AMI的作用:Hs-CRP可作为疾病诊断、治疗以及疗效判断简单而实用的指标.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方面诊断的机制和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观察子宫的大小,宫内回声以及出血情况.将检查结果与刮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1070例药物流产患者中,有950例宫腔内探及异常回声团.混合型回声团609例,低回声团341例.892例患者为胎盘绒毛膜以及蜕膜和陈旧血块,含有胎物的成分,58例为陈旧血块,无胎物成分.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宫内残留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对100例牙周病患者的中西药联合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跟踪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治疗牙周病,且治疗效果明显.牙周病危害着人类的口腔健康,中西药联合治疗可使牙周病患者得到有效地治疗,并维持良好的口腔健康.
作者:李正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选取56例初期麦粒肿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应用热敷及红霉素眼膏进行治疗;治疗组运用耳尖放血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与对照组(82.1%)相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应用耳尖放血治疗初期麦粒肿,其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臧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挑选我院3名高年资主管护师以及1名心血管内科医师组成一个小组,对社区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讲解,另外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在健康讲解之后,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范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患者的血压和发病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作者:王洪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5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对照组采用局部麻醉联合亚甲蓝,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肌松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尿潴留28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尿潴留1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的术中肌松效果好,术后镇痛效果理想,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萌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同步热放化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Ⅱb~Ⅲb期宫颈癌病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同步热放化疗(HCRT)组41例和同步放化疗(CRT)组43例.比较二者外照射结束时局部肿瘤消退情况、近期疗效及早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HCRT组局部肿瘤完全消退率为63.4%,大于CRT组的39.5%,P=0.02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RT、CRT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83.7%,差异无显著性(x2=0.076,P>0.05).二组间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稳定率相比较,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x2=6.024,P<0.05),HCRT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CRT组.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早期不良反应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CRT有利于宫颈肿瘤的消退,提高完全缓解率.热疗不增加同步放化疗的早期不良反应.
作者:张彩红;陈心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9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腺癌骨转移发生率高,主要转移的部位依次是椎骨、肋骨、骨盆.骨转移以多发为主,占67.4%.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56.4%、28.5%,中位生存期为11.8个月.生存分析得知,血清AKP水平、PS评分、临床分期、骨转移数目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肺癌骨转移主要以腺癌为主,且以多发为主.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骨转移的数目、临床分期、PS评分、血清AKP水平.
作者:谭彪彬;冯学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特别是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12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两组,对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其中,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采用荧光定量测定法;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扩散试验.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血清中降钙素原含量≥0.5μg/L作为阳性标准,则病毒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的阳性率为14.2%,细菌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的阳性率为90.6%;以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10mg/L作为阳性标准,则病毒感染组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为35.7%,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为25%.结论 血清降钙素用于感染性疾病检测的效果优于C反应蛋白,可以将血清降钙素用作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疾病的诊断依据.
作者:罗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尼莫通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纳洛酮联合尼莫通治疗,14d为1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L).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P<0.01),观察组治疗后N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联合尼莫通治疗重症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谌洪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8%(31/33)和75.8% (25/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明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