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王季石;孙志强;卢英豪;黄懿
本文就帕金森病产生的原因、帕金森病伴产生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智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方面诊断的机制和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观察子宫的大小,宫内回声以及出血情况.将检查结果与刮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1070例药物流产患者中,有950例宫腔内探及异常回声团.混合型回声团609例,低回声团341例.892例患者为胎盘绒毛膜以及蜕膜和陈旧血块,含有胎物的成分,58例为陈旧血块,无胎物成分.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宫内残留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策略.方法 对我院相关科室近5年来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术前切口设计、皮瓣无张力缝合合理的使用电刀以及合适的引流和包扎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皮瓣坏死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6例,坏死率为12%;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皮瓣坏死11例,坏死率为22%.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恰当的切口设计、合理的皮瓣厚度,对皮瓣进行无张力缝合、有效地进行术后引流以及恰当的包扎都能够大程度的避免皮瓣坏死的发生.
作者:孙少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与探讨循证护理在分娩室内助产士陪伴分娩中的应用.方法 本文选择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孕妇100例,年龄23~36岁,妊娠37~40w.依照循证护理的方式提出问题,并且寻求实证,将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将所选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出传统健康教育的护理,观察组孕妇接受循证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孕妇的产程、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等.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孕妇的产程较对照组短,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循证护理的模式对孕妇实行产前健康教育,这种方式有助于孕妇产前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维护母婴健康.
作者:刘梦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3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均接受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观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经过积极护理,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情况十分良好,关节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提升,预后效果良好.针对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提供包括术前准备、心理疏导、病情观察护理、并发症防控、肢体锻炼在内的全面性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提升关节运动机能,保证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王荣;刘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58例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观察预后.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给予酒增敏药物、催吐药物、减少饮酒量药物、精神治疗药物、针对躯体合并症治疗药物等治疗,同时给予上述护理措施,结果治疗2个月后自动出院5例,其余5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招添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挑选我院3名高年资主管护师以及1名心血管内科医师组成一个小组,对社区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讲解,另外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在健康讲解之后,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范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患者的血压和发病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作者:王洪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免疫介导炎症损伤为发病机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累及眼部,表现为干眼症;治疗此类型的干眼症可根据其发病机制,采取适当的措施.目前,药物治疗可选择的药物较多,不同药物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现对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干眼症药物治疗进行了综述.
作者:贾烨;赖兆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病例资料,按照是否进行院前急救分组:院前急救组66例,非院前急救组60例,急救后统计患者死亡率情况,再按急救时间分组:1h内急救者36例,1~5h内急救者50例,5h以上者40例,急救后统计患者死亡率,后统计学方法检验各组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院前急救组死亡7例(10.6%),非院前急救组死亡23例(38.3%),统计学方法检验表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h内急救者死亡2例(5.6%),1~5h内急救者死亡10例(20%),5h以上者死亡19例(47.5%).结论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降低患者急救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曾贵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再次剖宫产的70例产妇的病例资料.其中首次剖宫产时采用改良的腹部横切口式的剖宫产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首次剖宫产时采用传统的腹部纵切口式的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再次行剖宫产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较少,两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盆腔粘连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30.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首次剖宫产时行改良的腹部横切口手术的产妇,再次剖宫产时比首次腹部纵切口式产妇出血量更少,且患者术后伤口外形美观,不失为剖宫产手术的首选方式.
作者:彭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同步热放化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Ⅱb~Ⅲb期宫颈癌病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同步热放化疗(HCRT)组41例和同步放化疗(CRT)组43例.比较二者外照射结束时局部肿瘤消退情况、近期疗效及早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HCRT组局部肿瘤完全消退率为63.4%,大于CRT组的39.5%,P=0.02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RT、CRT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83.7%,差异无显著性(x2=0.076,P>0.05).二组间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稳定率相比较,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x2=6.024,P<0.05),HCRT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CRT组.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早期不良反应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CRT有利于宫颈肿瘤的消退,提高完全缓解率.热疗不增加同步放化疗的早期不良反应.
作者:张彩红;陈心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及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情况.结果 CT扫描检出率为80.5%,MRI扫描检出率为100%,MRI扫描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CT扫描(P<0.05).在≤Ⅱ级病变中,MRI发现例数显著多于CT扫描,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提示MRI能发现更多Ⅱ级前病变;≥Ⅱ级病变,二者之间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MRI显示明显优于CT,可用于其早期诊断.
作者:俞志中;何亚群;刘茂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AMI患者30例作为AMI组,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放射比浊法检测Hs-CRP,比较AMI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的变化.其中3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各15例,比较治疗前后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AMI组Hs-CRP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Hs-CRP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AMI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Hs-CRP可作为诊断AMI新的参考指标:阿托伐他汀钙在有效调脂的同时,可通过抗炎作用改善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而达到治疗AMI的作用:Hs-CRP可作为疾病诊断、治疗以及疗效判断简单而实用的指标.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5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对照组采用局部麻醉联合亚甲蓝,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肌松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尿潴留28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尿潴留1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的术中肌松效果好,术后镇痛效果理想,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萌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40)注射液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HSH40及20%甘露醇,检测两组患者脑灌注压(CPP)、颅内压(ICP)、血清Na+浓度及肾脏功能.结果 给药后治疗组各监测时间点其CPP、Na+浓度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并且与给药前相比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药前后CPP、Na+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给药后与给药前相比较,ICP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水平及回升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应用HSH40能够显著提高CPP,并使ICP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对肾功能影响小,是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成;潘建华;陈臻;陈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间收治36例确诊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有效率明显提高,在副作用表现方面,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化疗期间,及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黄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老年Pilon骨折外科治疗极具挑战性.对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软组织损伤情况进行评估,是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的因素;骨折的严重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治疗计划包括手术时机,固定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处理.本文提出了老年Pilon骨折的治疗原则,并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评价,固定方式选择的原则;同时对术后治疗提出方案.
作者:高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分析我院收治的23例产褥感染产妇的临床资料.胎膜早破、第二产程剖宫产、会阴切口、产后出血、孕前盆腔和阴道炎性病变反复发作是诱发产褥感染的独立因素.针对存在产褥感染因素的产妇,分娩前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护理,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
作者:邓学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24岁,公务员,因进行性乏力50余天,加重10余天,发现白细胞增高6d入我院血液科.患者于50d前从事体力活动后出现乏力,进行性加重,10余天前日常活动即感乏力,在当地医院多次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WBC)26~29.6×109/L,红细胞计数(RBC) 1.41~1.58× 1012/L,血小板计数(BPC)8~18×109/L,可见幼稚细胞.入院查体:体温37.8℃,贫血貌,表浅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骨下段明显压痛,肝、脾未扪及.血常规示:WBC 28.12×109/L,嗜酸性粒细胞(E)3.09×109/L,中性粒细胞(N) 11.52G/L,血红蛋白(HB)69g/L,BPC 13×109/L.
作者:张燕;王季石;孙志强;卢英豪;黄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就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疾病特点、药物治疗进展及预后进行阐述.
作者:吴会莲;陈宪生;钟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