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在乳腺恶性肿块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138例乳腺恶性肿块患者,均利用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肿块145个,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有101例患者由恶性肿块BI-RADS分级转为0级,且效果显著的达29例(94.19%),治疗后肿块分级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显效101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94.19%,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且创口较小.结论 用超声引导麦默通在乳腺可疑恶性肿块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中疗效好,创口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西蜀;刘莹;周鸿;王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给予下肢手术患者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麻醉,对比重密度与轻密度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下肢手术患者100例进行观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重密度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轻密度布比卡因麻醉.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组织平面及麻醉维持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下肢手术患者轻密度布比卡因进行麻醉,手术中不需要将患者的体位进行转换,能够使患者的循环及呼吸系统保持稳定,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杨旭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遵医行为依从性调查问卷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未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半年社区护理干预.半年后测试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遵医嘱率.观察组在血糖波动、遵医行为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取社区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使老年患者的血糖相对稳定,值得在广大社区推广并应用.
作者:刘彩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2年2月进行急救护理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医务人员严密观测患者的病情,采用卧位或者半卧位,持续吸氧,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通路,并给予患者止痛、溶栓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全面有效的急救护理后,存活者43例,1例死于心跳骤停、1例死于再次心肌梗死、1例由于合并严重的器官衰竭而死于抢救途中.医务人员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正确评估、现场急救、转运与监护、预见性护理等急救护理措施,对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宏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治疗:给予治疗组推拿配合小针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邱泽安;潘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以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46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3例)采用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症状消退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肾损害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而且不增加额外的用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林祖;黄诚花;梁秀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24例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在治疗期间我院采取的护理方法,研究护理效果.结果24例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我院提供密切干预,包括病情观察护理、并发症防控、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疼痛护理、健康指导,患者的疾病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预后效果良好.针对高龄股骨近端骨折,在手术治疗期间,提供全面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确保积极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荣;刘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BIS监测调控依托咪酯输注技术在肿瘤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完善肿瘤根治技术中麻醉监测技术.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ASAI-Ⅲ级,胸腔、腹腔、盆腔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精神病、高血压病人除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IS组各30例.用Philips MPS0监护仪.对照组只用常规监测,BIS组用常规加BIS监测.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麻醉.结论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BIS进行监测效果良好,有利于手术过程中对依托咪酯输注的调控.
作者:吴春林;李冬生;彭艺;颜水娣;唐辉文;张军昌;张天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在尿毒症透析患者诊治中血小板聚集试验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意义.方法 以ADP为诱聚剂,在APACT 2型血小板聚集仪上观察血小板聚集试验在尿毒症透析患者诊治中的使用情况.在2009年1月~2011年6月来我院做尿毒症透析治疗的所有患者中随机抽取男50例,女50例为试验对象,观察其血液透析前、后血小板的聚集情况.结果 血液透析前男性的大聚集率为33.5±8.5%,血液透析后大聚集率为37.7±5.5%;女性透析前大聚集率为32.3±9.2%,血液透析后大的聚集率为35.3±8.6%,透析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聚集试验简单又实用,临床可用来作为评价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初步试验.血液透析对于改善尿症透析患者血小板的功能效果不明显.
作者:贺钢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性使用效果,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0例妇产科手术病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术前给予头孢呋辛治疗,术后8h内重复给药一次,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方法予以头孢呋辛治疗.结果 试验组手术后疼痛率、感染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并且可以有效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Blush分级、左室射血分数、死亡率和并发症情况,评价2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1)观察组TIMI1-2级、3级分别为2例和48例,CTFC为21.6±7.3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Blush分级1-2级和3级例数分别为12例和38例,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5.2±12.7%、56.1±10.8%,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死亡例数为1例、3例,差异显著,P<0.05; (4)2组均未出现颅脑出血、脑卒中、靶血管重建病例.2组均有牙龈出血、穿刺部位血肿、消化道出血等常见并发症,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胸痛再发率为10.6%,与对照组26.1%差异显著,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以提高TIMI分级和Blush分级,改善左室射血情况,减少胸痛再发,降低死亡率,不增加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赵雅红;扆恒亮;刘一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早产儿80例,将所有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在出院体重以及达到全量喂养所需要时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出院体重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达到全量喂养所需要的时间上,观察组患儿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对于早产儿呼吸道疾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加快患儿的健康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慢性咳嗽是一种以咳嗽为明显特征的疾病之一,该病虽简单却不能忽视,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发其它疾病.对于慢性咳嗽,在临床上经常会发生误诊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及时治疗.探讨研究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并且分析其预防措施,对治疗慢性咳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简单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损伤控制理论(DCO)在骨科严重多发伤中救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严重多发伤骨科患者,应用简化手术处理后,进入ICU复苏,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采取确定性手术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39例严重多发伤骨科患者临床治愈35例(89.74%),4例死亡(10.26%);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对于严重多发伤骨科患者,合理应用DCO可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转化医学的诞生及时有效的填充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脱节空间,建立了跨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新桥梁,本文探讨转化医学业中西医结合儿科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亚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将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和中频电刺激对照组各35例,并于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的洼田评分及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林卫;谢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报道1例阴茎折断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集中在心理和伤口护理.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术后痊愈.
作者:诸玲玲;徐斌先;郭震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联合多巴胺和速尿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将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卧床休息,加强营养,保肝支持,限制水钠摄入,输注白蛋白,口服速尿片和安体舒通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羟乙基淀粉500ml,静滴,qd,多巴胺40mg,速尿60mg,进行腹腔注射,2次/w.观察6w后两组有效率及腹水消退平均时间.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及腹水消退平均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联合多巴胺和速尿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优于一般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娜;王文娟;黄莉;梁智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16例,总有效率为54.90%;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13例,总有效率为37.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病例.结论 依达拉奉对脑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作者:吴立新;朱育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活动,生活态度等都对疾病的康复产生影响.恶性肿瘤患者在发现期、确认期和治疗期的心理及其表现有着不同的特征,为使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及心理特征,有根据的展开心理护理,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