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妮;唐升学
选择本社区确诊的1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服药的依从性、用药护理、家庭护理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方面采取护理措施.结果140例患者经过正规的用药治疗和细致、精心的护理,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作者:陈昌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慢性咳嗽是一种以咳嗽为明显特征的疾病之一,该病虽简单却不能忽视,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发其它疾病.对于慢性咳嗽,在临床上经常会发生误诊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及时治疗.探讨研究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并且分析其预防措施,对治疗慢性咳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简单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干化学试纸法与显微镜检尿液潜血对泌尿系统疾病的结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6月门诊患者尿液样本200份,同时行干化学试纸和显微镜行尿液潜血检验,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 干化学试纸法检验尿液样本阳性65例(32.5%),阴性135例;显微镜检验尿液样本阳性57例(28.5%),阴性143例.以镜检结果作为尿液潜血判断标准,干化学试纸法红细胞检出率为91.22%,假阳性率为8.77%,假阴性率为11.19%.结论 两种检验方法对尿液潜血的结果差别不大,临床上为了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笔者建议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可有效减少误差.
作者:邓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早产儿80例,将所有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在出院体重以及达到全量喂养所需要时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出院体重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达到全量喂养所需要的时间上,观察组患儿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对于早产儿呼吸道疾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加快患儿的健康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者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对照组则只服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91.4%),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我院收治的10例行PICC置管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PICC置管的维护及并发症的护理后,效果显著.通过及时有效地维护和护理,不仅能延长PICC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及患者的痛苦.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于老年重症肺炎应用不同剂量沐舒坦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60例老年患者罹患重症肺炎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控制感染、解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一般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沐舒坦30mg,q8h静脉推注,连续应用7d,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常规、血气分析的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等指标上均有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结论 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早期应用大剂量沐舒坦能够有效改善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并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梅伟文;曾小敏;周煦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单纯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连续治疗8w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x2=8.12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PEF、PaO2、PaCO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2例鼻及咽喉部黏膜干燥;对照组2例声音嘶哑、1例咽喉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冼宙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以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46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3例)采用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症状消退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肾损害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而且不增加额外的用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林祖;黄诚花;梁秀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使用CT影像技术探讨腰腿痛患者腰椎关节突骨性关节炎与关节角的关系.方法 通过518例腰腿痛患者的CT影像观察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状况和测定关节突关节角.结果 随着腰椎关节突关节角矢状位角度的增加,腰椎不对称性也随之增加,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CT表现越严重.结论 CT能清晰表现出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各项征象,准确测量关节突关节角;关节角角度的增加是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朱永东;许连光;王清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症状,观察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收治的75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组)39例和对照组(埃索美拉唑联合雷尼替丁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胃镜改变,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总有效率为分别97.4%和72.2%,内镜下总愈合率分别为89.7%和61.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酸和上腹饱胀改善的有效率观察组(65.6%,62.5%)明显高于对照组(43.7%,40.9%),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道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颖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上下泪点间环形置管术在泪小管断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10例泪小管断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上下泪点间环形置管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泪道鼻腔环形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主观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上下泪点间环形置管术对组织的刺激性少、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满意度高、可作为泪小管吻合置管的首选.
作者:蒋妮;唐升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将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和中频电刺激对照组各35例,并于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的洼田评分及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林卫;谢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蒽环类药物化疗心脏毒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临床患者病例46例,依照其化疗后的心电图检测结果分成心脏毒性组和心脏正常组,对两组患者在化疗前后的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化疗前、化疗1、6周期后及化疗后1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统计发现,心脏毒性组患者11例,心脏正常组患者35例,且NT-proBNP水平显示毒性组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的LVEF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蒽环类药物化疗心脏毒性患者展开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曹硕;庞丹梅;段海波;林耀东;李立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山市HIV/AIDS患者应用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239例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免疫学和病毒学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39例患者死亡20例,失访12例,停药16例,在治191例.在治191例患者治疗前WHO临床Ⅲ期、Ⅳ期分别有40例和57例,近一次随访WHO临床Ⅲ期、Ⅳ期分别有2例和1例;191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值均有显著增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171例治疗一年以上的在治患者中HIV病毒载量<50copies/ml者150例(87.7%),病毒载量> 1000copies/ml者11例(6.4%);在治191例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更换治疗方案86例次.结论 当前应用一线治疗方案治疗HIV/AIDS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毒学、免疫学及临床疗效,但应注意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更换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高齐明;张倩华;卫敏;高文军;蔡仲华;陆善词;蔡常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判断分析下肢动脉血栓的新鲜程度和陈旧程度,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进行检查,根据血栓的范围大小、回声强度及血管侧支循环的形成、血栓近端及远端频谱,进行定量分析,评价与血栓新旧程度的关系,并按其程度分成Ⅲ级,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指导信息.结果 本组59例70支下肢血管血栓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明确诊断,血栓的新旧程度在病程、管壁结构改变及有无侧支循环建立方面有差别,两组病变近端、远端高血流速度和近端阻力指数有明显的差异(P<0.05),远端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下肢动脉血栓新旧程度鉴别诊断的佳的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范振强;彭瑞芳;列武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我社区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中西医健康教育,1年后观察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与健康教育前进行比较.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较,干预后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较好,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所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可明显增强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一种良好的社区疾病防控模式.
作者:刘晓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给予下肢手术患者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麻醉,对比重密度与轻密度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下肢手术患者100例进行观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重密度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轻密度布比卡因麻醉.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组织平面及麻醉维持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下肢手术患者轻密度布比卡因进行麻醉,手术中不需要将患者的体位进行转换,能够使患者的循环及呼吸系统保持稳定,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杨旭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不同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66例)和西医组(66例),西医组进行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除采取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配方进行合并治疗,并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和研究.
作者:牛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在乳腺恶性肿块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138例乳腺恶性肿块患者,均利用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肿块145个,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有101例患者由恶性肿块BI-RADS分级转为0级,且效果显著的达29例(94.19%),治疗后肿块分级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显效101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94.19%,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且创口较小.结论 用超声引导麦默通在乳腺可疑恶性肿块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中疗效好,创口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西蜀;刘莹;周鸿;王菁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