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的影响

李燕

关键词:护理干预, 初产妇, 产后, 睡眠质量
摘要: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生产的初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后再给予产后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初产妇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以及睡眠障碍等情况的总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对初产妇产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睡眠质量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减少初产妇的负面情绪.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凝血及纤溶实验室检验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血液凝固的本质是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发生的反应,凝血的理论及实践正从以前的精密度较差方式逐步向高精度发展.临床检验人员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严把质量关,全面提升凝血与纤溶测定的工作水准以及研究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的依据.

    作者:施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随着国家免疫规划范围的扩大,疫苗种类的增多,相应的可预防性传染病不断减少.但随着疫苗的接种人数、针次不断增加,预防接种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应对措施的落实.确保儿童的接种安全,降低风险.

    作者:朱万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标准适用概要

    室速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其即时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体表心电图.但是,任何一项诊断指标都有“例外情况”.本文概述了常用的高特异性心电图诊断指标(流程)的局限性,避免将这些有意义的心电图诊断指标误用.

    作者:孙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治疗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科就诊的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不同病症,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接受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128例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令患者十分满意.

    作者:张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的影响

    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生产的初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后再给予产后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初产妇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以及睡眠障碍等情况的总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对初产妇产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睡眠质量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减少初产妇的负面情绪.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肥胖合并妊娠高血压产妇麻醉风险分析与防范

    受生活习惯及社会生理等因素的影响,肥胖产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肥胖产妇常伴有妊娠高血压,过度肥胖和高血压引起心肺等重要脏器损伤产生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引起妊娠伴高血压患者在麻醉中容易发生麻醉置管困难、气管插管失败、缺氧、窒息、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等风险.如何防范这些麻醉风险,是麻醉医师需要认真对待的难题.本文重点分析肥胖伴妊娠高血压患者产生麻醉风险的原因,以及防止这些麻醉风险的应对措施.

    作者:张四云;黄翠英;陶冬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多发性硬化症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症目前在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虽然该类疾病在发病机理和病因学等方面一直争议颇多,但是免疫调节细胞在多发性硬化症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该疾病的遗传流行病学和分子遗传学方面介绍了关于多发性硬化症病因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潘祥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波离散度及左房大小与阵发性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研究阵发性房颤(PAF)病人的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d),研究Pd、Pmax及LAD对PAF的预测价值.方法 观察和测量64例PAF病人(观察组)的Pd、Pmax及LAD.并与60名健康者(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 PAF组的Pd及Pmax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Pmin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AF组LAD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Pmax≥110ms时,预测PAF的敏感性为84.3%,特异性为83.9%,阳性预测值为81.4%;Pd≥40ms时,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5.7%,阳性预测值为87.8%;当联合Pmax≥110ms与Pd≥40ms时,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7%,阳性预测值为89%.结论 Pd、Pmax及LAD与PAF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狄欣欣;高敏;鲍佩;仇鑫;郑洁;丁蓓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远端型肌病伴镶边空泡(Nonaka肌病)研究进展

    探究GNE基因(GenBankNM005476)发病机制,从患者年龄、发病几率的视角分析临床表现,以辅助检查、骨骼肌病理检查、基因检测开展检查方法,同时选择Welander远端肌肉病和散发型包涵体肌炎进行鉴别诊断.Nonaka肌病患者GNE基因突变可引起GNE/MNK酶活性的减少,并逐步导致病理形成,需在诊断的基础上进行鉴别诊断.增加唾液酸,并鼓励恰当增加镁的摄入,避免摄入过量的乙醇、硒、铜、锌等元素可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吴向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防治与护理分析

    选取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患者穴位注射甲钴胺,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盐酸丁咯地尔,与甲钴胺治疗同步.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中给予包括进行饮食控制和疼痛方面的相应护理.患者经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88%.穴位注射甲钴胺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滴注治疗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同时给予正确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莫永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贫血的现代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有很多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后出现贫血的状况,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梗死后贫血的发病率为6%~43%不等.贫血的发生会反作用于心脏,加重其心肌缺血,增大梗死灶的面积,出现严重的心率失常并增加心肌细胞的耗氧量,-终导致心力衰竭,从而再度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现将急性心肌梗死后贫血的研究进展作出综述.

    作者:刘致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九华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对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肛瘘患者进行创面换药治疗,将120例肛瘘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制九华膏对肛瘘术后的伤口进行换药,对照组患者采用凡士林纱条进行外敷换药.结果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4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6.7%.经过对比和分析,观察组肛瘘术后患者采用自制九华膏进行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姚国军;王友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儿童家长抗生素知信行水平影响

    选取70位社区儿童家长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家长均接受健康教育,对比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儿童家长使用抗生素的知信行水平.结果经过健康教育,所有社区儿童家长的使用抗生素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均显著提高,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实验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作者:谭志光;莫美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42例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 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从痰液、尿液、血液等临床标本行细菌鉴定,分离的242例大肠埃希氏菌,药敏试验采用手工K-B纸片扩散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判定ESBLs.结果 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显示,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及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达41.3%,对碳青酶烯类高度敏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率较高,应进行耐药性监测,故加强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滥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部份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探讨

    80例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坏死部位切除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坏死部位切除与中医疗法联合方式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切除手术与中医疗法联合方式对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远青;何新云;朱东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 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8例,应用自行设计心理行为调查问卷在入院和出院时评定病人情绪状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步实施心理干预,包括信心树立、心理引导、心理放松、心理干预以及减轻病人身心不良症状,对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躯体化、人际敏感、忧郁、敌对、恐惧、强迫症状、焦虑和偏执在入院时相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各项指标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5),且和入院时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妇科恶心肿瘤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身心伤害,因此在化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好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使患者的躯体化、人际敏感、忧郁、敌对、恐惧、强迫症状、焦虑和偏执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陈北秀;骆爱萍;王少梅;廖粤湘;麦燕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卵巢功能早衰(POF)的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PO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较之西医治疗,中医疗法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FSH、E2指标改善情况更显著;治疗后两组FSH水平均明显降低,E2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中医治疗POF,以辨证论治为主,疗效较好,与西医相较有一定优势,值得深究推广.

    作者:杨俊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置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护理

    置人工气道吸痰在临床护理中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手段.本文以置人工气道患者为研究出发点,主要从吸痰时机的选择、吸痰方式及操作方法、吸痰的其他影响因素等阐述置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护理,介绍吸痰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旨在提高吸痰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脑电双频指数对心肺复苏术后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对心肺复苏术后的预后.方法 收集心肺复苏术后患者35例,根据患者7d生存率分为存活组17例和死亡组.18例.所有患者进入ICU即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健康与慢性疾病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所有患者的动脉氧饱和度进行监测,监测其中25例患者的颅底静脉氧饱和度,脑氧代谢状况取差值来反映.结果 两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双频指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与生理健康与慢性疾病评分也有相关性.结论 持续监测脑电双频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预后.

    作者:伍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1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08年9月~2010年10月期间收入的经过问诊、临床检查以及X线片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例,对以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均有程度不等的髋关节病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其疗效,以患者术后患髋关节疼痛、功能活动范围、异位骨化发生率、假体松动脱位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随访至今,患者髋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髋关节屈、伸、外旋、内旋、外展、内收等功能活动范围均有很大幅度增加,其中屈曲范围为62~101(平均78.1)°,后伸范围为10~20(平均15.3)°度,外旋范围为20~25(平均23.7)°,内旋范围为15~30(平均25)°度,外展范围为20~30(平均24.8)°,内收范围为10~15(平均13.4)°,生活质量得到改善;X线片显示发生移位骨化1例,异位骨化发生率为9.1%,暂无假体松动、脱位,假体松动脱位率暂时为0,有待继续观察.结论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而言,选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可,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骨科推广.

    作者:唐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