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爱萍;李娜
对2009年10月~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27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应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单用缩宫素进行产后出血治疗的276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产妇产下胎儿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研究发现,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患者有着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叠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殷美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1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7例,治疗组101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口服加咽鼓管吹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做鼓室注药,两组均5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4%,治疗组有效率为9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作者:孙宏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尿蛋白定量与晨尿和随机尿白蛋白肌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对24h尿蛋白定量、随机尿ACR、晨尿ACR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尿蛋白平均5.9±2.5g/24h。随机ACR平均585.3±263.4mg/mmol,晨尿ACR平均572.7±251.4mg/mmol,24h尿蛋白定量与随机ACR系数(r=9.123)和晨尿ACR系数(r=0.928)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就子痫前期尿ACR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国内报道不多,且尿蛋白定量与子痫前期晨尿和随机尿的相关性报道不多。本次就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晨尿ACR和随机尿ACR测定有较小差异,且时间相关限制较小,故随机尿ACR临床使用价值更显著,在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梁惠虹;梁燕梅;黄丽云;杜伟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析术前放化疗对改善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I期~III期胃癌患者18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术前A组(同步放化疗组)63例、B组(单纯术前放疗组)64例、C组(直接手术组)58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放疗后肿瘤缩小情况及患者生存率、复发率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肿瘤较术前显著缩小,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相比,A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A、B、C组术后1、3、5年的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B、C组,A组中位生存时间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对胃癌患者应用放化疗同步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洪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6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717解毒合剂口服,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为6天。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717解毒合剂能够有效治疗蝮蛇咬伤。
作者:严张仁;王万春;黄春华;黄港;吴允波;李燕芳;谌莉媚;龚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240例冠心病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和曲美他嗪,比较6个月后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卡维地洛和曲美他嗪提高了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衰的疗效。
作者:任勇;秦震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首次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首次手术的甲状腺良性疾病肿患者76例,按不同术式分为甲状腺全切除术组和次全切除术组,各38例。术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1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χ2=1.871,P>0.05);术后随访1年全切组复发率为5.3%,明显低于次全切组(21.1%)(χ2=7.982,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的首次手术治疗中效果显著,较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术有更低的术后复发率,降低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的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了解三明市三元区妇女更年期健康状况。方法以三明市三元区2012年9月~2013年1月来我院更年期门诊就诊的45~59岁妇女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进行更年期健康症状问卷调查。结果共有106例符合标准进入统计分析。绝经年龄为49.01±3.41岁。 KMI≥15分者占51.89%,发生率从高至低前三位更年期单项症状是骨关节痛肌肉痛(80.03%)、易激动(67.01%)、疲乏(61.82%)。结论三明市三元区妇女51.89%患有更年期综合征。前三位依次是骨关节痛肌肉痛、易激动、疲乏。
作者:刘萌芳;黄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06年3月~2012年10月治疗的80例肺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地戈辛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地戈辛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心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陆德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250ug/h的生长抑素治疗。对两组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和治疗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的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体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愈时间(16.3±3.8)d低于对照组(23.7±7.4)d,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生长抑素进行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用药安全且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训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创清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2.5±8.3min和88.7±12.7min,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30.5±10.2 ml和301.8±80.2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清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好,安全性较高,具有大力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雄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为8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4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或后正中入路行腰椎融合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椎旁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进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两组各30例,分别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术前和术后外周血肌酸磷酸激酶值(CK)。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K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正中入路组。肌间隙入路组与后正中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中,经肌间隙入路手术的效果明显好于经后正中入路手术的效果。该方法对椎旁肌的损伤较小,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低,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李旋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眩晕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治疗,治疗组采用倍他司汀治疗。每日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对眩晕、头晕、不平衡的症状均能有效控制,并能显著改善脑血流量,其毒副作用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晓云;古辉;罗建平;李建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300例心血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都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病情恢复进行比较。结果生活质量的改善,观察组的优良率达到95.33%,对照组优良率达到71.33%,两组有统计学差异。心血管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张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200例行经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8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6%(P<0.05)。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给予精心、全面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够明显帮助患者度过手术危险期,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痊愈出院。
作者:徐爱玉;欧阳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70例特异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健脾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两组均外用凡士林软膏。疗程为4w。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7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7.1%;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3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51.4%,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运用益肺健脾法能够有效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期特异性皮炎。
作者:胡太平;马骏;严张仁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监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UAER和CR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cr、BUN、UAER和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患者Scr、BUN、UAER和CRP监测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周国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择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单一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睡眠情况。结果对照组64.81%患者睡眠障碍得以缓解,观察组90.74%患者睡眠障碍得以缓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是比较有效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何敏;龙菽芬;刘仕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对108例B超确诊药流后有组织物残留并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口服,对照组54例采用缩宫素肌注。治疗7d后复查B超。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5.1%,对照组显效率为55.6%(P<0.01)。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药流后残留是一种安全、经济、无痛苦、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燕子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