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俊
临终关怀是指一种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全面支持和照护.临终关怀不以延长临终病人的生存时间为目的,而以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为宗旨.下面就谈谈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
作者:李兰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甲亢性心脏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意义.方法 对75例甲亢性心脏病人通过个别交谈、集体座谈、发放保健手册等方式提高其对疾病及保健知识的认知.结果 75例患者中,出院后69例坚持合理用药,3例未能按时服药,3例失访.结论 甲亢性心脏病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该病患者的病程均较长,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甲状腺功能的控制情况,即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对治疗的依从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甲亢患者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应普及甲亢的相关知识,充分调动患者在健康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获得自我护理、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程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实施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制定并落实相应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到护理服务全过程中.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和应对能力,解决其对手术的担忧,增加其对手术的信心,融洽了护患关系,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进一步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卢连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疾病的治疗,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正确的诊断,只有诊断正确,才能保证正确治疗.对于医生来说诊断正确是至关重要的,有了正确的诊断,才能有正确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的合理性、正确性、有效性,才能充分的为患者解除疾苦.
作者:王新贵;张海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AMI成为威胁人们的健康的疾病之一,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直接原因.因此,进行溶血栓疗法是治疗AMI的有效方法,用稀释的血栓溶解药物,使闭塞的冠状动脉重新恢复血流,缩小梗塞面积,以挽救频死的心肌.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之间,将该疗法应用与临床,共用尿激酶溶栓36例,现将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高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监护仪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病情较危重、大手术后的病人应用,能使临床医护人员更方便更快捷地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变化,同时监护仪的声光也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了焦虑和不安.医护人员应了解和熟悉监护仪的各种报警,人为故障产生的原因及解除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2001年~2005年我在外三科工作期间经常使用监护仪,常见的故障问题如下.
作者:王露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EB病毒所致的机体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是引起儿童长期发热的主要病因.IM虽然属于良性自限性疾病,但有时会出现一些致死性的并发症.
作者:张峰;李凤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将缺血修饰白蛋白应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方法 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血浆中的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结果以吸光度单位(ABSU)报告.结果 缺血修饰白蛋白正常对照组为x=0.228±0.078、心肌缺血组为x=0.481±0.111,(P<0.01)阳性率(25/33)为75.8%.结论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可作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生化指标.
作者:郑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成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1].本文主要对我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护士配合医生治疗在雾化吸入方面的护理措施,使哮喘急性发作及早得到缓解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
作者:孙严;文艳;赵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曲安奈德40mg、2%利多卡因100mg、维生素C 2.0g、生理盐水20ml骶管内注射,注射后休息40分钟,每7天注射1次,3次为1疗程.结果 165例痊愈66%,总有效率97%.结论 曲安奈德骶管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疗程短、操作简单、不用住院,并且经济,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刘传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泌尿系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肾恶性肿瘤的75%~85%.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肾细胞癌在我国发病率约占成年人恶性肿瘤的1%~3%,国外占3%,是临床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而儿童肾癌发生率非常低.我们收集了延边大学医院2002年~2005年间手术治疗的3例儿童肾细胞癌,结合相关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裴建国;刘旭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测定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和甲胎蛋白(AFP)对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胆石症、慢性肝炎病人的血清标本作为实验组,收集外单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清GPDA值,应用放免γ-计数仪测定各组血清AFP值.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GPDA阳性率74.2%,AFP阳性率67.7%,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PDA、AFP值与体检健康人血清GPDA、AFP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两者联合检测将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相互弥补两者的不足.结论 同时测定血清GPDA、AFP值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率.
作者:邢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面部色斑的形成病因及如何防治.方法 应用300万次超音波及光谱照射进行治疗,每周两次,4周一疗程.结果 临床治疗10例病人,黄褐斑1例,褐色素沉着5例,黑色素沉着2例,黄色素沉着伴有红血丝2例,50%显效,50%治愈.结论 300万次超音波加光谱照射治疗面部色斑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的美容新技术.
作者:商会生;陈志玲;张小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肱骨外髁骨折占全部肘部骨折的10%~15%,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骨折不愈合、肘外翻、尺神经炎等.我院自1996年~2006年共收治儿童肱骨外髁骨折47例,获得随访35例,发现手术组远期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鲍瑞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高血压、脑血管病为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可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管病,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微量元素参与机体的各种代谢,对于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机体内某些微量元素通过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学功能.导致动脉管壁发生退行性的改变,间接引起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微量元素亦可直接参与血压的调节,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安玉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介入诊疗中的X线防护.方法 通过测量不同防护、不同距离下X线辐射剂量大小,了解防护的效果.结果 铅屏风前无任何防护处辐射剂量大,经过第一道防护后辐射剂量已明显减少,两道防护后辐射剂量已只有原来的5%不到;并且距离较远,辐射剂量也较低.结论 多重防护及尽量远距离操作能够减少X线辐射.
作者:高宪媛;吴震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资料,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4年(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一般资料、诊断检测方法及治疗情况.结果 共15例患者,有基础疾病者8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艾滋病(HIV/AIDS)2例,肾病综合征2例,不明原因发热1例,其他6例;有明确鸽子接触史者3例;墨汁染色首次找到隐球菌者7例(7/15),非首次(第2或3次)找到隐球菌者2例(2/15),脑脊液找到隐球菌者6例(6/9)(该病例资料9例送检细胞学),乳胶凝集试验抗原阳性15例(15/15);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1例(1/15).治愈2例,好转7例,死亡或自动出院6例.结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HIV/AIDS增多有关,通过比较分析CM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笔者认为脑脊液细胞学、乳胶凝集实验是快捷便利的早期诊断方法,可先于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唐宇红;郭文利;周莉;饶萍;温天明;陈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脑梗塞是中老年常见的多发病,有很高的致残率,目前该病无特效的治疗措施,主要采用综合措施治疗.康复治疗特别是发病初期的早期康复治疗是该病治疗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使患者大限度地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减轻残疾程度.现将我科对40例因脑梗塞致偏瘫患者的康复情况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对静脉输液减轻疼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临床上用20%的甘露醇高渗溶液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降低颅内压、眼压、利尿[1],十分普遍,但静脉输注甘露醇所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也直接引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现将目前已了解的静脉输注甘露醇致痛的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刘跃贞;隋秀娟;周瑞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自2002年5月~2006年11月,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伟华;王松峰;王鑫;李凯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