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周围组织特点及病理学研究

陈新妹;郭晓琴;张群英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周围组织, 侵润, 分化
摘要: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周围组织的特点,以及对各种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病理改变进行描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已进行病理检查并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其中腺癌34例,鳞癌40例,对所有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切片均采用光镜下使用目镜测微仪器测量其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以及观察不同解剖部位肿瘤、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的浸润范围的病理特点。结果本研究共180张病理切片,其中腺癌77张,鳞癌103张。周围组织侵润范围描述中腺癌和鳞癌的侵润范围均0~1mm,占比例大,分别是35%和57.6%;>4mm所占的比例小,分别是5.2%和3.8%。腺癌与鳞癌在不同解剖学位置与侵润范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与侵润范围关系比较中,腺癌的高/中分化所侵润的范围较低分化范围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的周围组织侵润范围较鳞癌广泛,腺癌的分化与侵润范围有一定关系,鳞癌的侵润范围较为集中。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肝郁气滞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对肝气郁滞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采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选取收治的100例肝郁气滞型IBS-C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治疗,统计两组症状积分状况。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在治疗肝郁气滞型IBS-C时采用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总治愈率与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鲍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在完成治疗后,调查所有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明显高,并且执行手术时,观察组仅有1名患者出现风险,在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上,观察组的满意度超过了95%。将风险管理应用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可以使护理风险率得到极大的降低,并有助于使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选取收治的3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血酮转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的差异。观察组血糖达标、血酮转阴和尿酮转阴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更快、更有效地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王家松;刘安秀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2例疗效观察

    选取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等。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6%、91.9%;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单纯推拿治疗相比,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缓解肩周疼痛,提高肩周关节活动度。

    作者:邹越彬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薰洗按摩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观察薰洗按摩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骨科门诊4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薰洗按摩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作为试验组,同期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跟踪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达9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薰洗按摩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好,易于掌握,经济实用,功能恢复好。

    作者:傅国彦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36例临床分析

    分析临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特点,并探讨其引发原因及注意事项。选取36例临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并对患者一般资料、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用药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60岁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44.4%,其主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损伤;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刘堂正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救治的方法和效果,并分析其发病原因。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00例,临床症状、体征检查和辅助检查后进行急救诊治,比较治疗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值,分析急救诊治疗效。结果经急诊救治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及时有效的急救方法能够更好地救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曲美他嗪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疗效研究

    评估曲美他嗪对慢性肾衰竭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选择慢性肾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予以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并观察随访12w。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脑钠肽、心功能改善标准、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心超各参数的测定等。结果接受曲美他嗪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DS较治疗前缩小,LVEF较治疗前增加,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高敏C反应蛋白有所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使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有显著性改善,同时可使LVEDD、LVEDS缩小、LVEF增加、血清hs-CRP、血浆BNP浓度降低。

    作者:万峻宏;林娜;齐玉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常因各种因素在工作中承受较大压力,其身心健康由此受到较大危害,专业护理工作质量也受到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压力源进行分析,并给出针对性防范策略。其中主要包括工作环境的改善、职业防范意识的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自我调节、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推行以及社会支持的加强等。

    作者:温金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眼急性视神经炎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因“双眼眼痛伴视力骤降1月余”于2012年2月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转动痛,视力由1.0下降至0.3,当即到某省级医院就诊并住院,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住院2w后,视力稍提高(右0.4,左0.6)出院,但眼痛症状始终未见任何缓解。出院后2w,停用糖皮质激素,仍感双眼深部疼痛致夜间无法入睡,为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入住我科。检查:Vod0.4,Vos0.6,双眼瞳孔对光反射稍迟钝,玻璃体絮状混浊,视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右眼尤甚,右侧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灰白水肿,双眼视网膜静脉稍迂曲,中心凹反光弱,眼底未见出血、渗出等异常。FFA:双眼视乳头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晚期荧光素着染。视野:双眼生理盲点明显扩大,视敏度下降;眼电生理:P100波幅值下降;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曾于外院行眼眶及颅脑CT、MRI 检查,均未见异常。伴见口干、梦多易醒、舌质红、苔薄腻、脉细弦。入院西医诊断双眼急性视神经炎,中医诊断暴盲,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目络瘀滞。入院后,予疏血通注射液6ml+注射用炎琥宁400mg+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20mg静滴,1次/d,口服院内复方光明胶囊4粒,tid,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9000au,1次/隔日治疗,同时予服用中药汤剂六味地黄汤合三仁汤加减方(生地黄10g,山茱萸10g,山药20g,炒泽泻10g,茯苓20g,薏苡仁15g,白术10g,杏仁10g,蔻仁6g(后下),陈皮10g,炒厚朴10g,法夏10g,葛根15g,丹参15g,川芎10g,大血藤15g,鸡血藤15g,当归15g,白芍15g,夏枯草15g,炒黄柏10g,甘草6g)治疗,水煎服,1剂/d;予双侧肝、脾、肾、胆俞穴位贴敷治疗(1次/d)及眼部中药封包治疗(2次/d)。5d后,患者视力提高至右眼0.7、左眼1.0,眼痛症状明显减轻,眼底检查发现左眼视乳头水肿减轻,边界稍模糊,右眼视乳头水肿仍较明显,但视网膜水肿消退。继续巩固治疗至住院第20d,患者视力恢复至双眼1.0,左眼视乳头水肿完全消退,右眼视乳头轻度水肿,边界稍模糊,双眼视网膜静脉迂曲消失,中心凹反光可见,双眼胀痛症状完全消失。 FFA、视野、眼电生理检查结果均明显较入院时改善。经积极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视力恢复正常,出院带药继续巩固治疗。

    作者:马素红;彭华;曹颖颖;吴永春;张昆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以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10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较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邱建辉;肖锦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收治的98例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大剂量纳洛酮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综合各指标判断大剂量纳洛酮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均有所恢复,其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AAMD与MMSE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差异显著。大剂量纳洛酮在可一定程度上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国浩;黄祖华;黄锦洲;吴启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治疗84例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并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12.5mg/次,2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25mg/次,2次/d,治疗12w后对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及激素水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缩小,且观察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SH、LH、E2和P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和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有良好的疗效,且小剂量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苏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气肿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为72.9%,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肺部X线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用于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有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地西泮静脉注射疗法治疗小儿热性惊厥52例临床观察

    我院热性小儿惊厥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施行地西泮静脉注射,对照组仅实施苯巴比妥钠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复发情况。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患儿复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热性小儿惊厥实施地西泮静脉注射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温针灸、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选取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及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JOA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温针灸、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谭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选取14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军华;钟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胃达喜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探讨胃达喜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收治的7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即胃达喜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组与对照组即单独使用埃索美拉唑组,均为39例,均行5w疗程。两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4.98%,对照组为76.92%,对照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疗效显然更佳。两组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单独使用埃索美拉唑,联合使用胃达喜与埃索美拉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复发率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屈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突眼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甲亢突眼患者72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突眼程度及视力检查情况等。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突眼程度及视力检查情况均都明显优于治疗前,而中西医结合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突眼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突眼症状,恢复视力,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邢孔邦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68例临床分析

    晚期胃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8.24%(30/34),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1.76%(21/34),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2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恶心呕吐4例,腹泻3例,骨髓抑制1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不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还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麒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