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2例疗效观察

邹越彬

关键词:温针灸, 推拿, 肩周炎
摘要:选取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等。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6%、91.9%;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单纯推拿治疗相比,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缓解肩周疼痛,提高肩周关节活动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68例临床分析

    晚期胃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8.24%(30/34),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1.76%(21/34),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2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恶心呕吐4例,腹泻3例,骨髓抑制1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不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还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麒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治疗84例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并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12.5mg/次,2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25mg/次,2次/d,治疗12w后对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及激素水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缩小,且观察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SH、LH、E2和P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和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有良好的疗效,且小剂量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苏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静吸复合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行静吸复合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术后A组患者静脉注射4mg昂丹司琼,B组患者静脉注射8mg昂丹司琼,C组患者静脉注射4mg昂丹司琼和5mg地塞米松,观察术后24h各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仅B组7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腹痛、头疼等不良反应。采取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静吸复合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恶心呕吐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蔡小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替硝唑与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

    将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硝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观察组治疗3d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2%,两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组临床复发率为5.88%(2/34),对照组临床复发率为23.53%(8/34),两组临床复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应用奥硝唑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

    作者:洪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米力农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结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治疗,结合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米力农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胡翔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与丙卡特罗联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两组均4w为1疗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与丙卡特罗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作者:何文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研究

    对我院儿科90例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其使用情况。本研究中,61例患儿使用抗菌药物,占67.8%,其中50%以上患儿联合应用抗菌药物;6例患儿进行细菌培养,送检率为9.8%;22例患儿出院带药且带药剂量为3d。当前医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部分地区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对其进行正当管理,大程度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作者:黄振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A组与B组各80例。A组患者给予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进行治疗,B组患者单纯给予更昔洛韦进行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3.7%,A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其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阎承芳;吕洋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研究

    选择40例人流患者,使用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并与40例单纯丙泊酚麻醉的人流患者比较(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和血氧下降的比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无痛人流中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以更好的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术期安全。

    作者:黄林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并探讨用药的合理性。选取我院收治的2752例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进而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并探讨用药的合理性。所得菌株中革兰阴性菌736株,占76.27%;革兰阳性菌98株,占10.16%;真菌131株,占13.57%。革兰阴性菌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氨苄西林及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同菌种的耐药性存在显著差异,在采用抗菌药治疗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时应不断监测抗生素的耐药性,对极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要合理使用,从而使临床用药更加规范化。

    作者:徐永强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在疾病急性期均给予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在非急性期不给予特殊治疗,观察组患儿在非急性期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两组患儿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的6月末空腹采静脉血,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免疫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CD3、CD4、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血CD3、CD4、CD4/CD8略有升高,CD8略有降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血CD3、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年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升高,CD8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可显著提高患儿的免疫水平,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仕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度(SAS)、抑郁度(SDS)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气肿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为72.9%,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肺部X线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用于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有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康复护理研究。观察组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疗效评价平均得分和才藤氏吞咽障碍分级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报道

    1病例报告患者,男,73岁,因“言语不清、双下肢力弱”1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感双下肢力弱,走路踩棉花感,白天与夜间走路无明显不同,有时感头晕。病程中无视物旋转,无耳鸣、听力减退,无进食呛咳,无肢体麻木、尿便障碍等症状。追问患者近3年来反复出现颜面部水肿,以双眼睑为著,持续2~3个月可好转,未诊治。查体:心率50次/min,血压140/100mmHg。双眼睑水肿,口唇增厚。四肢皮肤增厚,散在白斑。心律齐,心音低钝。神经系统:神志清楚,言语稍欠流利,颅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5-级,四肢腱反射对称正常,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感觉系统及共济运动检查正常。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生化:ALT 55U/L,AST 130U/L,LDH828U/L,HB-DH 732U/L, C K 10090U/L,Cr 126umol/L,TG 2.49mmol/L, Chol 7.55mmol/L,LDL 5.53mmol/L,CKMB 143.1U/L,均高于正常。甲状腺功能:TT30.15ng/ml,TT42.50ng/ml,FT30.56pg/ml, FT40.100ng/dl,均低于正常,TSH>100.0miu/dl。甲状腺抗体三项:甲状腺球蛋白抗体85.4%,甲状腺微粒体抗体48.5%,两者均高于正常,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阴性。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弥漫不均质改变。头颅核磁: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多发腔隙性梗塞灶。肌电图:未见异常。

    作者:于洁;周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胸腔镜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的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均采取胸腔镜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常规放置闭式胸腔引流管;对照组患者均采取经胸骨正中切开术切除肿瘤,部分患者还加行肺楔形切除术。结果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采取经胸骨正中切开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等安全可靠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震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肝郁气滞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对肝气郁滞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采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选取收治的100例肝郁气滞型IBS-C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治疗,统计两组症状积分状况。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在治疗肝郁气滞型IBS-C时采用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总治愈率与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鲍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选取14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军华;钟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奥美拉唑联合达喜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疗效观察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将120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奥美拉唑组)、B组(达喜组)和 C 组(联合组)三组40例。第1w,三组均给予常规根除三联治疗;第2~6w,A 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口服;B 组给予达喜1g,3次/d,饭后口服;C 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口服。同时给予达喜1g,3次/d,饭后口服。6w后,三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C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的改善优于A组、B组。奥美拉唑联合达喜比两药单独使用效果更好,能够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消退,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老年性脓胸1例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76岁,以“咳嗽伴右下胸痛、发热11h”入院。入院前11h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黄粘痰,无痰血,伴有右下胸持续性钝痛,深呼吸或咳嗽后加剧,感发热,盗汗,胸闷、气喘、心慌,活动后加重,夜间尚能平卧。既往30年前患右肺结核,正规治疗后治愈。入院查体:体温:38.7℃,脉搏:84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00/60mmHg。精神差,急性病容,口唇发绀。胸廓无畸形,右肺呼吸动度下降,触觉语颤减弱,下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粗,两下肺可闻及吸气相湿啰音。心界不大,律齐,心音低,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胸部及上腹部CT示右肺纤维化伴感染,肺大泡,右侧胸腔积液伴右肺萎缩不张;左肺下叶炎症。右肾囊肿。血常规示:白细胞19.0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0.74%、中性粒细胞数17.28×109/L、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生化示:白蛋白27.7g/L。血气示:PH值7.49、氧分压51.70mmHg、二氧化碳分压29.20mmHg、氧饱和度89.90%。入院后初步诊断:双侧肺炎伴右侧胸腔积液(性质待定),Ⅰ型呼吸衰竭。给予吸氧、头胞哌酮舒巴坦(舒普深)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氨溴索祛痰、多索茶碱舒张支气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胸部超声定位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不宜穿刺,入院第3d,患者胸痛症状减轻,但仍有发热,体温高38.5℃,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9.5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1.54%。胸部超声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中量)左侧(少量),遂行胸腔穿刺术,抽出深黄色胸水600ml,行胸水检查提示渗出液(有核细胞计数7000×106/L,中性粒细胞比率70%、淋巴细胞比率25%、乳酸脱氢酶3051.98IU/L、腺苷酸脱氨酶26.50U/L),胸水癌胚抗原、脱落细胞检查阴性,培养阴性。第5d复查胸部超声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中量)左侧(少量),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当天引流出深黄色胸水720ml,再次胸水检查仍提示渗出液(有核细胞计数7000×106/L,中性粒细胞比率80%、淋巴细胞比率10%、乳酸脱氢酶3816.71IU/L、腺苷酸脱氨酶41.29U/L、胸水TB-DNA阴性),胸水癌胚抗原、脱落细胞检查阴性,培养阴性。遂经验性调整抗生素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继续抗炎,第7d体温正常,复查血象正常,复查胸部超声示右侧胸腔积液内可见大量分隔光带,遂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20万U以减少胸膜粘连,次日复查B超示分隔光带基本消失,请外科行粗管胸膜腔闭式引流,并反复使用生理盐水行胸腔灌洗,1w后引流液明显减少拔管出院。

    作者:郭春丽;宁红娟;许文景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