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玲;原向军
选取我院收治的MP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9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30例患儿以抗生素治疗,B组30例患儿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C组30例患儿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三组患儿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C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快,B组其次,A组慢(P<0.05)。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 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C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P<0.05)。相比于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与抗过敏药物,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可有效减少治疗时间;在抗过敏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可提高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郑霞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肝气郁滞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采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选取收治的100例肝郁气滞型IBS-C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治疗,统计两组症状积分状况。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在治疗肝郁气滞型IBS-C时采用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总治愈率与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鲍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与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息肉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以鼻内镜手术治疗,试验组40例患者以糖皮质激素与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多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糖皮质激素与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周美英;傅明;康喜讯;吴国谦 刊期: 2013年第19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因“双眼眼痛伴视力骤降1月余”于2012年2月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转动痛,视力由1.0下降至0.3,当即到某省级医院就诊并住院,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住院2w后,视力稍提高(右0.4,左0.6)出院,但眼痛症状始终未见任何缓解。出院后2w,停用糖皮质激素,仍感双眼深部疼痛致夜间无法入睡,为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入住我科。检查:Vod0.4,Vos0.6,双眼瞳孔对光反射稍迟钝,玻璃体絮状混浊,视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右眼尤甚,右侧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灰白水肿,双眼视网膜静脉稍迂曲,中心凹反光弱,眼底未见出血、渗出等异常。FFA:双眼视乳头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晚期荧光素着染。视野:双眼生理盲点明显扩大,视敏度下降;眼电生理:P100波幅值下降;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曾于外院行眼眶及颅脑CT、MRI 检查,均未见异常。伴见口干、梦多易醒、舌质红、苔薄腻、脉细弦。入院西医诊断双眼急性视神经炎,中医诊断暴盲,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目络瘀滞。入院后,予疏血通注射液6ml+注射用炎琥宁400mg+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20mg静滴,1次/d,口服院内复方光明胶囊4粒,tid,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9000au,1次/隔日治疗,同时予服用中药汤剂六味地黄汤合三仁汤加减方(生地黄10g,山茱萸10g,山药20g,炒泽泻10g,茯苓20g,薏苡仁15g,白术10g,杏仁10g,蔻仁6g(后下),陈皮10g,炒厚朴10g,法夏10g,葛根15g,丹参15g,川芎10g,大血藤15g,鸡血藤15g,当归15g,白芍15g,夏枯草15g,炒黄柏10g,甘草6g)治疗,水煎服,1剂/d;予双侧肝、脾、肾、胆俞穴位贴敷治疗(1次/d)及眼部中药封包治疗(2次/d)。5d后,患者视力提高至右眼0.7、左眼1.0,眼痛症状明显减轻,眼底检查发现左眼视乳头水肿减轻,边界稍模糊,右眼视乳头水肿仍较明显,但视网膜水肿消退。继续巩固治疗至住院第20d,患者视力恢复至双眼1.0,左眼视乳头水肿完全消退,右眼视乳头轻度水肿,边界稍模糊,双眼视网膜静脉迂曲消失,中心凹反光可见,双眼胀痛症状完全消失。 FFA、视野、眼电生理检查结果均明显较入院时改善。经积极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视力恢复正常,出院带药继续巩固治疗。
作者:马素红;彭华;曹颖颖;吴永春;张昆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临床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在疾病急性期均给予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在非急性期不给予特殊治疗,观察组患儿在非急性期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两组患儿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的6月末空腹采静脉血,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免疫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CD3、CD4、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血CD3、CD4、CD4/CD8略有升高,CD8略有降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血CD3、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年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升高,CD8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可显著提高患儿的免疫水平,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仕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分析临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特点,并探讨其引发原因及注意事项。选取36例临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并对患者一般资料、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用药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60岁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44.4%,其主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损伤;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刘堂正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结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治疗,结合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米力农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胡翔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收集我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且初次选用贺普丁口服抗病毒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42例,口服贺普丁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护理;试验组38例,口服贺普丁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护理+心理护理,追踪心理护理、随访一年半;心理护理包括认知指导、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对患者坚持按时服药、规律足疗程用药、心理负担等依从性指标的分析比较,同时比较依从性与HBVDNA阴转、YMDD变异情况的关系,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对口服贺普丁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避免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不按时用药、不规律、足疗程用药,甚至擅自停药,大限度的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充分的获得贺普丁抗病毒治疗的治疗收益。
作者:张珍;炉军;彭晓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本组病例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包括用药不当、操作不当、患者个体差异等。引起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多样,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洪梦婕;施勉;吴友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均治疗8w。研究组从第4w后SBP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2w之后,DBP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P值均不同程度下降,而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硝酸脂类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性高压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收缩压与脉压,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达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3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髓核摘除并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2年,观察其腰腿痛、VAS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腰腿痛评价标准,优74例,良7例,差12例,优良率为87.1%,但随访期间症状复发率达20.4%。结论对于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采用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但远期椎体易丢失稳定性,应当针对该群体的特殊性,从而降低复发率。
作者:卢林俊;刘建平;熊英辉;贝抗胜;吴礼杨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随机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有保留生育要求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腹腔镜保守手术组)与试验组(腹腔镜加用甲氨蝶呤组)各30例,对比分析其疗效。手术后第7、12d试验组患者血β-HC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β-HCG含量减少至正常所需时间也明显较对照组短;试验组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也明显较对照组低。甲氨蝶呤的使用,能有效降低腹腔镜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加快患者血β-HCG值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练梦南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择40例人流患者,使用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并与40例单纯丙泊酚麻醉的人流患者比较(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和血氧下降的比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无痛人流中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以更好的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术期安全。
作者:黄林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将收治的80例哮喘患儿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较好,其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白普勋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并与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研究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09、3.98,P<0.05)。治疗后,研究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8.22,P<0.05)。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易于接受。
作者:陈涵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探讨呼吸道传染病对于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城镇呼吸道传染病情况的分析,对本城镇存在的呼吸道传染病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呼吸道传染病特点以及防控措施等。重点论述呼吸道传染病在城镇暴发的可能和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后提出关于如何预防和控制的对策,从而实现保障城镇居民的健康,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卫兵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自拟消脂方和甘利欣胶囊、护肝片口服。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化学指标、肝脏B超的变化,临床疗效判断。疗程为2个月。治疗组的疗效(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82.5%),两组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拟消脂方能有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
作者:刘素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度(SAS)、抑郁度(SDS)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其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措施。评估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护理组心率、收缩压、心绞痛及住院时间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
作者:刘东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miR-26a、C-erBb-2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黏膜标本中 miR-26a的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黏膜标本中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胃癌组织中miR-26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P<0.05);胃癌组织中 C-erBb-2蛋白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2)胃癌组织中 miR-26a的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分期有关(P<0.05);胃癌中C-erBb-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3)胃癌组织中miR-26a相对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中 C-erBb-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miR-26a和C-erBb-2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miR-26a可能为胃癌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新靶标。
作者:陈刚;王芬;仇玮;沈志力;周荣平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