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王芬;仇玮;沈志力;周荣平
观察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将64例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硫酸镁为治疗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治疗为对照组。对腹泻次数、副反应比较做出判断。治疗组腹泻次数、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洪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推拿结合仰卧位牵引治疗组(治疗组)46例和推拿结合坐位牵引治疗组(对照组)45例。综合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症状与体征观察结果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疗效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7.8%,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与体征观察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推拿结合仰卧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董桦;骆雄飞;孙庆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气肿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为72.9%,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肺部X线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用于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有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将5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1ml与盐酸氨溴索7.5mg,加生理盐水至3ml,对照组盐酸氨溴索7.5mg,加生理盐水3ml,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15min/次,疗程3~5d,对比联合治疗疗效。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及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布地奈德雾化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可以作为新生儿肺炎辅助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之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择普外科实施手术的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和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经过护理改善程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陆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甲亢突眼患者72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突眼程度及视力检查情况等。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突眼程度及视力检查情况均都明显优于治疗前,而中西医结合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突眼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突眼症状,恢复视力,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邢孔邦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我院热性小儿惊厥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施行地西泮静脉注射,对照组仅实施苯巴比妥钠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复发情况。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患儿复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热性小儿惊厥实施地西泮静脉注射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等。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6%、91.9%;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单纯推拿治疗相比,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缓解肩周疼痛,提高肩周关节活动度。
作者:邹越彬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康复护理研究。观察组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疗效评价平均得分和才藤氏吞咽障碍分级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结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治疗,结合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米力农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胡翔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随机选取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66例,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和分析。66例患者在用药4d后,其心率呈现明显减慢的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58例,总有效率为87.88%;治疗48h后,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63例,总有效率为95.45%。出现不良反应5例,经过治疗后均好转。在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胺碘酮,其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涯中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均治疗8w。研究组从第4w后SBP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2w之后,DBP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P值均不同程度下降,而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硝酸脂类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性高压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收缩压与脉压,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达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我院儿科90例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其使用情况。本研究中,61例患儿使用抗菌药物,占67.8%,其中50%以上患儿联合应用抗菌药物;6例患儿进行细菌培养,送检率为9.8%;22例患儿出院带药且带药剂量为3d。当前医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部分地区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对其进行正当管理,大程度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作者:黄振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研究MRI对股骨颈骨折(TF)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ONFH)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2月~2012年3月共计86例共86髋患者被确诊为TF术后合并ONFH。分别于术后不同时期进行MRI以及X线片检查,对比诊断敏感性及随时间变化的ONFH进展情况。结果 MRI检查在3个月内敏感性为17.44%(15/86),4~6个月敏感性为19.77%(17/86),7~9个月敏感性为26.74%(23/86),10~12个月敏感性为18.60%(16/86),均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的6.98%(6/86)、8.14%(7/86)、13.95%(12/86)、8.14%(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RI检查与X线片检查在13个月以上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变化,TF术后合并ONFH在MRI检查过程中,发现放射前期的平均时间为7.64±4.29个月,发现其塌陷前的平均时间为15.88±7.74个月,发现塌陷期的平均时间为17.61±11.68个月,发现骨关节炎期的平均时间为17.64±12.59个月。结论 TF病患术后3个月内即可实施常规MRI检查,以排除并发有ONFH可能。在术后12个月内MRI诊断价值显著高于X线片,即MRI应用于早期ONFH作用十分明显,但进入Ⅳ期后,X线片诊断结果基本接近MRI,因此亦可加以选用。
作者:罗凌云;刘亚龙;杜定学;曾本强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的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均采取胸腔镜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常规放置闭式胸腔引流管;对照组患者均采取经胸骨正中切开术切除肿瘤,部分患者还加行肺楔形切除术。结果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采取经胸骨正中切开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等安全可靠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震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择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患者11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西洛他唑组和舒血宁组各5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胸痛症状减轻、ST段好转)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西洛他唑组治疗后显效率(70.7%)明显高于舒血宁注射液组(51.7%),无效率(5.2%)明显低于舒血宁组(17.2%),总并发症率(17.1%)显著低于舒血宁注射液组(39.7%)。西洛他唑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首选药物,推荐应用。
作者:刘杰强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miR-26a、C-erBb-2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黏膜标本中 miR-26a的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黏膜标本中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胃癌组织中miR-26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P<0.05);胃癌组织中 C-erBb-2蛋白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2)胃癌组织中 miR-26a的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分期有关(P<0.05);胃癌中C-erBb-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3)胃癌组织中miR-26a相对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中 C-erBb-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miR-26a和C-erBb-2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miR-26a可能为胃癌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新靶标。
作者:陈刚;王芬;仇玮;沈志力;周荣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4月呼吸科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降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04~0.08mg/(kg·h)静脉滴注治疗,以7d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比治疗效果。治疗组总起效率为93.33%,常规组总起效率为77.7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5.56%。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纳洛酮在治疗小儿肺炎中具有起效时间快、治疗效果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宁宁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痰热清联合静脉推注山莨菪碱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并发症率为15%,对照组总并发症率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腹泻应用痰热清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并发症率低。
作者:谢勇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本组病例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包括用药不当、操作不当、患者个体差异等。引起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多样,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洪梦婕;施勉;吴友云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