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玲
对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采取口服二甲双胍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注射高纯度促卵泡激素的方法治疗,比较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显著;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不显著。二甲双胍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发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析。122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均痊愈出院,术后3~6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对LC患者进行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前提及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乐飞琳;黎玮 刊期: 2013年第19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61岁,因“头晕、恶心1d”于2013年5月16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界不大,心率72次/min,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专科查体:神志清楚,高级中枢功能检查正常。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全身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共济运动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Romberg征阳性。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2013年5月17日脑电地形图示:顶枕区优势前移,各导联混有较多同等波幅6~7C/S θ波,轻度异常脑电地形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示:左耳Ⅰ、Ⅲ波潜伏时延长,Ⅴ波潜伏时及各波间差正常;右耳Ⅴ波潜伏时延长,Ⅰ~Ⅴ波间差增大,双耳 ABR 异常;2013年5月16日头颅CT 示:后纵裂池密度稍高,建议酌情复查;2013年5月22日头颈部CTA示:(1)右侧颈内动脉未见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分支,而是形成血管网,右侧大脑后动脉向右侧基底节区形成血管网,考虑发育畸形可能,建议DSA进一步检查;(2)左侧大脑前动脉延续后发出右侧大脑前动脉,考虑发育变异;(3)右侧颞顶叶皮层裂隙状低密度影,建议MRI检查;2013年5月27日9时50分~10时35分在局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所见:动脉期:双侧大脑前后动脉及分支血管走行自然粗细均匀,双侧大脑中动脉消失,供血区域出现异常血管网,静脉期及窦期均未见异常;左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小脑前下、后下、小脑上动脉走形自然、粗细均匀,静脉期及窦期均未见异常。诊断:双侧烟雾病。术中病人无明显不适,术毕安返病房。局部压迫止血,于2013年5月28日11时解除绷带,未诉特殊不适,1min后忽然出现面色苍白、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随后呼之不应。查体:血压95/61mmHg,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未触及包块。双下肢无水肿。神经专科查体:意识模糊,高级中枢功能检查不合作。颅神经检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正常。四肢肌力不合作,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考虑为迷走神经反射所致,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补液等对症治疗,约15min后患者意识转清,症状逐渐好转。
作者:宋艳玲;原向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因“双眼眼痛伴视力骤降1月余”于2012年2月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转动痛,视力由1.0下降至0.3,当即到某省级医院就诊并住院,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住院2w后,视力稍提高(右0.4,左0.6)出院,但眼痛症状始终未见任何缓解。出院后2w,停用糖皮质激素,仍感双眼深部疼痛致夜间无法入睡,为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入住我科。检查:Vod0.4,Vos0.6,双眼瞳孔对光反射稍迟钝,玻璃体絮状混浊,视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右眼尤甚,右侧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灰白水肿,双眼视网膜静脉稍迂曲,中心凹反光弱,眼底未见出血、渗出等异常。FFA:双眼视乳头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晚期荧光素着染。视野:双眼生理盲点明显扩大,视敏度下降;眼电生理:P100波幅值下降;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曾于外院行眼眶及颅脑CT、MRI 检查,均未见异常。伴见口干、梦多易醒、舌质红、苔薄腻、脉细弦。入院西医诊断双眼急性视神经炎,中医诊断暴盲,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目络瘀滞。入院后,予疏血通注射液6ml+注射用炎琥宁400mg+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20mg静滴,1次/d,口服院内复方光明胶囊4粒,tid,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9000au,1次/隔日治疗,同时予服用中药汤剂六味地黄汤合三仁汤加减方(生地黄10g,山茱萸10g,山药20g,炒泽泻10g,茯苓20g,薏苡仁15g,白术10g,杏仁10g,蔻仁6g(后下),陈皮10g,炒厚朴10g,法夏10g,葛根15g,丹参15g,川芎10g,大血藤15g,鸡血藤15g,当归15g,白芍15g,夏枯草15g,炒黄柏10g,甘草6g)治疗,水煎服,1剂/d;予双侧肝、脾、肾、胆俞穴位贴敷治疗(1次/d)及眼部中药封包治疗(2次/d)。5d后,患者视力提高至右眼0.7、左眼1.0,眼痛症状明显减轻,眼底检查发现左眼视乳头水肿减轻,边界稍模糊,右眼视乳头水肿仍较明显,但视网膜水肿消退。继续巩固治疗至住院第20d,患者视力恢复至双眼1.0,左眼视乳头水肿完全消退,右眼视乳头轻度水肿,边界稍模糊,双眼视网膜静脉迂曲消失,中心凹反光可见,双眼胀痛症状完全消失。 FFA、视野、眼电生理检查结果均明显较入院时改善。经积极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视力恢复正常,出院带药继续巩固治疗。
作者:马素红;彭华;曹颖颖;吴永春;张昆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两组比较,对照组76例经常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7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酚妥拉明并多巴胺治疗,总有效率为95.9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酚妥拉明并多巴胺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永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35岁,因发现发现右乳肿物10年增长迅速,5月入院。查体:双侧乳房对称,乳房发育一般,乳头、乳晕未见糜烂、溃疡及湿疹,皮肤无橘皮样变,无酒窝征,右乳内下象限可见局部隆起肿物,表面皮肤鲜红,直径约4cm,质硬,边界欠清,无压痛,左侧乳腺未触及肿块,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乳腺彩超示:右侧乳腺实囊混合性肿块(乳腺癌并部分坏死可能)。右侧腋窝淋巴结可见。行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示:浸润性癌,结合免疫组化,符合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ER(-),PR(-),C-erbB-2(+++),CK5(+),P63(+),34βE12(+),CK7(-),患者行胸片、彩超检查未见异常,因患者肿块较大,乳腺发育一般,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伤口难以缝合,遂给予TCH(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方案新辅助化疗4周期后肿块突出皮肤表面部分回缩,连续乳腺彩超检查示乳腺肿块大小稳定,但血流信号较前明显减小,之后于2012年2月25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术后病理示:右乳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伴坏死,皮肤及基底切缘干净,淋巴结未见转移(右腋窝淋巴结0/25,胸大小肌间淋巴结0/6,右胸小肌内侧淋巴结0/6)。免疫组化示:EGFR弱(+),ER(-)PR(-), Ki-67:70%(+), CK5(+),CK7(-), CK8/18(-), C-erBr-2:3+术后分期:T2N2M0I-IIA期,术后行2周期TCH方案化疗后行放疗并持续应用曲妥珠单抗1年,患者目前一般情况可,行肿瘤标志物、腹部B超、乳腺彩超、骨ECT、胸部CT提示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征象。
作者:汤鹏;刘海英;王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73岁,因“言语不清、双下肢力弱”1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感双下肢力弱,走路踩棉花感,白天与夜间走路无明显不同,有时感头晕。病程中无视物旋转,无耳鸣、听力减退,无进食呛咳,无肢体麻木、尿便障碍等症状。追问患者近3年来反复出现颜面部水肿,以双眼睑为著,持续2~3个月可好转,未诊治。查体:心率50次/min,血压140/100mmHg。双眼睑水肿,口唇增厚。四肢皮肤增厚,散在白斑。心律齐,心音低钝。神经系统:神志清楚,言语稍欠流利,颅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5-级,四肢腱反射对称正常,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感觉系统及共济运动检查正常。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生化:ALT 55U/L,AST 130U/L,LDH828U/L,HB-DH 732U/L, C K 10090U/L,Cr 126umol/L,TG 2.49mmol/L, Chol 7.55mmol/L,LDL 5.53mmol/L,CKMB 143.1U/L,均高于正常。甲状腺功能:TT30.15ng/ml,TT42.50ng/ml,FT30.56pg/ml, FT40.100ng/dl,均低于正常,TSH>100.0miu/dl。甲状腺抗体三项:甲状腺球蛋白抗体85.4%,甲状腺微粒体抗体48.5%,两者均高于正常,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阴性。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弥漫不均质改变。头颅核磁: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多发腔隙性梗塞灶。肌电图:未见异常。
作者:于洁;周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60例资料。观察组患者麻醉后VAS评分结果均值为3.2±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麻醉效果等级达到0级的4例(13.3%),麻醉等级达到1级的6例(20.0%),麻醉等级为2级的15例(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开胸手术后患者镇痛中具有满意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收治的确诊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抗凝组、联合组及对照组。抗凝组30例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肝素、奥扎格雷钠及银杏达莫进行治疗;联合组30例患者在抗凝组的基础再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则采用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及银杏达莫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抗凝组及对照组好(P<0.05)。采用阿司匹林、依达拉奉及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脑梗死进行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志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重度患者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收治的8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在临床常规处理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阿托品化出现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清醒时间、住院时间等,同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阿托品用量、阿托品化出现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的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饶正莲;黄冬凤;杨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配合孕三烯酮或GnRH-α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收治的1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全部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后其中34例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设为孕三烯酮组;34例给予GnRH-α治疗,设为GnRH-α组;另34例不给任何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结果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给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孕三烯酮组、GnRH-α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α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孕三烯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三烯酮组不良反应率为41.18%(14/34),GnRH-α组为8.82%(3/34),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三烯酮或GnRH-α均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的复发,提高临床疗效。两种药物比较,GnRH-α具有更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用药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华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观察薰洗按摩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骨科门诊4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薰洗按摩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作为试验组,同期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跟踪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达9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薰洗按摩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好,易于掌握,经济实用,功能恢复好。
作者:傅国彦 刊期: 2013年第19期
评估曲美他嗪对慢性肾衰竭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选择慢性肾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予以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并观察随访12w。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脑钠肽、心功能改善标准、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心超各参数的测定等。结果接受曲美他嗪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DS较治疗前缩小,LVEF较治疗前增加,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高敏C反应蛋白有所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使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有显著性改善,同时可使LVEDD、LVEDS缩小、LVEF增加、血清hs-CRP、血浆BNP浓度降低。
作者:万峻宏;林娜;齐玉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气肿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为72.9%,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肺部X线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用于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有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及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JOA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温针灸、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谭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患者,男,76岁,以“咳嗽伴右下胸痛、发热11h”入院。入院前11h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黄粘痰,无痰血,伴有右下胸持续性钝痛,深呼吸或咳嗽后加剧,感发热,盗汗,胸闷、气喘、心慌,活动后加重,夜间尚能平卧。既往30年前患右肺结核,正规治疗后治愈。入院查体:体温:38.7℃,脉搏:84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00/60mmHg。精神差,急性病容,口唇发绀。胸廓无畸形,右肺呼吸动度下降,触觉语颤减弱,下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粗,两下肺可闻及吸气相湿啰音。心界不大,律齐,心音低,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胸部及上腹部CT示右肺纤维化伴感染,肺大泡,右侧胸腔积液伴右肺萎缩不张;左肺下叶炎症。右肾囊肿。血常规示:白细胞19.0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0.74%、中性粒细胞数17.28×109/L、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生化示:白蛋白27.7g/L。血气示:PH值7.49、氧分压51.70mmHg、二氧化碳分压29.20mmHg、氧饱和度89.90%。入院后初步诊断:双侧肺炎伴右侧胸腔积液(性质待定),Ⅰ型呼吸衰竭。给予吸氧、头胞哌酮舒巴坦(舒普深)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氨溴索祛痰、多索茶碱舒张支气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胸部超声定位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不宜穿刺,入院第3d,患者胸痛症状减轻,但仍有发热,体温高38.5℃,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9.5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1.54%。胸部超声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中量)左侧(少量),遂行胸腔穿刺术,抽出深黄色胸水600ml,行胸水检查提示渗出液(有核细胞计数7000×106/L,中性粒细胞比率70%、淋巴细胞比率25%、乳酸脱氢酶3051.98IU/L、腺苷酸脱氨酶26.50U/L),胸水癌胚抗原、脱落细胞检查阴性,培养阴性。第5d复查胸部超声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中量)左侧(少量),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当天引流出深黄色胸水720ml,再次胸水检查仍提示渗出液(有核细胞计数7000×106/L,中性粒细胞比率80%、淋巴细胞比率10%、乳酸脱氢酶3816.71IU/L、腺苷酸脱氨酶41.29U/L、胸水TB-DNA阴性),胸水癌胚抗原、脱落细胞检查阴性,培养阴性。遂经验性调整抗生素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继续抗炎,第7d体温正常,复查血象正常,复查胸部超声示右侧胸腔积液内可见大量分隔光带,遂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20万U以减少胸膜粘连,次日复查B超示分隔光带基本消失,请外科行粗管胸膜腔闭式引流,并反复使用生理盐水行胸腔灌洗,1w后引流液明显减少拔管出院。
作者:郭春丽;宁红娟;许文景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本组病例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包括用药不当、操作不当、患者个体差异等。引起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多样,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洪梦婕;施勉;吴友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探讨呼吸道传染病对于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城镇呼吸道传染病情况的分析,对本城镇存在的呼吸道传染病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呼吸道传染病特点以及防控措施等。重点论述呼吸道传染病在城镇暴发的可能和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后提出关于如何预防和控制的对策,从而实现保障城镇居民的健康,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卫兵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两组均4w为1疗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与丙卡特罗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作者:何文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MP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9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30例患儿以抗生素治疗,B组30例患儿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C组30例患儿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三组患儿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C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快,B组其次,A组慢(P<0.05)。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 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C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P<0.05)。相比于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与抗过敏药物,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可有效减少治疗时间;在抗过敏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可提高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郑霞飞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