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治疗脊柱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晓峰

关键词:美沙拉嗪, 柳氮磺吡啶, 脊柱关节炎
摘要: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脊柱关节炎患者,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各项症状均比用药前明显好转,对照组有效率为80%,观察组为82%,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治疗脊柱关节炎效果显著,两种药治疗效果相当。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采集痰液或分泌物作进行分离细菌的培养,收集和分析150例VAP患者的样本。对208株病原菌的分析显示,革兰阴性菌141株(67.8%);革兰阳性菌41株(19.7%);真菌26株(12.5%)。进一步的病原菌耐药率检测表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氨曲南和亚胺培南100%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100%耐药。革兰阴性菌是IUC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致病菌,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可以作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首选。

    作者:尹洪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卡马西平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奥卡西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给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奥卡西平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兰毅;徐锋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31例显效,有效9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6例。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

    作者:吴世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梅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梅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3月~2013年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9688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调查有效人数为9683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73%,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8.21%、74.21%、47.42%。城郊区人群患病率为28.76%,高于主城区人群患病率(20.11%)(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对肥胖是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高,达73.53%。主城区居民对偏咸饮食和肥胖是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均高于城郊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腹型肥胖、偏咸饮食、高脂血症、糖尿病、家族史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高学历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广东省梅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以降低患病率。

    作者:杨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80例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全部患者完成麻醉后,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异丙酚静脉维持,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能够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同时还能够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先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田七跌打风湿霜配合三维正脊牵引治疗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三维正脊牵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田七跌打风湿霜外敷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75%、复发率为1.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和12.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田七跌打风湿霜外敷配合三维正脊牵引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还减少患者的复发,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向树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两种酰胺类局麻药在下颌磨牙牙髓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以128例(128颗)下颌磨牙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对照组以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完全30例(46.88%),麻醉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麻醉完全14例(21.88%),麻醉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麻醉完全和麻醉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在下颌磨牙牙髓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丽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泌尿外科的手术微创化探讨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医疗事业也开始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在传统的临床治疗上,泌尿外科患者常以开放手术进行治疗,手术的切口较大,手术范围也较大,治疗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这些都让患者的精神承受了较大的痛苦,经济负担也加大。随着微创治疗的概念的引进,泌尿外科开始实现手术微创化,相比传统的开放治疗,其更具优势。本文就泌尿外科手术的为微创化进行探讨。

    作者:周琦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选取2013年4月1日之前在我院工作的56名骨外科临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我院收治的5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为护理目标,让研究组护理人员和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比较护理后患者满意度,统计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关对策。经过专业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的患者满意率为92.8%,对照组护理的患者满意率为78.6%,差异显著(P<0.05)。骨外科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护理方法、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是可以克服的,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徐苗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

    选择2011~2012年在本科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传统途径护理方式,对照组按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从患者的住院天数、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观察组;对照组在护理的满意度、医疗护理的依从性都高于观察组(P<0.05)。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护理,不但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及对护士的满意度,而且可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黄宇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血脂及血脂蛋白检测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脂蛋白检测与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疾病发生间的关系及其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1558例体检人群进行人口学资料、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脂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TC、LDL-C、Lpa 呈正相关(r=0.19,r=0.17,r=0.15,P<0.001),与 HDL-C 呈负相关(r=-0.28,P<0.001),与 TG 无相关性(r=0.11,P>0.05);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Lpa呈正相关(r=0.24,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7,P<0.001),与TC、LDL-C、TG无相关性(r=0.01,r=0.09,r=0.01,P>0.05)。结论血脂及脂蛋白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T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Lpa、HDL-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及外周中动脉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龚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大剂量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选择我院5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剂量氯吡格雷)和试验组(大剂量氯吡格雷),评估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前、用药后12h及24h后,试验组血小板聚集情况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应用大剂量氯吡格雷能显著减少术后血栓形成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秀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舒适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98.0%,对照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8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为96.0%,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满意程度为8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的护理服务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效果以及治疗的效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长清;王小园;杜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的术中镇静

    对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患者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相似,但多剂量右美托咪定相较于少剂量可延长镇静时间。右美托咪定对循环无显著影响,可有效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右美托咪定具有抗交感、镇静和镇痛的作用,可恢复早期血流动力学应答,小剂量应用副作用较小,值得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中应用。

    作者:邵克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宫颈癌根治术病患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

    选取住院的98例接受根治宫颈癌手术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要特别注意患者的情绪的稳定以及术后的修养。结果通过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的护理方法,尤其注意围手术期的护理,随时掌握病患的动态,仔细观察护理,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98例中仅仅4例病患切口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3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尿潴留情况,后皆痊愈,康复出院。在宫颈癌的根治手术中,围手术期合理的护理和规范化是保障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患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5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继而改善肺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轶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活性银离子凝胶与中药锡类散联合用药治疗宫颈炎效果观察

    选择我院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活性银离子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锡类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活性银离子凝胶联合中药锡类散用药治疗宫颈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范旭凤;周群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与瘢痕期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与瘢痕期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69例作为A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瘢痕期患者64例作为B组,两组患者均以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片+枸橼酸铋钾胶囊四联根治幽门螺杆菌(Hp)。结果 A组共检出Hp阴性64例(92.75%),Hp阳性5例(7.25%);而B组结束治疗后检出Hp阴性51例(79.69%),阳性13例(20.31%)。两组根治率及Hp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效果理想,而瘢痕期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麦哲林;何海滨;何志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眼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种,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较好,无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通过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72例细菌性角结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给予患者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且在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水平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角结膜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大大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光胜;李倩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