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廖建平

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 脑钠肽, 心血管
摘要:N-末端脑钠肽前体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中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预后的重要血清标志物,有助 于冠心病患者的早期危险分层,早期识别高危人群,用于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本文就NT-proBNP在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和研究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7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感染、祛痰、解痉、低流量持续吸氧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呼吸机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PaO2显著上升,PaCO2显著下降,pH值改善明显,较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通气功能,减轻患者的呼吸肌压力,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国梁;陈丽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脱细胞异种真皮的研究进展

    皮肤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情况,如何有效地对患者的创面进行修复是临床上一直探讨的问题.传统的清创、外敷、包扎治疗虽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创面的愈合较慢,愈合后瘢痕较重,并且在恢复过程中易发生再次感染.脱细胞异种真皮是近年来新的创面敷料,可以加快患者创面的愈合,并有效地减少瘢痕的形成.目前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脱细胞异种真皮的应用价值.笔者通过对多名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脱细胞异种真皮的研究进展.

    作者:覃秋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椎间动态牵引对退变椎间盘自我修复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新西兰兔制作椎间盘过载负荷后不同退变程度的动物模型,然后分别将椎间盘继续过载负荷、无额外负荷和弹性牵引固定.按不同时段从影像学、组织学等角度观察不同的椎间盘载荷环境下,不同退变程度的椎间盘自我修复情况.方法 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进行过载与动态牵引,实验结束后所有新西兰兔进行解剖,测量椎间盘高度、形态结构及活动度等.结果 经过28d的过载负荷成功制作了椎间盘退变模型,纤维环结构被破坏,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的死亡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经过28d的动态牵引,相关退变指标均发生了逆转.与未进行动态牵引组相比较,动态牵引组的椎间盘厚度明显增加,椎间盘组织有明显的再生征象,死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且椎间盘弹性优于未牵引组.结论 在椎间盘退变的早期进行干预是保持椎间盘活力和促进组织修复的关键.

    作者:阮建伟;宫小康;王海宝;陈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磷酸肌酸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gA、BNP、NE指标的影响

    目的 通过磷酸肌酸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嗜铬粒蛋白A(CgA)、脑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指标的影响,以期分析CgA、BNP、NE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探讨磷酸肌酸钠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纳入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者按照1∶1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给予磷酸肌酸钠加标准化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标准化治疗,对两组患者CgA、BNP和NE水平和超声心动图进行监测.结果 两组患者CgA、BNP和NE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试验组上述指标水平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加强对CgA、BNP和NE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探讨对该病的监测、病情判断及预后分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慎杰;万大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发性小腿部分骨筋膜室综合征并腓总神经损伤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左踝陈旧伤史,负重10kg行走2d,7h/d,即出现左小腿前外侧肿胀,皮肤发红,疼痛明显.3d后左足背痛觉减退,足完全不能背伸,足趾背伸肌和胫前肌肌力均为0级.彩超示:左小腿动、静脉血流未见异常.肌电图示:胫前肌和伸趾总肌静息电位有纤颤,未引出神经动作电位.伤后3w MR示:左小腿外侧群及前群肌肉见片状长T2信号,边界尚清,后群肌肉信号正常,证实为小腿外侧和前侧骨筋膜室综合征(OFCS).1个月后予腺苷钴胺肌注,同时局部行超短波、生物反馈针、红外线疼痛治疗.左足背伸功能逐渐恢复,行走时足趾不拖地,但小腿肌肉出现萎缩,周径较对侧小1.6cm.4个月后行走正常.

    作者:张月高;黄凯;倪量宏;贾鸿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并发心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并发心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14例COPD患者根据临床、体征和超声心动图分为心袁组和不伴有心衰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生存预后以及因心血管和/或呼吸疾患住院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36例伴心衰者中30例(83%)因COPD恶化或心衰住院,22例死亡.而不伴心衰的178例中,有110例(0.62%)因COPD恶化或心衰住院接受住院治疗,仅12例死亡,死亡率明显低于伴有心衰的患者.结论 并发心衰的COPD患者生存预后较差,因心血管系统和/或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较高.应重视并积极治疗伴有心衰的COPD患者,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作者:刘知陶;植荣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评价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40例给予灌肠治疗,观察组6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78.1%,明显优于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肠黏膜病变消失率为82.03%,明显优于对照组(6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7例出现腹痛、食欲减退、腹胀、排气等反应,对腹部顺时针按摩,3d后自行缓解,无不良副作用.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姚钦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内科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分急性轻型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其中,轻型水肿型胰腺炎较常见;重症胰腺炎仅有少数病例,但病情严重,如不能及早诊断和治疗可危及生命.本文就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作一简述.

    作者:戴阿利;曹光材;魏廷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理气化淤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48例

    自拟理气化淤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48例,治愈27例,有效17例,无效4例.

    作者:孔丑丽;蒋中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作为宫颈痛的癌前病变阶段,其早期治疗对降低进展为宫颈癌的几率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的发展,CIN治疗的方法逐渐增多,且各有利弊.本文对近年来常用的治疗方法作一总结.

    作者:叶凤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N-末端脑钠肽前体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中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预后的重要血清标志物,有助 于冠心病患者的早期危险分层,早期识别高危人群,用于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本文就NT-proBNP在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廖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16例疗效分析

    1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火罐、艾灸、中药塌渍、穴位注射等治疗,临床治愈率达50.0%,显著优于对照组(25.0%,P<0.01).

    作者:邹家莉;何维娜;卢书娟;杨燕;王志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VMC)较常见,好发于青壮年,是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急、慢性炎症,也是儿童及健康青年猝死的重要原因.病毒性心肌炎需依据临床特点,针对不同时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文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调查比较

    抽取正安县人民医院2011年1~6月(指导用药前)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共计243份,8~10月(指导用药后)病历117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情况由指导前的74.2%降至指导后的9.4%(P<0.05);术前预防用药时机选择不合理情况由指导前的86.8%降至指导后的15.4%(P<0.05);术后预防用药时间>48h的不合理用药由指导前94%降至指导后21%(P<0.05);无指征联合用药由指导前的23%降至1.8%(P<0.05);无依据更换抗菌药物由指导前的26%降至指导后的0.基层医院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任汝仙;李雅琴;郑维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胃癌相关基因及蛋白分子研究进展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调控、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连续复杂的主动过程.现已发现多种基因及蛋白分子与胃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相关.

    作者:廖志林;刘伟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三种光源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黄疸疗效的比较

    目的 比较LED蓝光、LED白光及普通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LED蓝光、LED白光及普通蓝光治疗黄疽,比较三组之间疗效及副作用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LED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优于LED白光及普通蓝光,而LED白光与普通蓝光治疗黄疽疗效无差别.三组间副作用腹泻、发热、脱水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ED蓝光组与普通蓝光组皮疹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D蓝光组与LED白光组、LED白光组与普通蓝光组皮疹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ED蓝光治疗黄疸的效果好于LED白光及普通蓝光,而副作用小于LED白光及普通蓝光.

    作者:高琦;王晓鹏;郑军;田秀英;张馨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硫酸镁外敷加清浊通痹汤治疗急性痛风的疗效观察

    76例急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进行一般治疗,给予秋水仙碱及碳酸氧钠口服;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外敷加清浊通痹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有效率97.36%;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有效率84.21%.观察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冯德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方法 对2011年1 ~12月我科住院的2型DM患者128例分为3组: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6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BDR)40例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 PDR)42例,检测其血脂、糖基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等.结果 NDR、BDR、PDR组中依次升高,组间进行q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TG有显著差异(P<0.05);PDR组的HbA1c显著高于BDR组(P<0.05);DR与ISI呈现明显负相关,与FINS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DR的发生和发展与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作者:陈慧;张莹;林榕;谢毅娟;孟栋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常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效果分析

    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观察组)对抗菌药物进行应用管理后的药物应用情况与住院费用情况,与2006年10月~2008年9月(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1000例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治疗655例(占65.5%);而对照组1000例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治疗887例(占88.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2767.50±977.05元,对照组为3433.15±1072.85元;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平均抗菌药物费用234.50±156.20元,对照组为533.10±260.55元,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基层医院较常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应用管理,有效可行,能够明显提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作者:韦朝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改善大鼠试验性腹膜纤维化的相关研究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而长期腹膜透析引起的腹膜纤维化,导致腹膜结构改变和功能丧失是患者放弃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之一.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是研究腹膜纤维化的重要工具,在腹膜纤维化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参与了腹膜纤维化发生、发展和维持;药物通过抑制导致腹膜纤维化的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胡伟平;张燕林;余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