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加臣
92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苯那敏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消银颗粒进行治疗.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患者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9.57%.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消银颗粒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杨自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采用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并发症发生率10.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对患儿进行保护,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岩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7例EFE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37例健康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心脏房室内径、室壁运幅、内膜厚度以及心功能各项参数等的测定,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左心系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大,主要以左室扩大为主,左室心内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而且心功能指标LVEF、FS、E峰值以及E/A峰值降低等,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EFE患儿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明确区分各种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EAE组、LDE组、HDE组各10只,EAE组、LDE组、HDE组建立EAE模型,LDE组、HDE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EAE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d,所有大鼠24h后处死.结果 EAE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LDE组>HDE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AE组iNOS、OPN阳性细胞表达>LDE组>HDE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EAE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减少iNOS和OPN表达有关.
作者:梁江红;陈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95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统计资料.房性心动过速的患者28例,发生率为29.47%;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22例,发生率为23.16%;ST-T改变患者13例,发生率为13.68%;束支传导阻滞者4例,发生率为4.21%;室上心动过速者4例,发生率为4.21%.对重型脑外伤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可以及时跟踪患者的变化及时给予治疗,大大减少该病的致残致死率.
作者:丁文娟;李小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本院风湿科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副作用的92例患者.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采用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开始使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知柏地黄丸10g,口服,Tid,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在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面色潮红、痤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方面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增加,对照组变化较治疗组明显(P<0.05);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临床使用滋阴补肾兼以清热的汤剂也可起到相应的效果,但是汤剂的依从性较成药的依从性差,故建议计划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可以在治疗的初期加服知柏地黄丸,可极大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珍;喻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从维生素D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治疗的目的出发,分析了活性维生素D的肾脏保护作用以及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活性维生素D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其对策.
作者:叶青;方磊;李中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以我院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6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以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5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无感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采用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防治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对其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文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562例我院接诊的妇科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由疾病产生的心理活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期望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后将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归类,再根据其心理特征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健康知识指导、跟踪交流、积极关注等干预,使患者对疾病充分了解,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达到佳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吉萦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内皮血管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的82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使用恩度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B组患者使用吉西他滨治+顺铂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毒副作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两个周期治疗后评估疗效,其中A组患者有效率为42.1%,B组为2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毒副作用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恩度联合GP方案化疗较单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更为显著,且无严重的毒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柬;钟家将;蓝冰;袁焱;何明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合理性选择降糖药物、有效降糖是关键.口服降糖药物是目前长期治疗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有效方法.故合理选择口服的降糖药物对有效降低血糖、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临床对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作简明阐释.
作者:翟加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92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丙泊酚、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46例仅采用丙泊酚、芬太尼,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术中、术后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宫缩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中,麻醉效果显著,并且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强宫缩幅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浓香;黄姣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8例临床已确诊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基础治疗,观察组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5d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 (22/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15/24),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中均未见明显与药物相关的副作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素琴;赵国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改良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1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11例与对照组10例,两组患者行规范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24h复查CT,治疗组患者中线复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例患者术后7d意识恢复,与对照组(2例)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ICU平均监护时间约为9.9±3.1d,对照组17.2±3.6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治疗组7例恢复良好/中残,3例重残/植物生存,1例围手术期内死亡;对照组3例恢复良好/中残,4例重残/植物生存,3例死亡.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改良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方面较常规保守治疗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旖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控制性高血压对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神经预后的影响.方法 我院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治疗颅脑损伤的同时应用控制血压药物将平均动脉压升高至100~150mmHg,对照组患者除控制血压治疗外均与观察组的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的颅内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控制性高血压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颅脑神经损伤,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黎明;陈兴国;邓海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50例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且具有可比性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观察用药后治疗的情况,仔细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胀消退时间等),并准确记录血沉检查结果.结果 联合组平均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胀消退时间均明显少于激素组和消炎痛组,并且联合组的各种临床检查如血沉等的恢复也明显快于激素组和消炎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项观察项目激素组和消炎痛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用药的效果明显好于单一药物治疗,起效快,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李茂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4月~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高血压的120例患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24h尿蛋白.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12w的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本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125.1±10.5mmHg)较治疗前(152.3±13.8mmHg)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715,P<0.05);乎均舒张压(77.6±9.1mmHg)较治疗前(98.3±12.1mmHg)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012,P<0.05);平均24h尿蛋白(1.6±0.79)较治疗前(2.8±1.3g)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5.319,P<0.05).结论 缬沙坦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有高血压患者安全,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及24h尿蛋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在乐;陈长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左归丸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7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左归丸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对患者行骨密度检测(Bone mineral density,BM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骨密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且骨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归丸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能增加骨密度,其机制可能为调整骨代谢、增强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形成,效果满意.
作者:常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抽取82例接受肠造口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护理干预对接受肠造口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张冬梅;张永男;苏彦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先兆早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安宝治疗,治疗期间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显效时间、孕周延长时间、新生儿体重、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效时间较短,孕周延长时间较长,新生儿体重较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龚瑾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