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慧;郑瑜;苏振丽;谢红燕
目的 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术、单纯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2月~2011年2月因股骨颈骨折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各6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功能评价及并发症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治愈率为82.8%,无死亡病例,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5.4%,并发症发生率为6.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且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丽雄;唐继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的踝肱指数(ABI)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ABI是否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指标之一.方法 选取我院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120例为试验组,8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一般资料,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血管多普勒测量所有两组的ABI值,并进行比较,以探讨ABI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120例中,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85例,平均ABI指数为0.902±0.127;右心衰导致的心源性脑栓塞6例,平均ABI指数为0.961±0.119;腔隙性脑梗死29例,平均ABI指数为0.906±0.159.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分别与对照组ABI(0.986±0.09)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ABI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BI指数反映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均与脑动脉硬化相关,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雅慧;郑瑜;苏振丽;谢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综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方进行治疗,能够修复受损的胃黏膜,改善病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范舜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因胸腰段脊椎骨折住院患者63例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随访8~18个月,比较分析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分别为(24.1±2.3)mm、(25.6±1.5)mm]较术前[分别为(9.7±2.1)mm、(18.9±1.9)mm]明显增大,Cobb角(2.1±1.1)°较术前[(17.9±2.8)°显著减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除7例全瘫患者,其余患者脊髓神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手术治疗能有效的使伤椎复位,重建椎体的稳定性,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疗效肯定,并且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兴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机将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治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浊液等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儿有效率分别为87.5%、6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分别为7.1±3.4d、11.5±5.3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高作良;陈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每搏量变异(SVV)在分布性休克患者容量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0例确诊为分布性休克的患者均进行容量负荷试验,并同时为本组患者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及股动脉导管,连接PICCO监测仪,通过经肺热稀释法及脉搏轮廓分析法,进行SVV、GEDV、CVP、SI等参数监测,观察患者容量负荷试验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SVV、GEDV、CVP与△SI的相关性.结果 40例患者中18例对容量负荷试验有反应,22例无反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呼气末正压及氧合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容量负荷前后MAP、CVP及GEDV无显著差异,有反应组容量负荷试验前后SVV分别为17.4±6.8%,12.3±4.8%,无反应组容量负荷试验前后SVV分别为9.7±3.8%,8.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负荷试验前SVV与△SVV有明显相关性(r=1.125),SVV与△SI明显相关(r=1.208),CVP与△SI有一定相关性(r=0.432),GEDV与△SI有一定相关性(r=0.325),SVV与△SI的相关性优于其他两者.结论 通过PICCO技术监测分布性休克患者的SVV对分布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指导病人容量治疗的依据.
作者:王海波;何松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4月~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高血压的120例患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24h尿蛋白.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12w的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本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125.1±10.5mmHg)较治疗前(152.3±13.8mmHg)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715,P<0.05);乎均舒张压(77.6±9.1mmHg)较治疗前(98.3±12.1mmHg)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012,P<0.05);平均24h尿蛋白(1.6±0.79)较治疗前(2.8±1.3g)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5.319,P<0.05).结论 缬沙坦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有高血压患者安全,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及24h尿蛋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在乐;陈长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50例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且具有可比性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观察用药后治疗的情况,仔细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胀消退时间等),并准确记录血沉检查结果.结果 联合组平均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胀消退时间均明显少于激素组和消炎痛组,并且联合组的各种临床检查如血沉等的恢复也明显快于激素组和消炎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项观察项目激素组和消炎痛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用药的效果明显好于单一药物治疗,起效快,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李茂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8例临床已确诊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基础治疗,观察组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5d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 (22/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15/24),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中均未见明显与药物相关的副作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素琴;赵国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将88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给予腰痛方,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胶囊.疗程均为2w,治疗后随访1年,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及1年后病情随访,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海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以我院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6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以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5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无感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采用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防治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对其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文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重点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以及它的一二级预防和副作用等几方面说明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且证实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和治疗的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应用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张世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6月生殖科接收的先兆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电话随访.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子肝素钠是治疗先兆流产较有效的药物,在治疗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保证了孕妇的健康,同时提高了胎儿成活率.
作者:黄春玲;刘凤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监测正常妊娠、正常非妊娠女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中的应用.方法 2008~2009年间30例研究对象按照身体状况被分为正常妊娠组、正常对照组、GDM组各10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72h血糖.结果 正常妊娠组和GDM组在孕周及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孕后GCT1h血糖、OGTT血糖值均低于GDM组;而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妊娠组间各时间段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各时间段的血糖值均显著低于GDM组.三组间的血糖峰值时间各不相同.结论 CGMS可以提供完整的血糖波动资料,准确性高.同时CGMS因其可以连续佩戴3d,因而发现血糖异常的机更大、敏感性更高,因此可以作为妊娠期血糖监测的良好手段.
作者:林彬;高燕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左归丸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7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左归丸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对患者行骨密度检测(Bone mineral density,BM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骨密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且骨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归丸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能增加骨密度,其机制可能为调整骨代谢、增强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形成,效果满意.
作者:常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7例EFE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37例健康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心脏房室内径、室壁运幅、内膜厚度以及心功能各项参数等的测定,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左心系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大,主要以左室扩大为主,左室心内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而且心功能指标LVEF、FS、E峰值以及E/A峰值降低等,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EFE患儿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明确区分各种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采用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并发症发生率10.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对患儿进行保护,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岩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35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并辅以全方面的康复护理.结果35例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其中优30例,良4例,差1例.髌骨骨折后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及康复护理是获得满意疗效的有力保障.
作者:朱秀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对收治的32例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施行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本组诊断明确,治疗护理措施得当,未发生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朱元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常见骨折之一,其治疗目标为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活动及防止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手术治疗得到普遍认可,术前进行X线、CT和MRI检查确定骨折类型,选择合适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锁定钢板、外固定支架等固定,早期针对合并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置换,利用关节镜达到微创治疗,术中植骨预防骨折二次塌陷.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马文泽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