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经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系统在肺癌患者支气管刷检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同时进行了刷检传统涂片细胞学检查,刷检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活检和/或手术)检查,计算涂片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系统(LCT)的阳性率.结果 LCT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58.33%(73/126),传统涂片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33.19%(42/126),薄层液基细胞学与传统涂片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CT是在支气管镜刷检制片、染色等方面便于实施质量控制的一项新技术,优于传统涂片检查,是一种诊断肺癌的可靠方法.
作者:梁伟强;喻延;吴泽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合理性选择降糖药物、有效降糖是关键.口服降糖药物是目前长期治疗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有效方法.故合理选择口服的降糖药物对有效降低血糖、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临床对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作简明阐释.
作者:翟加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重点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以及它的一二级预防和副作用等几方面说明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且证实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和治疗的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应用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张世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维普及CNKI等中文数据库,期限为2005年1月~2012年3月,收集有关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4篇相关文献32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理路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
作者:刘艳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常见骨折之一,其治疗目标为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活动及防止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手术治疗得到普遍认可,术前进行X线、CT和MRI检查确定骨折类型,选择合适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锁定钢板、外固定支架等固定,早期针对合并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置换,利用关节镜达到微创治疗,术中植骨预防骨折二次塌陷.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马文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EAE组、LDE组、HDE组各10只,EAE组、LDE组、HDE组建立EAE模型,LDE组、HDE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EAE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d,所有大鼠24h后处死.结果 EAE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LDE组>HDE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AE组iNOS、OPN阳性细胞表达>LDE组>HDE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EAE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减少iNOS和OPN表达有关.
作者:梁江红;陈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改良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1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11例与对照组10例,两组患者行规范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24h复查CT,治疗组患者中线复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例患者术后7d意识恢复,与对照组(2例)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ICU平均监护时间约为9.9±3.1d,对照组17.2±3.6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治疗组7例恢复良好/中残,3例重残/植物生存,1例围手术期内死亡;对照组3例恢复良好/中残,4例重残/植物生存,3例死亡.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改良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方面较常规保守治疗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旖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控制性高血压对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神经预后的影响.方法 我院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治疗颅脑损伤的同时应用控制血压药物将平均动脉压升高至100~150mmHg,对照组患者除控制血压治疗外均与观察组的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的颅内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控制性高血压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颅脑神经损伤,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黎明;陈兴国;邓海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进行介入治疗,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另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低(P<0.05);而在心绞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价方面明显提高(P<0.05或P<0.01).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林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0.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心肌缺血改善后心电图变化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2.8%)显著高于对照组(73.6%).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潘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监测正常妊娠、正常非妊娠女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中的应用.方法 2008~2009年间30例研究对象按照身体状况被分为正常妊娠组、正常对照组、GDM组各10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72h血糖.结果 正常妊娠组和GDM组在孕周及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孕后GCT1h血糖、OGTT血糖值均低于GDM组;而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妊娠组间各时间段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各时间段的血糖值均显著低于GDM组.三组间的血糖峰值时间各不相同.结论 CGMS可以提供完整的血糖波动资料,准确性高.同时CGMS因其可以连续佩戴3d,因而发现血糖异常的机更大、敏感性更高,因此可以作为妊娠期血糖监测的良好手段.
作者:林彬;高燕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本院风湿科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副作用的92例患者.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采用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开始使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知柏地黄丸10g,口服,Tid,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在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面色潮红、痤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方面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增加,对照组变化较治疗组明显(P<0.05);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临床使用滋阴补肾兼以清热的汤剂也可起到相应的效果,但是汤剂的依从性较成药的依从性差,故建议计划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可以在治疗的初期加服知柏地黄丸,可极大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珍;喻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内皮血管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的82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使用恩度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B组患者使用吉西他滨治+顺铂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毒副作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两个周期治疗后评估疗效,其中A组患者有效率为42.1%,B组为2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毒副作用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恩度联合GP方案化疗较单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更为显著,且无严重的毒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柬;钟家将;蓝冰;袁焱;何明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因胸腰段脊椎骨折住院患者63例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随访8~18个月,比较分析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分别为(24.1±2.3)mm、(25.6±1.5)mm]较术前[分别为(9.7±2.1)mm、(18.9±1.9)mm]明显增大,Cobb角(2.1±1.1)°较术前[(17.9±2.8)°显著减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除7例全瘫患者,其余患者脊髓神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手术治疗能有效的使伤椎复位,重建椎体的稳定性,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疗效肯定,并且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兴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优11例,良22例,差9例,优良率78.57%;观察组优23例,良17例,差2例,优良率95.24%.两组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x2=12.95,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机抽取2011年11月~2012年2月在我院儿科接受中医治疗的39例小儿发热患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中医治疗法能够有效的治疗小儿发热,为患儿和家长所接受.分析中医治疗法治疗小儿发热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广中医治疗法运用的建议.
作者:李国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6月生殖科接收的先兆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电话随访.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子肝素钠是治疗先兆流产较有效的药物,在治疗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保证了孕妇的健康,同时提高了胎儿成活率.
作者:黄春玲;刘凤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每搏量变异(SVV)在分布性休克患者容量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0例确诊为分布性休克的患者均进行容量负荷试验,并同时为本组患者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及股动脉导管,连接PICCO监测仪,通过经肺热稀释法及脉搏轮廓分析法,进行SVV、GEDV、CVP、SI等参数监测,观察患者容量负荷试验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SVV、GEDV、CVP与△SI的相关性.结果 40例患者中18例对容量负荷试验有反应,22例无反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呼气末正压及氧合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容量负荷前后MAP、CVP及GEDV无显著差异,有反应组容量负荷试验前后SVV分别为17.4±6.8%,12.3±4.8%,无反应组容量负荷试验前后SVV分别为9.7±3.8%,8.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负荷试验前SVV与△SVV有明显相关性(r=1.125),SVV与△SI明显相关(r=1.208),CVP与△SI有一定相关性(r=0.432),GEDV与△SI有一定相关性(r=0.325),SVV与△SI的相关性优于其他两者.结论 通过PICCO技术监测分布性休克患者的SVV对分布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指导病人容量治疗的依据.
作者:王海波;何松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综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方进行治疗,能够修复受损的胃黏膜,改善病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范舜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嗜酸细胞性肺炎DR与HRCT诊断价值,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8例经确诊的急性嗜酸细胞性肺炎DR与HRCT表现.结果 大多数病例DR可显示两肺弥漫性网状阴影,肺泡性或混合性浸润阴影;HRCT均可见不同程度磨玻璃影和光滑的小叶间隔增厚.结论 DR和HRCT可为临床诊断急性嗜酸细胞性肺炎提供较明确的信息,且能从影像上对该病的发展和转归给予直观的判断.
作者:倪国才;罗帝林;专庆春;黄高孙;袁力兵;潘友云;李合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