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玉春;路海峰;谢飞;郑卫华;王智霞
分别对马钱子的药理、毒理作用进行分析,根据其药理及毒理特性,对马钱子的炮制方法、配伍作用、临床安全剂量等方面进行安全性研究.马钱子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同时其生品具有很强的毒性,不同的炮制方法及配伍可对其药力特性及毒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应进行规范性炮制及合理配伍,并注意其安全剂量.
作者:张群刚;张群霞;张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08例,全部患儿给予了相应的中药方剂,7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3个疗程.结果 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治愈82例(75.9%),有效23例(21.3%),无效3例(2.8%),总有效率97.2%;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中医辨证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很好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刘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2岁,工人,主因“反复发作肢体抽搐伴胸闷3个月余,加重3d”,于2012年4月3日以“抽搐原因待查,癫痫?”收住院.患者近3个月来遇疲劳、饮酒或情绪不佳时发作手足发木抽动,有时伴胸闷、气急,历时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能逐渐自行缓解.发作时,意识不清、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每月发作1~2次,近3d来每天均有发作.缓解期一切如常.
作者:胡智伟;王浩;王百辰;邹小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接诊的162名孕妇,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进行检查,对两者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62名孕妇中,产后诊断结果四肢畸形胎儿者17例(10.5%)21处.三维超声的肢体畸形检出率为9.3%,高于二维超声的肢体畸形检出率(7.4%),但两者与产后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肢体畸形高危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具有快速、准确率高、无创伤等优点,适合于胎儿肢体畸形的早期诊断和筛查.
作者:叶秋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50例,其中颈型颈椎病1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46例,混合型颈椎病33例.采用中药内服、穴位注射、牵引疗法以及推拿疗法综合治疗颈椎病,2w为一个疗程,分别观察各个分型的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较好,尤其是对于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分别达100%及98.4%.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良好,尤其对于颈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中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前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原为多重耐药菌.为了防止这些致病菌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带来伤害,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源性感染已备受关注.经研究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为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
作者:姚勇军;刘风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抽取中西药配伍处方500例,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500例配伍效果中,协同增效256例,占51.2%;不合理82例,占17%;降低不良反应162例,占32.4%.协同增效及降低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不合理应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西药配伍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协同增效反应、降低不良作用、配伍禁忌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为临床药物应用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韩永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将190例风痰阻络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化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7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玉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69岁,因反复胸痛3年,加重9h入院.患者近3年冬季清晨出现胸骨后隐痛不适,含化“速效救心丸”可迅速缓解.入院当天6时患者起床后感胸骨后紧缩感,含化“速效救心丸”效果差,上述症状共持续约3h.查体:BP 150/90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相对浊音界无扩大,心率116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异位心律,房颤.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房颤、不稳定型心绞痛.
作者:赵爱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腮腺混合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全腮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保留腮腺导管区域性肿瘤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主要面神经分支功能损伤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4~6个月的随访,均无复发.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皮下积液或涎瘘、面瘫、Frey综合征以及面部明显凹陷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且下颌缘支、颊支以及颧支等面部主要神经分支功能损伤情况均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区域性腮腺肿瘤切除术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可作为腮腺混合瘤患者目前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作者:韦玉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患儿粪便中幽门螺杆菌(Hp)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通过金标准确诊的78例Hp感染患儿的粪便Hp抗原和血清Hp抗体,同时分别检测46例治疗后的Hp 感染患儿的粪便Hp抗原和血清Hp抗体.结果 以金标准作为Hp感染的标准,HpSA检测的敏感度为94.87%(74/78),特异度为94.55%(52/55),准确性为94.74%(126/133);Hp-IgG检测的敏感度为92.31%(72/78),特异度为96.36%(53/55),准确性为93.99%(125/133).以13 C-UBT检测为标准,HpSA检测Hp治愈率为86.96%,与13 C-UBT检测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检测Hp治愈率为15.22%,与13 C-UBT检测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粪便HpSA检测是较理想的非侵入性的Hp诊断方法,适用于婴幼儿Hp感染的检测,并可作为长期根治疗效的评价指标.
作者:江先雨;刘志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奈达铂与联合多西他赛并同期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76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并放疗治疗;治疗组采用奈达铂与多西他赛联合并同期放疗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食管癌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远期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放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者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食管癌患者应用奈达铂与多西他赛联合并同期放疗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邓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行骨科下肢急诊手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麻醉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麻醉方法后,腰-硬联合阻滞组的32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0.32±1.32w,住院时间为41.23±6.45d,术中出血量为320.34±24.56m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硬膜外麻醉组的32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4.44±1.42w,住院时间为57.01±8.43d,术中出血量为462.56±25.63m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组间比较,腰-硬联合阻滞组各项数据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在骨科下肢急诊手术中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可靠选择.
作者:李定海;曾敏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其特点是蛋白质分解、糖原异生和脂肪动员增强,患者呈现高效代谢分解的情况,能量消耗大,导致全身内环境紊乱,造成多个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率和并发症递增,所以临床上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对缓解病情、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1].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不仅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还可调节肠内菌群失衡,减少并发症,有助缓解病情,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作者:陈海东;韦良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回顾性分析救治的4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资料,医务人员对42例患者进行了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稳定血压及药物治疗等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现场死亡2例,其余均在0~10min内得到了有效救护,并安全送达医院行进一步治疗.
作者:朱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常规给予吸氧、镇静、化痰、止咳、退热等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观察组咳嗽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和CD4+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协同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健容;汪培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9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疗效优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不良反应少,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敬永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3例行夹闭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低血压状态下,给予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21例患者恢复良好;1例出现术后出血,经二次手术后恢复;1例因脑血管痉挛出现癫痫发作,经针对性治疗及护理看好转.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考察嗜酸性粒细胞在鼻腔正常下鼻甲黏膜及鼻息肉标本中的分布情况及凋亡情况,研究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与鼻息肉发病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鼻息肉组(A组,21例)和对照组(B组,7例)嗜酸性粒细胞分布情况,AnnexinV-PE染色后,在流式细胞仪下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A组嗜酸性粒细胞个数(12.83±5.20)明显高于B组(4.38±1.99)(P<0.05); A组凋亡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81±0.15)%明显低于B组(24.73±1.22)%(P<0.05).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及凋亡受抑制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杜建斌;袁辉;葛荣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多种性病患者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方法 选取同时患有4种性病的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患有2种性病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定,观察组患者患有淋病、梅毒、支原体及衣原体疾病;对照组则为支原体和衣原体.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比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51.74%、48.18%、42.93%、39.17%和35.91%;对照组则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比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5.61%、71.17%、65.51%、61.44%和59.15%.结论 观察组对于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在临床应用上应当根据细菌培养的具体结果来进行抗生素的选取.
作者:李利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