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

蒋金菊

关键词:颅内压, 神经外科, 护理
摘要:颅内压监测可以及时了解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颅内压的变化过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对临床用药和护理也具有指导意义,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和预后不良的后果.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宫缩无力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

    产后出血严重威胁着孕妇的生命安全,子宫颈收缩无力作为产后出血主要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治疗的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各有利弊.

    作者:林佩瑶;郑容华;龙孙宇;李建平;袁洪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7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均给予抗生素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注射.连续治疗4w,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阴转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Hp阴转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毅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STEMI院前溶栓的研究进展

    溶栓治疗在STEMI的治疗非常广泛,院前溶栓的疗效得到广泛认可,但院前溶栓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需加强多方面的交流合作.随着对STEMI的公众宣教,急救医疗服务系统人员的培训,急救车辆设备和溶栓药物的配备,院前院内无缝连接绿色通道的建立,会让更多的STEMI患者得到溶栓获益.从而降低STEMI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姜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对我院自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4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检测和合理的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出血护理、胎儿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结果 两组患者和新生儿无1例发生死亡.人性化护理组的并发症比例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一般护理组(P<0.05).人性化护理对于血小板减少的妊娠患者的恢复更为有利,减少了患者出血、感染等不良症状的发生,是保证患者和新生儿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丁圳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清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

    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胃汤加减,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病理积分及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及病理积分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清除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临床症状及胃黏膜可明显改善,增强抗生素杀菌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兆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长短和处理方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长短和处理方式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6月我院门诊空腹体检人员83例,抽取其静脉血分别注入6支真空采血管各2nd,其中A、B、C管于室温25℃保存,D、E、F管于4℃、15℃和35℃保存;A、D、E、F管离心;B管离心后抽取血清,使其与红细胞分离;C管加分离胶,进行离心.分别于采血后1、2、4、6、8h检测血糖.结果 A管2h血糖值与1h差别不大(P>0.05),而4、6、8h检测与1h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B管与C管血液血糖浓度随放置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D管血液随放置时间延长血液中血糖浓度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E、F血液分别于4、6、2h检测与1h检测明显降低,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及时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检验;对于标本量较小而需集中标本后统一进行检验时应妥善处理及保存血液标本,以取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钮开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价值分析

    目的 对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8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确诊的80例AMI患者.另随机选取16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24h内的心肌酶谱检测分析和72h内的肌钙蛋白I(cTnI)和CK-MBm885指标检测及记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组AST、CK、LDH、CK-MB、cTn I及CK-MBmass的平均浓度明显偏高(P<0.05).cTn I联合心肌酶谱诊断AMI同对照组相比,其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其它并联组(P<0.05).结论 在AMI的诊断当中,cTn I是重要的标志物,将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cTn I进行诊断能够使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该法具有相当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冠心病血清中脑利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

    目的 对冠心病疾病血清中脑利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6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BNP和hs-CRP的含量.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BNP和hs-CRP的表达量显著要高,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心肌梗死组的表达量明显要高,BNP和hs-CR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BNP和hs-CRP在冠心病老年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对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具有促进作用.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

    作者:陈肖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观察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对照组按照三联疗法治疗,疗程均为4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和Hp根治率,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均超9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p根治率90.5%,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寅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慢支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医治疗和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慢支效果显著.

    作者: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急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选取妇产科急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头皮针穿刺,观察组给予留置针穿刺.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及液体外渗率.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液体外渗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妇产科急救护理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且对于护患关系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翟丹;熊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78例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给予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经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1w后,155 例(87.08%)瘘管愈合,16例(8.99%)瘘管部分愈合,7例(3.93%)瘘管未愈合,总有效率为96.07%.结论 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有效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手法复位配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颈椎病患者69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治疗组采用定点拔伸旋转复位手法配合颈椎夹脊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共行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对照组有效率为75.7%,治疗组有效率为91.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点拔伸旋转复位手法配合颈椎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有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

    对ICU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发病情况及探讨导管相关感染性疾病的产生原因、高危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共收集60根导管,其中19根导管细菌培养阳性,其阳性率为31.7%,培养出阳性菌株20例;平均每天每1000根导管感染术数为15.9次.针对上述试验中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汇总,对常见的几种致病菌的治疗处理方法加以讨论,同时就相关性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提出观点.在临床治疗中,必须注重操作的无菌性及正确性,同时有效预防能够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作者:郭太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浆脑钠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85例脓毒症、重度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浆BNP和NSE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脓毒症、重度脓毒症、脓毒症休克三组中死亡组患者第1d血浆BNP和NSE水平与存活组比较升高(P<0.05),第5d血浆BNP和NSE水平、APACHE II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BNP和NSE水平及APACHE II评分渐降低(P<0.05).结论 血浆BNP和NSE联合监测有助于估计脓毒症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

    作者:刘秀娟;王炳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助产士工作压力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通过分析助产士工作的主要压力,了解助产士在工作中所担心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帮助助产士从容面对各种压力,提高助产士从容面对各种压力,提高助产士的整体健康水平,使助产风险系数降到低,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吴志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银杏达莫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2012年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平行、双盲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行降糖、降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羟苯磺酸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疗程两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全血高切、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出,起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效果满意.

    作者:李伟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的治疗效果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76例,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分为I、Ⅱ、Ⅲ、Ⅳ四个等级,分析其临床疗效评估指标.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总体临床康复优良率达78.3%,I、Ⅱ级患者比Ⅲ、Ⅳ级患者的术前白蛋白和术前血红蛋白显著增多,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I、Ⅱ、Ⅲ级患者比Ⅳ级患者的伤后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和掌握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指征及其影响因素,I、Ⅱ级患者比Ⅲ、Ⅳ级患者的术前白蛋白和术前血红蛋白显著增多,对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黄滨;黄英全;王鑫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4例下肢外伤伴胭动静脉损伤的护理体会

    分析4例胭动静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在手术后恢复受损肢体循环,其中1例在排便时出现血管再次断裂行二次手术,其余3例均1次手术痊愈.

    作者:张丹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

    颅内压监测可以及时了解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颅内压的变化过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对临床用药和护理也具有指导意义,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和预后不良的后果.

    作者:蒋金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