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1年5~8月我院门诊处方中进行随机抽取557张,参照药品使用说明和相关规定,对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实例进行分析点评.结果 共发现6张不合理处方,占全部抽取处方的1.07%.我院的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基本合理,但工作质量仍需提高,医师应当根据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到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的安全有效用药.
作者:蔡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分别采用0.9%的氯化钠、5%及10%的葡萄糖以及转化糖、复方的氯化钠这五种注射剂溶媒,将其根据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浓度进行重新配制,对其酸碱度以及微粒数目进行测定.五种溶媒跟丹红注射剂相互混合之后,发现直径不同的不溶微粒都在一定程度上升高.其中5%及10%的葡萄糖注射剂配伍之后,不溶微粒增加的数目不明显,而与另外三种注射剂相互配合之后不溶微粒增加的数目很明显.在对患者进行丹红注射液的注射时,应当强化监测注射剂中所形成的不溶微粒量,并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视.
作者:龚建华;孔凡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择我院637例患者,对其及医护人员的咨询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咨询的内容主要为用法用量、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等.通过做好药物咨询工作,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李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择2005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1例妇产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率为45.96%.妇产科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为预防性用药,占92.08%;产科以两联为主,妇科以三联为主.强化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并且从根本上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现1例患者用药后2d出现恶心、皮肤瘙痒,1例出现腹泻,均处理后转好;对照组2例出现恶心、皮肤瘙痒,1例用药后出现转氨酶升高,治疗后转好.结论 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利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菌治疗.效果理想,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徐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同期94例早期肾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A组)55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B组)39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A组患者肿瘤大小1.8~6.5(平均4.9)cm,B组患者肿瘤大小3.0~6.8(平均5.5)cm.患者术前均行B超、IVP、CT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临床分期均为:T1N0M0~T2bN0M0.结果 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6±10.5)和(121±12.4)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12)和(210±17)ml(P<0.01),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1±1.2)和(8.4±1.6)天(P<0.05).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6~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局限性肾癌的肿瘤控制与开放手术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友汉;庞国富;陈平锋;许韩峰;段友军;刘志文;蔡晓健;李解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治疗退行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30例退行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剂量2ml/次,1次/w,治疗周期为5w.结果 30例患者经5w治疗后显效80.0%(24/30).有效16.7%(5/30),无效3.3%(1/30),总有效率达96.7%.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如下:疼痛缓解有效率98.18%.僵硬度改善91.84%,改善身体活动有效率88.68%,身体功能恢复达90.9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酸钠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骨关节面的修复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
作者:杨承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文化和社会支持程度对其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4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的9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不同文化和社会支持程度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积极性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大专及以上及高社会支持程度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其他产妇,同时高社会支持度、高中及中专产妇母乳喂养积极性较佳率高于其他产妇,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剖宫产产妇文化和社会支持程度对其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较为明显.
作者:高玉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寻找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更小、更有效的日剂量.方法 选择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62例,根据编号随机分为10mg米非司酮组(30例)和5mg米非司酮组(32例),观察用药3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子宫体积变化及血红蛋白变化,研究两组剂量的有效性;观察两组受试者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变、米非司酮副作用发生率、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研究两组剂量的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3个月,显著缩小子宫肌瘤及子宫体积,两组治疗效果相当;而米非司酮5mg组副反应低于米非司酮剂量10mg组.结论 米非司酮日剂量5mg,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子宫肌瘤是一个有效且安全的理想剂量.
作者:洪湘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的两种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11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及睡前长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和早餐前、晚餐前皮下注射混合胰岛素.随访4w,比较两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同时收集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孕妇体重增加较对照组稍多,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达标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间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采用三段餐前短效胰岛素联合睡前长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更有利于孕妇空腹及餐后血糖的控制.
作者:万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要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孕周的不同分为A组(<28w)、B组(28~31w)和C组(32~34w),比较三组的母婴结局.结果 随着孕龄的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但A、B、C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治疗时间显著长于A、C两组(P<0.05);A组以引产为主,B、C组以剖宫产为主,A组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孕龄的延长,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死亡率逐渐降低,A组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孕周越小,母婴的预后越差,短期的保守治疗可有效的延长孕周,同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合适的方式终止妊娠,可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潘晓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应用.方法 对确诊的31例乳腺癌和35个良性肿块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内部见微钙化,血流信号粗大、迂曲,RI>0.7;良性肿块呈椭圆形,纵横比<1,内部多呈中等偏低回声,血流信号纤细、规则,RI<0.7.误诊4例,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和1例乳腺脓肿误诊为乳腺癌,2例乳腺癌误诊为纤维腺瘤.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上有较高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作者:张群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56例PCI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显效率为73.72%,总有效率为93.59%,对照组显效率为11.54%,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能显著改善PCI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是治疗PCI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高树玲;郭志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舒喘灵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120例,按照患儿的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儿采取常规的抗炎治疗,治疗组6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喘灵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8.3%和41.7%,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舒喘灵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缩短了患儿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雷光慧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液黏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67例老年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有腹水和无腹水者与正常人血液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肝硬化患者肝腹水组和无腹水组比较,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和正常老人血液黏度部分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液黏度低于正常老人水平,随着肝功能减退,血液黏度将越来越低.结论 通过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液黏度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总结血液黏度变化临床特征,对于临床判断和治疗老年肝硬化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艾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长短和处理方式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6月我院门诊空腹体检人员83例,抽取其静脉血分别注入6支真空采血管各2nd,其中A、B、C管于室温25℃保存,D、E、F管于4℃、15℃和35℃保存;A、D、E、F管离心;B管离心后抽取血清,使其与红细胞分离;C管加分离胶,进行离心.分别于采血后1、2、4、6、8h检测血糖.结果 A管2h血糖值与1h差别不大(P>0.05),而4、6、8h检测与1h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B管与C管血液血糖浓度随放置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D管血液随放置时间延长血液中血糖浓度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E、F血液分别于4、6、2h检测与1h检测明显降低,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及时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检验;对于标本量较小而需集中标本后统一进行检验时应妥善处理及保存血液标本,以取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钮开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老年患者54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皮损区皮内注射治疗每星期一次,治疗1个月,并从治疗开始时口服普瑞巴林300 mg/d,bid直至第10周,低剂量组采用相同的神经阻滞疗法并从治疗开始时口服普瑞巴林150 mg/d,bid直至第10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uality of sleep,QS)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10w,VAS和Q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治疗后第5w和第4w开始VAS评分和QS评分分别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0周,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 普瑞巴林300 mg/d联合神经阻滞可迅速缓解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改善睡眠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云武;李威;邹聪;龙慧;李晴;汤永红;欧阳玲;周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经皮加压钢板(PCCP)治疗老年AO分型A1型,A21型,A2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DHS和PCC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各30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平均随访12(6~18)个月.采用PCCP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从切皮到缝合)平均为50.8(30-70)min,术中平均显性失血为95.8(50~200)ml,近端切口3 cm,远端切口 3cm.术后下肢功能评价优23例,良7例.DHS组出现钢板螺钉断裂2例,髋内翻2例;PCCP组出现钢板螺钉断裂1例、无髋内翻及股骨头坏死.结论 采用PCCP治疗A1型、A21型、A2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切口长约3cm、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下床时间短等特点.对于治疗A1型、A21型、A2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目前是较好的替代DHS内固定物.
作者:陈军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浅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间11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全部予以24h全程心电图监护管理或等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及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检查完成后划分组别,心律失常组77例,心律正常组41例,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诱发心律失常的类型进行总结,同时分析对比2组肺心病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率达65.25%(77例),其心律失常表现类型多为窦性心动过速、不齐、过缓及房性期前收搏、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并发及严重程度多因心力衰竭、肺部严重感染、缺氧、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相关,与正常组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潜在心律失常并发系数极高.其影响因素存在多变性和多样性特点,了解其心电图特点对临床诊断及预防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良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七氟烷与异氟烷在腹部手术麻醉中的不同,以寻求更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4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I组和Ⅱ组各45例,对I组患者采用七氟烷麻醉,对Ⅱ组患者采用异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与Ⅱ组患者相比,I组患者的入睡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要短;诱导前后两组HR和MAP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及手术后5min I组HR和MAP明显高于Ⅱ组:术后I组躁动、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部手术的患者,相比与异氟烷,七氟烷在HR、MAP波动以及患者苏醒时间方面表现出更好的麻醉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居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入院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近期和长期效应.方法 根据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6例,按有无高血糖(HG)分成两组,均接受静脉注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和改善率.结果 32.4%的脑卒中患者存在入院HG(血糖≥144mg/dL),HG组3个月死亡率较高及预后较差,但两组间溶栓治疗的改善率相似.结论 入院HG与急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相关,且对溶栓治疗无临床反应.
作者:谢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观察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对照组按照三联疗法治疗,疗程均为4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和Hp根治率,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均超9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p根治率90.5%,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寅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指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56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保守治疗方法.结果 56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50例(89.29%),失败6例(10.71%),转行手术治疗.结论 严格遵循宫外孕保守治疗指征,可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王燕芳;王艳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对69例住院留观手足口病患儿,按入院时检测外周白细胞(WBC)参考值水平随机分成白细胞增高组(增高组)39例和白细胞正常组(正常组)30例;检测治疗前血糖和治疗前后白细胞,观察病情及生化指标演变转化规律和不良反应.从中探讨对手足13病临床诊治指导和预后的价值.两组患儿均予喜炎平或炎琥宁、痰热清、利巴韦林及水溶性维生素对症治疗,白细胞明显增高或CRP明显增高者予抗生素治疗,主要是常规用头孢呋辛钠,其中对头孢类过敏者用克林霉素常规量治疗.白细胞增高组与白细胞正常组相比,并不会延长发热手足口病治愈出院时间,而是缩短治愈出院时间.两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该两组病例都能够使白细胞迅速恢复正常水平.该方案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不因白细胞增高而延长治愈出院时间,而平均退热时间则稍长,对临床医师估计病情预后有参考意义.
作者:易天江;张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艾迪注射液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46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者且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相应化疗方案,而试验组加用艾迪注射液且对其近期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和生存质量等进行观察.结果 试验组临床受益率为95.65%、对照组73.91%,两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肝肾损伤、恶心呕吐、静脉炎发生率相比则无明显差异;同时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效果显著,具有减毒增效之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8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确诊的80例AMI患者.另随机选取16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24h内的心肌酶谱检测分析和72h内的肌钙蛋白I(cTnI)和CK-MBm885指标检测及记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组AST、CK、LDH、CK-MB、cTn I及CK-MBmass的平均浓度明显偏高(P<0.05).cTn I联合心肌酶谱诊断AMI同对照组相比,其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其它并联组(P<0.05).结论 在AMI的诊断当中,cTn I是重要的标志物,将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cTn I进行诊断能够使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该法具有相当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外科微创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开颅手术,观察组45例采用显微外科微创治疗,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基本治愈率为64.4%,死亡率为13.3%.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42.2%,死亡率为22.2%,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显微外科微创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洪章;杜建新;徐庚;马志伟;何晓斌;郑立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2012年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平行、双盲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行降糖、降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羟苯磺酸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疗程两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全血高切、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出,起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效果满意.
作者:李伟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和研究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于2008年8月~2011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镇静、坐位、利尿剂和强心剂等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加用硝普钠治疗,25mg,按50~100μg/min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2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BP、DBP、呼吸、心率和SaO2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要好,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心衰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刘慧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与TP同步化疗方案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6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A组60例(同步放化疗),B组56例(单纯放疗),A、B两组患者均进行三维适形放疗,采取常规分割,每次200cGy,qd,每周5d,其处方剂量为6000~7000cGy.A组化疗第1d静滴紫杉醇135mg/m2,第1~3d静滴顺铂30mg/m2.其化疗均于放疗的第1与第29d实施,为2周期.结果 A组近期有效率达到93.33%,B组仅75.00%,差异显著(P<0.05);A组l、2、3年生存率分别是78.8%、67.2%及49.97%,B组则分别是69.1%、50.13%及37.38%,均不具显著差异(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以及放射性食管炎.结论 食管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与TP同步化疗方案进行联合治疗,其不良反应呈略增加趋势,但予以对症处理,均能耐受,近期的疗效显著,应予推广.
作者:郭雪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78例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给予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经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1w后,155 例(87.08%)瘘管愈合,16例(8.99%)瘘管部分愈合,7例(3.93%)瘘管未愈合,总有效率为96.07%.结论 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有效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的治疗效果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76例,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分为I、Ⅱ、Ⅲ、Ⅳ四个等级,分析其临床疗效评估指标.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总体临床康复优良率达78.3%,I、Ⅱ级患者比Ⅲ、Ⅳ级患者的术前白蛋白和术前血红蛋白显著增多,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I、Ⅱ、Ⅲ级患者比Ⅳ级患者的伤后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和掌握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指征及其影响因素,I、Ⅱ级患者比Ⅲ、Ⅳ级患者的术前白蛋白和术前血红蛋白显著增多,对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黄滨;黄英全;王鑫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78例COPD缓解期患者按照住院单双日分组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训练,连续进行12个月的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治疗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FVC、FEV1.0、V50、V25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缓解期COPD患者实施呼吸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迪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进行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脐带血血气分析及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产妇插管、拔管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分析PaCO5、PaO2、pH、SaO2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全身麻醉安全、平稳,循环稳定,对新生儿影响不大.
作者:熊其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冠心病疾病血清中脑利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6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BNP和hs-CRP的含量.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BNP和hs-CRP的表达量显著要高,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心肌梗死组的表达量明显要高,BNP和hs-CR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BNP和hs-CRP在冠心病老年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对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具有促进作用.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
作者:陈肖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1日~2012年5月16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无死亡病例,手术平均时间57min,术中出血量101±13ml,2例患者在术中进行输血,无严重并发症,36例患者在术前与术后的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尿流率、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方法具有安全系数高、有效、并发症少、疗效明确的特点.
作者:黄永雄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下床时间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快速、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85例脓毒症、重度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浆BNP和NSE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脓毒症、重度脓毒症、脓毒症休克三组中死亡组患者第1d血浆BNP和NSE水平与存活组比较升高(P<0.05),第5d血浆BNP和NSE水平、APACHE II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BNP和NSE水平及APACHE II评分渐降低(P<0.05).结论 血浆BNP和NSE联合监测有助于估计脓毒症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
作者:刘秀娟;王炳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复合树脂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病例9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合成树脂和氧化锆陶瓷进行修复,12个月后比较修复体颜色、颈缘变色、颈缘适合性以及探诊深度、牙龈指数5项指标.结果 两组在颜色、颈缘颜色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颈缘适合性、探诊深度和牙龈指数上有显著性差异,19<0.05.结论 复合树脂嵌体色泽协调性好,自身耐磨性较差,对天然牙的磨损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氧化锆陶瓷,但仍然需要解决复合树脂自身耐磨性的问题.
作者:苏侃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7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均给予抗生素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注射.连续治疗4w,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阴转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Hp阴转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毅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C组各20例.A组采用左旋布比卡因进行麻醉,B组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C组采用布比卡因麻醉.比较3组麻醉效果.结果 A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显著短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大运动阻滞时间短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运动阻滞程度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者用于硬膜外麻醉,均有较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作用,均能满足手术对麻醉的要求.
作者:姚继红;申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作用.方法 对本院的5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颅脑MRI与CT检查,分析两者的总检出率及不同梗死时间的检出率,不同梗死部位的异常检出情况.结果 MRI的总检出率(P<0.01),梗死24h以内(P<0.01)、24~72h(P<0.05)的检出率均高于CT;MRI在基底节区、脑室旁、额叶、丘脑、颞叶、顶叶及小脑的异常检出例数多于CT,且除脑室旁和丘脑外,其余的检出提高率均在35%以上.结论 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较高,且异常脑区检出范围广.
作者:朱丰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比较索拉非尼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90例经过诊断的肝癌患者,将其分为原发性肝癌治疗组,转移性肝癌治疗组.其中原发性肝癌治疗组患者35例,转移性肝癌治疗组患者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索拉非尼400 mg/次,bid,连续服用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平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因子的含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索拉非尼治疗后,原发性肝癌治疗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因子含量较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1%;转移性肝癌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8.9%,两组患者给予索拉非尼临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非尼在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过程中,可以减少血清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因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实现相同的治疗效果,达到缓解病情,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作者:柳子川;方盛华;谭叶葵;钟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自制小米枕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14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翻身组、气垫圈组及小米枕组,观察三组患者住院期间皮肤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受压皮肤局部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小米枕组106例患者中90例(84.91%)受压皮肤正常,无1例压疮形成患者,常规组与气垫圈组受压皮肤正常率为41.90%和64.08%,其中分别有7例和3例发生I期压疮,无I期以上压疮形成.结论 自制小米枕可在预防压疮中发挥良好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卫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对ICU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发病情况及探讨导管相关感染性疾病的产生原因、高危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共收集60根导管,其中19根导管细菌培养阳性,其阳性率为31.7%,培养出阳性菌株20例;平均每天每1000根导管感染术数为15.9次.针对上述试验中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汇总,对常见的几种致病菌的治疗处理方法加以讨论,同时就相关性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提出观点.在临床治疗中,必须注重操作的无菌性及正确性,同时有效预防能够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作者:郭太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取腹腔镜下阴道癌根治术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w,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支持以及环境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镜下阴道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系统的综合护理可以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作者:刁笑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366例产妇,针对母乳喂养经常发生的问题,给予对应的护理方法.乳胀、乳腺炎的出现情况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吸吮成功率高达96.8%;乳头皲裂、奶涨及乳腺炎的终治愈率或解除率均为100%.针对母乳喂养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提高母乳喂养率,并可以很好地控制乳胀、乳腺炎的出现情况.
作者:马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1例爆灼伤应用静脉输液港并发感染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畅;辛雪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对我院自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4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检测和合理的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出血护理、胎儿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结果 两组患者和新生儿无1例发生死亡.人性化护理组的并发症比例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一般护理组(P<0.05).人性化护理对于血小板减少的妊娠患者的恢复更为有利,减少了患者出血、感染等不良症状的发生,是保证患者和新生儿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丁圳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通过分析助产士工作的主要压力,了解助产士在工作中所担心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帮助助产士从容面对各种压力,提高助产士从容面对各种压力,提高助产士的整体健康水平,使助产风险系数降到低,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吴志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较少见;常伴有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1].急性溶血性贫血发病突然,病情危重,演变迅速,预后差.我在工作中遇到1例患者由于乱服药物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由于诊断及时、准确,治疗、护理措施得力,患者转危为安,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永梅;汪成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分析4例胭动静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在手术后恢复受损肢体循环,其中1例在排便时出现血管再次断裂行二次手术,其余3例均1次手术痊愈.
作者:张丹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40例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置泵前心理护理、置泵后的置泵部位护理,健康宣教,血糖监测,泵的管理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40例患者用胰岛素泵后血糖控制良好、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生活质量相应提高.胰岛素泵的应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健康与营养状况,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生活信心,通过日常综合护理及血糖监控,同样可以与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史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颅内压监测可以及时了解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颅内压的变化过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对临床用药和护理也具有指导意义,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和预后不良的后果.
作者:蒋金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75例急性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高压氧治疗和舒适型护理:对照组患儿则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急性小儿偏瘫疾病的过程中,采用高压氧治疗和舒适型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5.0%,对照组的优良率为57.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或感染的发生.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应分为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三个阶段进行护理,充分对患者的个人特质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作者:匡兆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回顾性统计在我院行外科胃肠减压术患者78例,根据手术中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的不同分为两组:行传统插入深度的对照组32例,比传统插入组深10~15cm的治疗组46例.通过统计外科胃肠减压患者术后腹胀者例数,计算术后腹胀反应发生率,后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患者手术后腹胀反应发生率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腹胀反应者18例(轻度13例,中度4例,重度1例),腹胀发生率39.13%,对照组腹胀反应者17例(轻度7例,中度7例,重度3例),腹胀发生率53.13%,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术后腹胀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科胃肠减压术术中胃肠管插入深度是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郑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取妇产科急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头皮针穿刺,观察组给予留置针穿刺.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及液体外渗率.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液体外渗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妇产科急救护理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且对于护患关系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翟丹;熊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将150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的疼痛护理;术后比较两组在患者配合度、VAS评分和术后止痛药物用量的不同.观察组在患者配合度上高于常规组.VAS评分和术后止痛药物用量上均少于常规组.在门诊手术中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减轻患者疼痛感觉,减少患者术后止痛药服用量.
作者:谢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患者行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72例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72例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4.88%,两组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邹筱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肺气肿患者67例,以西药药物为主治疗,并采用中药疗养及健康护理.67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住院时间为9~15(平均12)d,显效48例(70.6%);有效16例(25%),总有效率为95.6%.表明通过治疗及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本院采用的有效诊治方法,为肺气肿临床诊治提供准确依据,可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生活负担.
作者:来启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择不同病因发热儿童患者150例,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用正确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结果 150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且疾病体征完全消失129例.疾病情况好转、疾病临床体征减轻21例.总有效率达100%.中医治疗小儿发热,效果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向群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择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小针刀组和针刺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小针刀治疗组80%患者痊愈,针刺治疗组55%患者痊愈.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压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良好,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朱天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择颈椎病患者69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治疗组采用定点拔伸旋转复位手法配合颈椎夹脊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共行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对照组有效率为75.7%,治疗组有效率为91.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点拔伸旋转复位手法配合颈椎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有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择2008年7月~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内服乳核散结片,外敷散结乳癖膏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内服乳癖康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88例痊愈,34例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有26例痊愈,20例显效,17例有效,1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8.7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乳腺增生症患者,利用内服乳核散结片联合外敷散结乳癖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立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胃汤加减,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病理积分及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及病理积分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清除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临床症状及胃黏膜可明显改善,增强抗生素杀菌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兆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7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2例和西医组36例,按照文中的疗效标准统计治疗有效率,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种治疗方法的统计学差异性.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92.9%.西医组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有效率69.4%.二组治疗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冠心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本身仍存在问题和难点,有待于解决.
作者:陈文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治疗组),选择同期单纯采用针灸治疗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对比治疗组术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有效率为8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疗法可以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而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沙志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2组,一组采用西医治疗,一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愈率为92.5%,复发率为5%,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西医治疗,且效率高,复发性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作为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案.
作者:周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通过回顾30例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经过实行中医药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基本缓解及纠正.使用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衰竭患者,病情得以有效控制,并得出药物作用的机理.
作者:谭燕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复术联合中药内外治疗配合调节排卵治疗输卵管远端梗阻积水,与单纯运用腹腔镜治疗作比较.治疗后1年内两组患者妊娠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输卵管梗阻疗效情况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复术联合中药内外治疗,其输卵管梗阻疗效及妊娠率明显优于单纯运用腹腔镜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海兰;邓姗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择2胃溃疡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采用安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两组临床疗效、Hp根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安胃汤治疗胃溃疡Hp的根治率与三联疗法相似,但中医症候疗效优于三联疗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赵文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24例CHF患者心功能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4%.开搏通从小剂量开始,只要能耐受,尽可能递增到50g~100mg/d,共2w,葛根素75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qd,共2w.治疗中观察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心功能在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收缩末径(LVESD)减少(P<0.05);LVEF明显增加(P<0.01);心电图示妒离散度明显缩短(P<0.01).有少数病人出现咳嗽,血K+升高,乏力等.葛根素配伍开搏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是安全的,能明显改善活动耐量,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缩短QTd.
作者:李德祥;段茂书;王学函;何佩儒;刘庆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为寻常痤疮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9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中药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在愈显率、疗效指数、皮损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优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中药治疗.
作者:黄文平;谢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医治疗和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慢支效果显著.
作者: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83例经常性咳嗽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则采用对因对症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针灸与基本药物结合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小儿咳嗽的病情,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雄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取300例上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儿,将其平均分为三组:α-干扰素治疗组,采用5万 U/kg/d的α-干扰素,qd,4d为1个疗程,注射方式为肌肉注射;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炎琥宁组采用10mg/kg/d的炎琥宁进行静脉滴注,qd.采用Ot一干扰素以及炎琥宁这两种药物进行治疗,其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氏O.05).但是这两组进行比较则没有明显差异,α-干扰素治疗组出现了较多的并发症,包括发烧、寒战以及粒细胞数目减少、热性惊厥等,均在给药1w之后恢复正常.采用α-干扰素以及炎琥宁都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炎琥宁的安全性更高,因此,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首选炎琥宁治疗.
作者:叶林燕;周海荣;习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近段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进行治疗.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研究组总有效率94.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方法能够直接作用患处,对中西医治疗方案加强有更显著的疗效.
作者:廖信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3岁.心脏超声示室间隔心尖段明显增厚(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临床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入院后体检:BP:128H6mmHg,HR76 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左下扩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率齐.否认高血压,心脏病.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12导联同步心电图示(见附图):窦性心律,心率47次/min,P-R间期0.12s,ORS时限0.13s,I、aVL导联深而窄q波,深度由于>后继R波的1/4R,但宽度<0.04s;RV5导联=2.6mV;RVs+SV1=4.3mV;RI导联=1.6mV;m+SⅢ=4.0mV;RaVL导联=1.9mV;I、aVL.v5、V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0.05mV;I、aVL导联T波倒置;V4~6导联T波低平.动态心电图示:偶发房早,部分成对;偶发室性早搏.
作者:赵美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2岁.以间断阵发性室上速3年,心悸、胸痛3d入院.既往间断口服地高辛、维拉帕米控制室上性心动过速.1年前曾在外院行电生理检查,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左侧游离壁隐匿性旁道.因主动脉瓣膜狭窄严重未行射频消融术,故转另一家医院行射频消融术,手术成功.查体:心前区无隆起,心前区波动不弥散,未扪及细震颤:叩诊心浊音界不大,心率158次/min,律不齐,可闻及早搏3~4次/min,主动脉第一听诊区可闻及双期杂音,主动脉第二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既往患有风湿性心脏病20余年(治疗不详).
作者:李娜;李喆;毛艳阳;王建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查体发现左肺占位1月余.胸部CT示左肺下叶见类圆形结节,边缘清,密度均,边缘欠规整,余双肺内未见异常密度灶,纵隔未见异常淋巴结肿大,胸膜未见异常.DR:胸廓对称,双肺纹理增粗,左肺下野心后区见淡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欠清,右肺上中野见索条状高密度影,双侧隔面光滑,双肋隔角锐利,心影未见异常.
作者:张春宏;张立贤;刘海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病例报告``病例1,女,43岁,因阵发性头痛、心悸入院,BP220/130mmHg,HR140次/min;既往10年前曾行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行生化检查:血钙2.21mmol/L、血磷1.29mmol/L、甲状旁腺激素55.7 pg/mL、降钙素1250.3 pg/mL、血癌胚抗原42.8μg/L;影像学检查结果为左肾上腺区可见两个类圆形肿块影,边界尚清,大小分别为5.7cm×6.2cm、4.1cm×4.3cm,其中较大的密度不均匀.内部可见低密度灶,CT值约为22Hu,增强扫描见病灶边缘强化明显,内部低密度灶未见强化;右侧肾上腺区可见2.0cm×2.3cm类圆形肿块,边界不清楚,部分突人肝实质,与右肝分界不清,CT值约42Hu,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甲状腺彩超示双侧甲状腺实质性占位伴钙化,左侧颈部多枚肿大淋巴结.
作者:张春玲;王凤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使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大多数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欠佳.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普及,使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社区内进行预防及治疗成为现实,但同时也对社区医护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特点,对社区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于景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溶栓治疗在STEMI的治疗非常广泛,院前溶栓的疗效得到广泛认可,但院前溶栓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需加强多方面的交流合作.随着对STEMI的公众宣教,急救医疗服务系统人员的培训,急救车辆设备和溶栓药物的配备,院前院内无缝连接绿色通道的建立,会让更多的STEMI患者得到溶栓获益.从而降低STEMI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姜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复习近几年胰腺癌伽玛刀治疗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所在科室近几年所治疗的病例资料,对胰腺癌伽玛刀治疗方式方法、生存情况、现状及发展作一个充分的了解.随着基础、临床研究、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的发展、进步,胰腺癌伽玛刀治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疗效.胰腺癌伽玛刀治疗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为了更好地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开展.
作者:钟守斌;刘智惠;杨建伟;王春亮;刘金宝;刘泉;孙大庆 刊期: 2012年第10期
2010年1~6月,于我院要求终止妊娠且停经50~80d的健康妊娠妇女120例,经妇科及二维B超检查诊断为宫内妊娠,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以观察临床效果.两组妇女在术中的宫颈条件、疼痛程度、术中术后子宫出血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卡孕栓具有良好软化扩张宫颈、镇痛效果好且术后出血少、使用安全、方便、简单、易行的特点,尤适用于孕50~80天及未产妇人流术前的扩宫用药.
作者:卢广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产后出血严重威胁着孕妇的生命安全,子宫颈收缩无力作为产后出血主要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治疗的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各有利弊.
作者:林佩瑶;郑容华;龙孙宇;李建平;袁洪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疝修补术手术方式粗糙,缝合后不同层次组织间产生张力很高,极容易造成缝合部位撕裂,除增加手术难度外,其对麻醉要求也非常高.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因为其术式符合人体解剖结构,主要选择腹膜前间隙为腹股沟区修补,且对麻醉要求较小,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方式,因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复发率低等优点,现已在各医院中广泛应用.国内外有关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研究报道很多,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肖远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良性疾病,对患者的月经、妊娠和生育预后有较大影响,诊断性刮宫、超声检查子宫或切除后病理确诊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传统方法,但是由于其漏诊率较高,所以应用有限.宫腔镜的检查和治疗做为一种新的方法,为子宫内膜息肉提供了一种腔内,微创的临床诊疗手段.
作者:罗红;李燕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当前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几率远远大于普通人群,本文就糖尿病与甲状腺的研究发展进行综述.
作者:韦艳田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