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艳
目的 探讨复合树脂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病例9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合成树脂和氧化锆陶瓷进行修复,12个月后比较修复体颜色、颈缘变色、颈缘适合性以及探诊深度、牙龈指数5项指标.结果 两组在颜色、颈缘颜色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颈缘适合性、探诊深度和牙龈指数上有显著性差异,19<0.05.结论 复合树脂嵌体色泽协调性好,自身耐磨性较差,对天然牙的磨损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氧化锆陶瓷,但仍然需要解决复合树脂自身耐磨性的问题.
作者:苏侃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液黏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67例老年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有腹水和无腹水者与正常人血液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肝硬化患者肝腹水组和无腹水组比较,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和正常老人血液黏度部分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液黏度低于正常老人水平,随着肝功能减退,血液黏度将越来越低.结论 通过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液黏度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总结血液黏度变化临床特征,对于临床判断和治疗老年肝硬化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艾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产后出血严重威胁着孕妇的生命安全,子宫颈收缩无力作为产后出血主要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治疗的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各有利弊.
作者:林佩瑶;郑容华;龙孙宇;李建平;袁洪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择2008年7月~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内服乳核散结片,外敷散结乳癖膏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内服乳癖康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88例痊愈,34例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有26例痊愈,20例显效,17例有效,1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8.7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乳腺增生症患者,利用内服乳核散结片联合外敷散结乳癖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立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2010年1~6月,于我院要求终止妊娠且停经50~80d的健康妊娠妇女120例,经妇科及二维B超检查诊断为宫内妊娠,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以观察临床效果.两组妇女在术中的宫颈条件、疼痛程度、术中术后子宫出血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卡孕栓具有良好软化扩张宫颈、镇痛效果好且术后出血少、使用安全、方便、简单、易行的特点,尤适用于孕50~80天及未产妇人流术前的扩宫用药.
作者:卢广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肺气肿患者67例,以西药药物为主治疗,并采用中药疗养及健康护理.67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住院时间为9~15(平均12)d,显效48例(70.6%);有效16例(25%),总有效率为95.6%.表明通过治疗及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本院采用的有效诊治方法,为肺气肿临床诊治提供准确依据,可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生活负担.
作者:来启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和研究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于2008年8月~2011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镇静、坐位、利尿剂和强心剂等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加用硝普钠治疗,25mg,按50~100μg/min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2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BP、DBP、呼吸、心率和SaO2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要好,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心衰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刘慧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56例PCI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显效率为73.72%,总有效率为93.59%,对照组显效率为11.54%,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能显著改善PCI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是治疗PCI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高树玲;郭志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七氟烷与异氟烷在腹部手术麻醉中的不同,以寻求更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4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I组和Ⅱ组各45例,对I组患者采用七氟烷麻醉,对Ⅱ组患者采用异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与Ⅱ组患者相比,I组患者的入睡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要短;诱导前后两组HR和MAP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及手术后5min I组HR和MAP明显高于Ⅱ组:术后I组躁动、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部手术的患者,相比与异氟烷,七氟烷在HR、MAP波动以及患者苏醒时间方面表现出更好的麻醉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居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长短和处理方式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6月我院门诊空腹体检人员83例,抽取其静脉血分别注入6支真空采血管各2nd,其中A、B、C管于室温25℃保存,D、E、F管于4℃、15℃和35℃保存;A、D、E、F管离心;B管离心后抽取血清,使其与红细胞分离;C管加分离胶,进行离心.分别于采血后1、2、4、6、8h检测血糖.结果 A管2h血糖值与1h差别不大(P>0.05),而4、6、8h检测与1h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B管与C管血液血糖浓度随放置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D管血液随放置时间延长血液中血糖浓度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E、F血液分别于4、6、2h检测与1h检测明显降低,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及时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检验;对于标本量较小而需集中标本后统一进行检验时应妥善处理及保存血液标本,以取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钮开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要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孕周的不同分为A组(<28w)、B组(28~31w)和C组(32~34w),比较三组的母婴结局.结果 随着孕龄的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但A、B、C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治疗时间显著长于A、C两组(P<0.05);A组以引产为主,B、C组以剖宫产为主,A组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孕龄的延长,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死亡率逐渐降低,A组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孕周越小,母婴的预后越差,短期的保守治疗可有效的延长孕周,同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合适的方式终止妊娠,可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潘晓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当前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几率远远大于普通人群,本文就糖尿病与甲状腺的研究发展进行综述.
作者:韦艳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回顾性统计在我院行外科胃肠减压术患者78例,根据手术中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的不同分为两组:行传统插入深度的对照组32例,比传统插入组深10~15cm的治疗组46例.通过统计外科胃肠减压患者术后腹胀者例数,计算术后腹胀反应发生率,后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患者手术后腹胀反应发生率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腹胀反应者18例(轻度13例,中度4例,重度1例),腹胀发生率39.13%,对照组腹胀反应者17例(轻度7例,中度7例,重度3例),腹胀发生率53.13%,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术后腹胀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科胃肠减压术术中胃肠管插入深度是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郑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40例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置泵前心理护理、置泵后的置泵部位护理,健康宣教,血糖监测,泵的管理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40例患者用胰岛素泵后血糖控制良好、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生活质量相应提高.胰岛素泵的应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健康与营养状况,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生活信心,通过日常综合护理及血糖监控,同样可以与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史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复术联合中药内外治疗配合调节排卵治疗输卵管远端梗阻积水,与单纯运用腹腔镜治疗作比较.治疗后1年内两组患者妊娠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输卵管梗阻疗效情况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复术联合中药内外治疗,其输卵管梗阻疗效及妊娠率明显优于单纯运用腹腔镜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海兰;邓姗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治疗组),选择同期单纯采用针灸治疗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对比治疗组术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有效率为8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疗法可以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而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沙志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通过回顾30例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经过实行中医药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基本缓解及纠正.使用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衰竭患者,病情得以有效控制,并得出药物作用的机理.
作者:谭燕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为寻常痤疮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9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中药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在愈显率、疗效指数、皮损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优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中药治疗.
作者:黄文平;谢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取腹腔镜下阴道癌根治术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w,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支持以及环境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镜下阴道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系统的综合护理可以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作者:刁笑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同期94例早期肾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A组)55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B组)39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A组患者肿瘤大小1.8~6.5(平均4.9)cm,B组患者肿瘤大小3.0~6.8(平均5.5)cm.患者术前均行B超、IVP、CT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临床分期均为:T1N0M0~T2bN0M0.结果 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6±10.5)和(121±12.4)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12)和(210±17)ml(P<0.01),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1±1.2)和(8.4±1.6)天(P<0.05).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6~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局限性肾癌的肿瘤控制与开放手术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友汉;庞国富;陈平锋;许韩峰;段友军;刘志文;蔡晓健;李解方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