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江毅敏

关键词:泮托拉唑, 胃溃疡, 临床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 观察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7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均给予抗生素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注射.连续治疗4w,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阴转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Hp阴转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慢支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医治疗和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慢支效果显著.

    作者: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5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MRI与CT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作用.方法 对本院的5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颅脑MRI与CT检查,分析两者的总检出率及不同梗死时间的检出率,不同梗死部位的异常检出情况.结果 MRI的总检出率(P<0.01),梗死24h以内(P<0.01)、24~72h(P<0.05)的检出率均高于CT;MRI在基底节区、脑室旁、额叶、丘脑、颞叶、顶叶及小脑的异常检出例数多于CT,且除脑室旁和丘脑外,其余的检出提高率均在35%以上.结论 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较高,且异常脑区检出范围广.

    作者:朱丰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进展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疝修补术手术方式粗糙,缝合后不同层次组织间产生张力很高,极容易造成缝合部位撕裂,除增加手术难度外,其对麻醉要求也非常高.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因为其术式符合人体解剖结构,主要选择腹膜前间隙为腹股沟区修补,且对麻醉要求较小,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方式,因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复发率低等优点,现已在各医院中广泛应用.国内外有关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研究报道很多,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肖远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复合树脂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复合树脂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病例9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合成树脂和氧化锆陶瓷进行修复,12个月后比较修复体颜色、颈缘变色、颈缘适合性以及探诊深度、牙龈指数5项指标.结果 两组在颜色、颈缘颜色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颈缘适合性、探诊深度和牙龈指数上有显著性差异,19<0.05.结论 复合树脂嵌体色泽协调性好,自身耐磨性较差,对天然牙的磨损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氧化锆陶瓷,但仍然需要解决复合树脂自身耐磨性的问题.

    作者:苏侃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浆脑钠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85例脓毒症、重度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浆BNP和NSE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脓毒症、重度脓毒症、脓毒症休克三组中死亡组患者第1d血浆BNP和NSE水平与存活组比较升高(P<0.05),第5d血浆BNP和NSE水平、APACHE II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BNP和NSE水平及APACHE II评分渐降低(P<0.05).结论 血浆BNP和NSE联合监测有助于估计脓毒症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

    作者:刘秀娟;王炳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应用.方法 对确诊的31例乳腺癌和35个良性肿块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内部见微钙化,血流信号粗大、迂曲,RI>0.7;良性肿块呈椭圆形,纵横比<1,内部多呈中等偏低回声,血流信号纤细、规则,RI<0.7.误诊4例,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和1例乳腺脓肿误诊为乳腺癌,2例乳腺癌误诊为纤维腺瘤.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上有较高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作者:张群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

    当前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几率远远大于普通人群,本文就糖尿病与甲状腺的研究发展进行综述.

    作者:韦艳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社区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使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大多数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欠佳.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普及,使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社区内进行预防及治疗成为现实,但同时也对社区医护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特点,对社区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于景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对我院自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4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检测和合理的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出血护理、胎儿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结果 两组患者和新生儿无1例发生死亡.人性化护理组的并发症比例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一般护理组(P<0.05).人性化护理对于血小板减少的妊娠患者的恢复更为有利,减少了患者出血、感染等不良症状的发生,是保证患者和新生儿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丁圳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爆灼伤应用静脉输液港并发感染的护理体会

    回顾性分析1例爆灼伤应用静脉输液港并发感染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畅;辛雪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患者行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72例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72例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4.88%,两组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邹筱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118临床分析

    目的 浅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间11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全部予以24h全程心电图监护管理或等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及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检查完成后划分组别,心律失常组77例,心律正常组41例,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诱发心律失常的类型进行总结,同时分析对比2组肺心病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率达65.25%(77例),其心律失常表现类型多为窦性心动过速、不齐、过缓及房性期前收搏、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并发及严重程度多因心力衰竭、肺部严重感染、缺氧、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相关,与正常组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潜在心律失常并发系数极高.其影响因素存在多变性和多样性特点,了解其心电图特点对临床诊断及预防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良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78例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给予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经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1w后,155 例(87.08%)瘘管愈合,16例(8.99%)瘘管部分愈合,7例(3.93%)瘘管未愈合,总有效率为96.07%.结论 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有效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7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均给予抗生素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注射.连续治疗4w,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阴转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Hp阴转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毅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助产士工作压力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通过分析助产士工作的主要压力,了解助产士在工作中所担心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帮助助产士从容面对各种压力,提高助产士从容面对各种压力,提高助产士的整体健康水平,使助产风险系数降到低,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吴志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长短和处理方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长短和处理方式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6月我院门诊空腹体检人员83例,抽取其静脉血分别注入6支真空采血管各2nd,其中A、B、C管于室温25℃保存,D、E、F管于4℃、15℃和35℃保存;A、D、E、F管离心;B管离心后抽取血清,使其与红细胞分离;C管加分离胶,进行离心.分别于采血后1、2、4、6、8h检测血糖.结果 A管2h血糖值与1h差别不大(P>0.05),而4、6、8h检测与1h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B管与C管血液血糖浓度随放置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D管血液随放置时间延长血液中血糖浓度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E、F血液分别于4、6、2h检测与1h检测明显降低,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及时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检验;对于标本量较小而需集中标本后统一进行检验时应妥善处理及保存血液标本,以取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钮开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液黏度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液黏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67例老年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有腹水和无腹水者与正常人血液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肝硬化患者肝腹水组和无腹水组比较,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和正常老人血液黏度部分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液黏度低于正常老人水平,随着肝功能减退,血液黏度将越来越低.结论 通过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液黏度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总结血液黏度变化临床特征,对于临床判断和治疗老年肝硬化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艾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为寻常痤疮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9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中药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在愈显率、疗效指数、皮损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优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中药治疗.

    作者:黄文平;谢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清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

    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胃汤加减,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病理积分及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及病理积分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清除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临床症状及胃黏膜可明显改善,增强抗生素杀菌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兆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DHS和PC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经皮加压钢板(PCCP)治疗老年AO分型A1型,A21型,A2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DHS和PCC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各30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平均随访12(6~18)个月.采用PCCP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从切皮到缝合)平均为50.8(30-70)min,术中平均显性失血为95.8(50~200)ml,近端切口3 cm,远端切口 3cm.术后下肢功能评价优23例,良7例.DHS组出现钢板螺钉断裂2例,髋内翻2例;PCCP组出现钢板螺钉断裂1例、无髋内翻及股骨头坏死.结论 采用PCCP治疗A1型、A21型、A2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切口长约3cm、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下床时间短等特点.对于治疗A1型、A21型、A2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目前是较好的替代DHS内固定物.

    作者:陈军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