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兵
对69例住院留观手足口病患儿,按入院时检测外周白细胞(WBC)参考值水平随机分成白细胞增高组(增高组)39例和白细胞正常组(正常组)30例;检测治疗前血糖和治疗前后白细胞,观察病情及生化指标演变转化规律和不良反应.从中探讨对手足13病临床诊治指导和预后的价值.两组患儿均予喜炎平或炎琥宁、痰热清、利巴韦林及水溶性维生素对症治疗,白细胞明显增高或CRP明显增高者予抗生素治疗,主要是常规用头孢呋辛钠,其中对头孢类过敏者用克林霉素常规量治疗.白细胞增高组与白细胞正常组相比,并不会延长发热手足口病治愈出院时间,而是缩短治愈出院时间.两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该两组病例都能够使白细胞迅速恢复正常水平.该方案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不因白细胞增高而延长治愈出院时间,而平均退热时间则稍长,对临床医师估计病情预后有参考意义.
作者:易天江;张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溶栓治疗在STEMI的治疗非常广泛,院前溶栓的疗效得到广泛认可,但院前溶栓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需加强多方面的交流合作.随着对STEMI的公众宣教,急救医疗服务系统人员的培训,急救车辆设备和溶栓药物的配备,院前院内无缝连接绿色通道的建立,会让更多的STEMI患者得到溶栓获益.从而降低STEMI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姜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75例急性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高压氧治疗和舒适型护理:对照组患儿则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急性小儿偏瘫疾病的过程中,采用高压氧治疗和舒适型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为寻常痤疮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9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中药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在愈显率、疗效指数、皮损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优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中药治疗.
作者:黄文平;谢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择2005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1例妇产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率为45.96%.妇产科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为预防性用药,占92.08%;产科以两联为主,妇科以三联为主.强化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并且从根本上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7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2例和西医组36例,按照文中的疗效标准统计治疗有效率,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种治疗方法的统计学差异性.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92.9%.西医组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有效率69.4%.二组治疗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冠心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本身仍存在问题和难点,有待于解决.
作者:陈文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分析4例胭动静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在手术后恢复受损肢体循环,其中1例在排便时出现血管再次断裂行二次手术,其余3例均1次手术痊愈.
作者:张丹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1例爆灼伤应用静脉输液港并发感染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畅;辛雪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83例经常性咳嗽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则采用对因对症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针灸与基本药物结合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小儿咳嗽的病情,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雄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患者行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72例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72例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4.88%,两组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邹筱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浅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间11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全部予以24h全程心电图监护管理或等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及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检查完成后划分组别,心律失常组77例,心律正常组41例,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诱发心律失常的类型进行总结,同时分析对比2组肺心病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率达65.25%(77例),其心律失常表现类型多为窦性心动过速、不齐、过缓及房性期前收搏、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并发及严重程度多因心力衰竭、肺部严重感染、缺氧、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相关,与正常组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潜在心律失常并发系数极高.其影响因素存在多变性和多样性特点,了解其心电图特点对临床诊断及预防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良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指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56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保守治疗方法.结果 56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50例(89.29%),失败6例(10.71%),转行手术治疗.结论 严格遵循宫外孕保守治疗指征,可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王燕芳;王艳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78例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给予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经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1w后,155 例(87.08%)瘘管愈合,16例(8.99%)瘘管部分愈合,7例(3.93%)瘘管未愈合,总有效率为96.07%.结论 甲硝唑辅助Vitapex治疗皮肤窦道型根尖周炎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有效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C组各20例.A组采用左旋布比卡因进行麻醉,B组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C组采用布比卡因麻醉.比较3组麻醉效果.结果 A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显著短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大运动阻滞时间短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运动阻滞程度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者用于硬膜外麻醉,均有较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作用,均能满足手术对麻醉的要求.
作者:姚继红;申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治疗组),选择同期单纯采用针灸治疗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对比治疗组术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有效率为8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疗法可以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而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沙志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的两种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11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及睡前长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和早餐前、晚餐前皮下注射混合胰岛素.随访4w,比较两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同时收集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孕妇体重增加较对照组稍多,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达标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间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采用三段餐前短效胰岛素联合睡前长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更有利于孕妇空腹及餐后血糖的控制.
作者:万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366例产妇,针对母乳喂养经常发生的问题,给予对应的护理方法.乳胀、乳腺炎的出现情况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吸吮成功率高达96.8%;乳头皲裂、奶涨及乳腺炎的终治愈率或解除率均为100%.针对母乳喂养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提高母乳喂养率,并可以很好地控制乳胀、乳腺炎的出现情况.
作者:马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颅内压监测可以及时了解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颅内压的变化过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对临床用药和护理也具有指导意义,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和预后不良的后果.
作者:蒋金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对2011年5~8月我院门诊处方中进行随机抽取557张,参照药品使用说明和相关规定,对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实例进行分析点评.结果 共发现6张不合理处方,占全部抽取处方的1.07%.我院的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基本合理,但工作质量仍需提高,医师应当根据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到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的安全有效用药.
作者:蔡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对ICU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发病情况及探讨导管相关感染性疾病的产生原因、高危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共收集60根导管,其中19根导管细菌培养阳性,其阳性率为31.7%,培养出阳性菌株20例;平均每天每1000根导管感染术数为15.9次.针对上述试验中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汇总,对常见的几种致病菌的治疗处理方法加以讨论,同时就相关性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提出观点.在临床治疗中,必须注重操作的无菌性及正确性,同时有效预防能够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作者:郭太礼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