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雪莉
通过对近年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文献的整理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及相对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临床上能够更加安全有效的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联合粪便脱落细胞学与粪隐血试验检测在大肠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4月来我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大肠癌组(经病理证实)11例及非大肠癌组14例,两组患者均在肠镜检查前行粪隐血试验及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大肠癌组两者联合检测其敏感性为90.9%,分别与单独一种方法检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大肠癌组脱落细胞学检测特异性为92.9%,分别高于粪隐血及两者联合检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粪便脱落细胞学及粪隐血试验两种检测手段可以提高大肠癌的检出率.
作者:宋建忠;覃正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方式较多,其中两种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左西孟旦与心钠肽治疗AHF.本文对AHF及上述两种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AHF的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VVC)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预防及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50例VVC患者及同期100例健康体检妇女进行临床资料的对比研究.结果 VVC患者年龄为31.92+9.15岁.VVC阴道清洁度I~Ⅱ度44例(29.3%),Ⅲ~Ⅳ度106例(70.7%),其中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23例,滴虫阴道炎(TV)8例,合并萎缩性阴道炎(AV)7例.非月经期使用护垫、阴道炎病史可增加VVC的发生危险;采用避孕套可降低VVC的发生危险.结论VVC主要发生于性活跃期的妇女,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尿痛及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是其主要症状,严重时坐卧不宁,异常痛苦.VVC阴道清洁度一般为Ⅲ~Ⅳ度,非月经期使用护垫是VVC发生的高危因素,而避孕套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夏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开腹和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手术开腹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住院费用的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开腹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陈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40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采取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CCU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成功撤机19例,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例.对照组成功撤机16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原发病加重等死亡4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5%.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加强CCU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确保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
作者:郭晓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肝脏脂质与血脂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30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另选取30只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观察组,分别眼眶取血并取肝组织处理,检测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结果 与正常饲养组比较,非酒精脂肪肝组大鼠总胆固醇、肝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含量存在较为明显的变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变化方面,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正常组也存在明显差异,且两者变化趋势相似.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质与血脂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于斐;程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ICU内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ICU于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住院时间在1w以上的危重患者986例,其中DVT发病人数为64例,对其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现DVT相关症状的时间都是患者住院或置管1w后;DVT发病率和住院时间呈正相关,DVT发病率和深静脉置管时间成正相关.在出现相关症状前4d以内,血小板数量升高至300×109个/L以上者36例,占56%.连续2w使用抗凝溶栓治疗,其中30例患者的血小板数恢复至300×109个/L以内,占83%.当64例患者出现下肢症状后2d内,对其行下肢和盆腔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其中43例为中央型、18例为混合型,2例为周围型.结论 必须综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临床观察等综合手段对上述人群进行密切注意,对下肢DVT病症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提高ICU内DVT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毅君;肖苑芳;邹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冠脉再通率77.1%,其中心力衰竭3例,心源性休克5例,死亡3例,均发生在冠脉未通的病例中;恶性心率失常7例,2例发生在再通组,5例发生在未通组.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取得确切的疗效,冠状动脉溶栓后再通率高,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晓明;乐迎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20例泌尿外科手术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健康教育组(n=60).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健康教育组在整个围手术期一直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组身体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且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较高.健康教育和及时的护患沟通不仅可提高患者自我配合意识,有助于身体的恢复,而且能够融洽护患关系,使得二者心情愉悦,有助于工作进展.
作者:叶惠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56例下肢骨折后期膝关节僵硬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和手法按摩,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4w为一个疗程,结束治疗后观察及记录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4%和75.0%.痊愈率和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折后期膝关节僵硬疗效显著,愈合快,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在急诊呼吸困难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02例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54例,为观察组;非心源性呼吸困难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T-proBNP浓度,同时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心功能级别NT-proBNP浓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与NT-proBNP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NT-proBNP检测在心源性与肺源性致呼吸困难鉴别上有重要价值,NT-proBNP含量变化与患者病情转归、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古勋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148例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各74例,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 亚低温组治疗结束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恢复良好52例,中残11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死亡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5例,中残19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3例,死亡7例.结论 通过亚低温治疗使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得到良好改善.
作者:任文博;刘振林;赵玉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症的现状.方法 通过量表测试焦虑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评分,做出分析.结果 合并焦虑症占50.5%,用黛安神联合舒肝解郁胶囊口服抗焦虑治疗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疾病综合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焦虑治疗非常必要,且应引起广泛重视.
作者:刘吉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托烷司琼静脉自控镇痛在临终前癌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肿瘤科晚期癌痛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布托啡诺联合托烷司琼和布托啡诺行静脉镇痛泵持续输注,记录镇痛后各时点的VAS及Ramsay镇静评分、PC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所有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增高,对照组的PC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观察组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托烷司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临终前癌痛镇痛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储静红;颜瑞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凝血功能及血脂指标进行检测,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2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观察组,同期50例血脂及凝血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FBG).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TG、TC及LHL-H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T、APTT及FBG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功能及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相关性,治疗中应注意抗凝及调节脂肪代谢.
作者:魏国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舒利迭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低流量持续吸氧、口服沐舒坦及支气管舒张剂.对照组加用缓释茶碱0.2g,bi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吸入舒利迭粉吸入剂(50~250 μg/60吸),qd,2喷/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7.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 、FEV水平及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是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理想药物,能使肺的顺应性增加,改善通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世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规律运动与健康饮食帮助,并采用二甲双胍片、施慧达口服配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将其按照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和痰浊阻络型三种证型进行分类,分别给予对症治疗;150例患者均给予2个月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76例(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58例(有效率82.9%),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效果明显,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过程安全,患者耐受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坦索罗辛在早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肾阳虚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坦索罗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其中联合治疗组60例,其他两组每组各30例,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变化来看,联合治疗组组内比较、联合治疗组与坦索罗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分别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坦索罗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各自组内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坦索罗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夫妻双方对性生活满意率来看,联合治疗组组内比较、联合治疗组与坦索罗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组间比较同样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坦索罗辛组组内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玄驹胶囊组组内比较、坦索罗辛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早泄可明显增加阴道内射精潜伏期,且疗效优于单一的药物治疗;阴道内射精潜伏期的延长则可明显提高夫妻双方对性生活满意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临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诊断肝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共56例,随机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西药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中药组采用滋癸汤加减进行治疗.西药组中显效率39.9%,有效率25%,无效率35.7%,总有效率为64.3%,中药组中显效率53.6%,有效率28.5%,无效率17.9%,总有效率为82.1%.总有效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癸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肖炜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