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济诚;纪淑贤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对3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作一探讨.结果全组病例经及时诊断与治疗,治愈37例,死亡1例.结论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一般可以作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胃镜检查可做到正确诊断,对于病史不详,体征不明显者,尤其老年人易于误诊,应予以重视.在治疗上,主要是止血和原发病的治疗,有休克症状者应积极抗休克:经积极治疗24小时以上而仍然不能止血的重症或年龄在45岁以上有动脉硬化者,反复大出血者、疑有恶变者应及时请外科会诊.
作者:孟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静脉肾盂造影是由静脉内注射造影剂,经肾脏的分泌作用排入尿路,作X线摄影,从而显影.它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危险小、病人痛苦少、诊断价值高,不但能观察泌尿系器质性改变,而且能测定肾脏的排泄功能.因此对造影剂副反应的发生和预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张志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机理尚无定论,常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有关.大多数病人为一侧患病,右侧较多.患者中绝大多数是第二支或第三支受累,第一支少见.三叉神经痛的特点为阵发性剧烈疼痛,如电击、刀割、针刺或烧灼样.发作时间短暂,在数秒至1分左右.每天可发生数次至数十次,并有愈来愈重的趋势.疼痛的部位常固定不变,相当一部分病人颜面有一个或多个扳机点,对触觉及运动极为敏感,有一触即发的疼痛.由于疼痛剧烈难忍,又常在说话、洗脸、剃胡须或咀嚼时诱发疼痛发作,故患者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担心剧痛的袭击,有的患者甚至对前途丧失信心,痛不欲生.
作者:温战欣;李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68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史8年,半年来加重,伴活动后及夜间发作性的呼吸困难,患者有糖尿病病史5年,否认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130/75mmHg,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音低钝,心律70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无肿大,双下肢不肿,心电图可见V1~V5导联的T波倒置,频发室性早搏,约10~15次/分,偶见室早二联律.予以常规抗血小板、抗凝、利尿、扩冠药物治疗,静点利多卡因控制室性早搏,24小时后,患者室早减少至0~1次/分,停用静脉的利多卡因,改为口服慢心率治疗室早.
作者:孙大炜;杨戈;王新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对甲状腺单发结节的临床与病理的复习,提高诊断水平,探讨手术方式的改进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期间,327例单发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手术方式、病理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27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中,手术采用患侧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去除结节保留部份正常甲状腺组织等术式.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297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2例,甲状腺腺瘤21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8例;恶性病变30例,其中乳头状癌22例,滤泡状癌8例,恶性率为9.2%.结论甲状腺单发结节可作腺叶次全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术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疗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恢复较快.甲状腺单发结节多为良性,少数为恶性,B超及CT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钟景新;林更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30例,经临床检验,结论该药疗效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1对象30例,均为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患病时间1年~22年不等.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睡眠差、记忆力明显减退.患者年龄34岁~55岁,男女比例接近1:1.
作者:韩云丽;滕东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高脂血症在高血压患者中发病率很高,通常会增加降压的难度及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Beatrice Golomb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轻度但有意义的血压下降,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2.5~3.0mmHg.本研究通过观察辛伐他汀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情况,进一步探讨其意义.
作者:王哲鹏;王俊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肥胖已经作为一种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减肥药物发展虽然很快,但副作用大,在临床运用中受到一定限制.近2年来笔者采用针灸火罐为主治疗肥胖患者60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针灸并火罐以其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少、疗效确切、且持久、经济方便等优势被广大肥胖患者所接受,现报道如下.
作者:栗滢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急诊科是医院全天候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主战场,也是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易产生矛盾,引起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场所[1],同时也是护生临床实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紧张、高强度的环境下做好护生的实习带教工作,一直是我们探讨的问题,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黎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简称ERCP)在内科已广泛应用,它具有不需全身麻醉、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并发症少、而深受患者的喜爱.我院此手术已2年,我们对30例手术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如下.
作者:王立杰;修崇琨;马会平;金玉清;刘玉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是由于婴幼儿时期臀部反复注射药物,引起臀肌及髂胫束挛缩,引发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医源性疾病,轻者表现为弹响髋,重者不能正常下蹲,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本症好发于儿童及少数青年,因对病因认识不足,目前无较好的预防措施.仅以尽量减少婴幼儿臀部肌内注射预防发病,通过手术治疗解除症状,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现就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14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自2001年8月~2004年9月,我们共收治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06例,采用非手术或手术引流加消毒紫草油纱布及时换药,合理应用抗菌素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导如下.
作者:李薇;谷秀英;张海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小儿生病在医院看病后,医生开出药品,其家长应当从医生那里获知所用药品有哪些不良反应及其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一般来说,药品对小儿的不良反应并不常见,其发生率为2%~5%.
作者:吴萍;蔺学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管理软件市场已经形成,但还很不规范.则对众多厂商激烈竞争,很多用户还不能把握正确的选择方法,因而吃亏的不少.针对这一情况,综合用户的经验教训及自身的体会,提出以下几项指标以供参考.
作者:刘传华;杨海珊;刘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自我形象紊乱是北美护理诊断协会1973年通过的一项护理诊断,其定义为:个体在感知自身形象方面受到干扰.主要诊断为:对存在的或受到的身体结构和/或机能方面的变化有负性语言性反应和/或有非语言性反应[1].目前,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一旦确诊,病人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尤其是部分需要做工人肛门来解决排便问题的患者,术后因病人腹部形态(左下腹人工肛门)及排便方式的改变,病人常有情绪低落、绝望、不敢面对现实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行为异常而发生自我形象紊乱,因此,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我形象紊乱的护理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23例直肠癌根治术后行永久性人工肛门病人进行调查与心理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赖月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如何根据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不同骨折类型选择不同固定,以达佳疗效.方法应用滑动加压髋螺钉(DHS)9例、角钢板3例、Gamma钉7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14例、股骨重建钉20例分别治疗此类骨折共5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2.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优良49例,占92.5%.结论不同类型的股骨粗隆周围骨折,选择内固定物时应有所倾向.其中,PFN则具有固定牢靠,抗旋转力强,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崔立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牙周组织工程就是将体外培养的高浓度、功能相关的活性细胞种植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细胞外基质材料上,在生长因子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将这种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体植入机体牙周病损部位,以形成新的具有其原来特殊功能和形态的相应牙周组织,达到修复创伤和重建功能的目的.笔者通过复习近年来国内牙周组织工程的文献,将其主要的3个方面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作者:孟宪安;刘景文;郭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糖尿病(DM)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患病率为9.2%,其死亡目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及肿瘤.
作者:宇秀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哈尔滨二四二医院2001年1月~2005年5月分娩的足月妊娠头先露胎膜破358例与同期分娩的无胎膜早破足月妊娠头先露358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程时间、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结果胎膜早破组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胎膜早破对母儿均有负面影响,与难产有密切关系,应予以重视,预防为主.
作者:陈蓉;孙宏丽;赵丽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黄芪及参芪在化疗后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方法32例癌症患者化疗后应用黄芪注射液和参芪片与28例癌症患者化疗后未行特殊处置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红、白细胞数在2周内数量差异情况.结果化疗后使用黄芪注射液并口服参芪片可明显减缓白细胞下降幅度.结论黄芪注射液并参芪片可减轻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促进其恢复.
作者:田洪文;于洪梅;冯琦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