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霄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2岁.主诉:腹胀,脐周隐痛,厌油腻,食欲不佳数年,近两月较重并出现头晕,乏力症状.查体:KT36.7℃,P85次/分,Bp13.3/9.3kpa,患者无力型体质,贫血面容,巩膜、皮肤无黄染,腹软平坦,肝脾未及,胃区普遍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无黑便.临床检验:肝功、肾功、心功能正常,血常规(WBC5.80×109/L,RBC3.20×1012/L,HGC83g/L).
作者:关承华;邓晶;郑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糖尿病(DM)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患病率为9.2%,其死亡目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及肿瘤.
作者:宇秀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不孕症患者的健康需求.方法对500名不孕症患者的健康信息需求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孕症患者对护士的要求以讲解疾病知识多,占99%;②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需求:不孕病因、检查目的 、治疗方法疗效、用药作用及注意事项的需求均在8l%以上;③患者对健康信息获得方法以医务人员讲解多,占97%.结论患者渴望了解不孕症的各类知识,希望医务人员给予支持和帮助.护士应从心理护理、宣教疾病知识、为病人保守秘密等方面进行护理.
作者:丁连芳;杨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血瘀证已明确定义为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变,而瘀血是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为继发性致病因素.瘀血的形成除外伤原因外,必然有一个血液运行变化即血液运行缓慢或血质变浓变粘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应称为血滞期,这一时期所产生的病变则称为血滞证,它可有症状或无症状表现,它是血瘀证的前期,血瘀证则是血滞证发展的结果,防治血滞证,则可预防血瘀证.
作者:张雅臣;刘淑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机理尚无定论,常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有关.大多数病人为一侧患病,右侧较多.患者中绝大多数是第二支或第三支受累,第一支少见.三叉神经痛的特点为阵发性剧烈疼痛,如电击、刀割、针刺或烧灼样.发作时间短暂,在数秒至1分左右.每天可发生数次至数十次,并有愈来愈重的趋势.疼痛的部位常固定不变,相当一部分病人颜面有一个或多个扳机点,对触觉及运动极为敏感,有一触即发的疼痛.由于疼痛剧烈难忍,又常在说话、洗脸、剃胡须或咀嚼时诱发疼痛发作,故患者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担心剧痛的袭击,有的患者甚至对前途丧失信心,痛不欲生.
作者:温战欣;李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文搜索了52例肺段、肺叶结核,从病理、临床和X线片上进行了分析.X线片上表现为肺段或肺叶阴影的肺结核;在病理上以干酪性肺结核占多数,其次为增殖性肺结核,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较少见.形成肺段、肺叶阴影在病理基础为结核病变与慢性肺组织炎的并存.为此我们搜集了5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段及叶性肺结核,对其病理、临床和X线进行了分析.
作者:赵济诚;纪淑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对甲状腺单发结节的临床与病理的复习,提高诊断水平,探讨手术方式的改进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期间,327例单发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手术方式、病理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27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中,手术采用患侧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去除结节保留部份正常甲状腺组织等术式.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297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2例,甲状腺腺瘤21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8例;恶性病变30例,其中乳头状癌22例,滤泡状癌8例,恶性率为9.2%.结论甲状腺单发结节可作腺叶次全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术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疗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恢复较快.甲状腺单发结节多为良性,少数为恶性,B超及CT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钟景新;林更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据估计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危险为1.8%,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癌发病率逐渐增加,卵巢癌的发生为40~79岁,卵巢癌的死亡率占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患者在明显诊断时多数已属晚期,因此预后不良.要改善卵巢癌的预后,必须从病因及早期诊断上着手.尽管目前对卵巢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但是许多可导致卵巢癌的因素,称之为高危因素.针对卵巢癌的高危因素并采取一些阻断措施,必将减少部分卵巢癌的发生与死亡.
作者:赵文华;李景发;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口腔科医生对口腔专业是很熟悉的,但对口腔法医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案件需要鉴别时肯定有一定困难.为此,笔者复习近年来有关口腔常见案例,综述如下.
作者:解建设;孟宪安;孙效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了减少二次污染,我院开始使用塑料瓶装液体(塑料瓶装液体为安徽双鹤药业生产的250ml和500ml液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在起瓶口拉环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次性开启多瓶液体时,易对手指产生疼痛;有时瓶口拉环拉断后,造成输液瓶口不易开启.
作者:杨秀兰;杨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由于急性肠梗阻的定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即绞窄性肠梗阻必须及早手术,单纯性肠梗宜采用中西结合的非手术治疗.本文结合本院15年来346例不同类型号的急性肠梗阻的17个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统计学分析,从中找出定量的鉴别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文对静脉补钾引起的疼痛进行了观察,发现在补钾过程中,自述血管区域疼痛,可将针头翻转,加用热水袋热敷,取得良好的效果.采用随机分组法对甲组未采取措施,乙组降低滴速50%,丙组翻转针头加热敷、疗效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静雪;姜霞;孙家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球形肺炎临床相对于肺周围型肺癌少见,本文收集30例临床手术、X线或穿刺证实球形肺炎的影像资料,分析其形成的影像学基础的病理机制,讨论球形肺炎X线、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得出结论,球形肺炎影像形成相对具有特异性.以病理改变为基础,X线、CT影像特点作依据,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球形肺炎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殷为民;郭仁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自2000年~2004年用超短波并中频电治疗喉返神经损伤病例28例,效果可,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确诊喉返神经损伤病例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17岁~45岁,其中15例为甲状腺手术损伤,2例为气管插管损伤,其余11例为外伤引起.
作者:王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消障汤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及非甾体抗炎药控制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炎症的作用.方法对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实验组60例应用中药消障汤及常规术后皮质类固醇激素及非甾体抗炎药,另60例为对照组仅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观察术后1天、3天、7天、14天症状、体征和房水闪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症状体征和房水闪辉综合得分除第1天无显著差异外,术后3天、7天、14天实验组比对照组症状体征轻,房水闪辉值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障汤联合西药控制术后炎症反应安全有效经济可靠.
作者:边德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炎症性肠病(IBU)本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溃结(UC)病因虽未完全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障碍、感染及精神因素有关.现将38例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琴;赵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康莱特联合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8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2组,康莱特联合顺铂组42例,单用顺铂组38例.结果康莱特联合顺铂组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单用顺铂组57.9%.结论康莱特联合顺铂腔内注作者单位:150066 哈尔滨242医院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良好.
作者:田洪文;李卿华;于洪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的作用.方法4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硬膜外阻滞完善后,A组:先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mg/kg和芬太尼1μg/kg,15分钟后用输液泵以咪唑安定0.05mg/kg/h、芬太尼1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液至关腹结束.B组:哌替啶1mg/kg和氟哌利多0.05mg/kg静脉单次注射.结果两组用药拮抗牵拉反应的作用相当,术中镇静抗焦虚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术中输液泵连续输注能提高硬膜外麻醉质量.
作者:郭明仁;曹彦;曹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如何根据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不同骨折类型选择不同固定,以达佳疗效.方法应用滑动加压髋螺钉(DHS)9例、角钢板3例、Gamma钉7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14例、股骨重建钉20例分别治疗此类骨折共5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2.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优良49例,占92.5%.结论不同类型的股骨粗隆周围骨折,选择内固定物时应有所倾向.其中,PFN则具有固定牢靠,抗旋转力强,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崔立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老年人口占全人口中的比例逐年上升,老年病人也日渐增多;而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因其治疗及卧床时间长,且并发症多.鉴于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月对10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及健康指导,取得较好疗效,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叶树珍;佘永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