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肾盂造影常见碘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张志雅

关键词:静脉肾盂造影, 碘过敏反应, 造影剂, 静脉内注射, 诊断价值, 肾脏, 排泄功能, 器质性, 泌尿系, 副反应, 预防, 显影, 危险, 摄影, 尿路, 分泌, 测定, 病人
摘要:静脉肾盂造影是由静脉内注射造影剂,经肾脏的分泌作用排入尿路,作X线摄影,从而显影.它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危险小、病人痛苦少、诊断价值高,不但能观察泌尿系器质性改变,而且能测定肾脏的排泄功能.因此对造影剂副反应的发生和预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膀胱粘膜增生性病变,具有较特殊的病理发展过程及临床发病特点.随着腔镜技术的普及,检出率逐年增加,有研究表明[1]腺性膀胱炎可能是一种癌前病变,因此,应引起重视.我科自1999年2月-2004年11月共收治腺性膀胱炎84例,经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膀胱灌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鲁金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用三维超声诊断卵巢囊性肿瘤(附37例报告)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诊断卵巢囊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37例卵巢囊性肿瘤患者进行观察,获得肿瘤不同切面的二维及三维图像,并与术中及术后病理比较.结果三维超声所建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能够描述内壁特征,显示内部结构如间隔、乳头状突起,确定病变与相邻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三维超声成像从多切面、多角度对病变进行重建观察,获取更多的临床诊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作者:郑大伟;郑蕾;黄春慧;杨立岩;谷冬雪;赵云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静脉肾盂造影常见碘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肾盂造影是由静脉内注射造影剂,经肾脏的分泌作用排入尿路,作X线摄影,从而显影.它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危险小、病人痛苦少、诊断价值高,不但能观察泌尿系器质性改变,而且能测定肾脏的排泄功能.因此对造影剂副反应的发生和预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张志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的临床应用

    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现以来,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不可缺少的首选肿瘤标志物,PSA作为免疫组化标记、病情监测、分期和诊断,以及早期诊断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临床的作用也不断扩大.因此,笔者根据临床文献报导,现综述如下.

    作者:边跃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8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三七、丹参、山楂与西药卡托普利结合进行治疗.西药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结果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97.5%,西药组总有效率85.3%,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差异显著(P<0.05),而西药组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老年性高血压病,较单纯西药组疗效较好、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并且血液流变学也有所改善.

    作者:邝宁锋;蒋苏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医院信息管理软件选择指标

    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管理软件市场已经形成,但还很不规范.则对众多厂商激烈竞争,很多用户还不能把握正确的选择方法,因而吃亏的不少.针对这一情况,综合用户的经验教训及自身的体会,提出以下几项指标以供参考.

    作者:刘传华;杨海珊;刘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针孔镜在验光试镜中的应用

    目的 为了快速准确地确定青少年眼镜镜片度数.方法在验光过程中,除常规检查外,选用针孔镜片进行视力检验.结果针孔镜片下视力转好或视力下降.结论通过对针孔镜下视力检查,判断睫状肌痉挛的程度,能省时而准确地确定新的镜片度数.

    作者:周云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视功能在斜视手术前后的变化(附90例变化)

    目的 探讨共同性斜视手术后双眼视觉功能恢复一般规律.方法手术前斜视度统一用角膜映光法测得,手术前后视功能统一用同视机测得,手术后视功能均在术后十天测得.结果在总共90例中,34例内斜视术前有Ⅰ级视功能者占82%,术后达到100%;术前有Ⅱ级视功能者占29%,术后达到53%,术前有Ⅲ级视功能者占15%,术后达到27%.56例外斜视术前有Ⅰ级视功能者占36%,术后达到55%;术前有Ⅱ级视功能者占16%,术后达到36%;术前Ⅲ级视功能者无,术后达到4%.结论手术是治疗并促进共同性斜视视觉功能恢复的主要手段之一.术前的斜视角越大,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越低.并且,内斜视的视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外斜视.

    作者:冯兰;郭连珍;田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的作用.方法4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硬膜外阻滞完善后,A组:先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mg/kg和芬太尼1μg/kg,15分钟后用输液泵以咪唑安定0.05mg/kg/h、芬太尼1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液至关腹结束.B组:哌替啶1mg/kg和氟哌利多0.05mg/kg静脉单次注射.结果两组用药拮抗牵拉反应的作用相当,术中镇静抗焦虚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术中输液泵连续输注能提高硬膜外麻醉质量.

    作者:郭明仁;曹彦;曹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滞证与血瘀症

    血瘀证已明确定义为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变,而瘀血是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为继发性致病因素.瘀血的形成除外伤原因外,必然有一个血液运行变化即血液运行缓慢或血质变浓变粘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应称为血滞期,这一时期所产生的病变则称为血滞证,它可有症状或无症状表现,它是血瘀证的前期,血瘀证则是血滞证发展的结果,防治血滞证,则可预防血瘀证.

    作者:张雅臣;刘淑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对3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作一探讨.结果全组病例经及时诊断与治疗,治愈37例,死亡1例.结论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一般可以作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胃镜检查可做到正确诊断,对于病史不详,体征不明显者,尤其老年人易于误诊,应予以重视.在治疗上,主要是止血和原发病的治疗,有休克症状者应积极抗休克:经积极治疗24小时以上而仍然不能止血的重症或年龄在45岁以上有动脉硬化者,反复大出血者、疑有恶变者应及时请外科会诊.

    作者:孟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足月妊娠头先露胎膜早破3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哈尔滨二四二医院2001年1月~2005年5月分娩的足月妊娠头先露胎膜破358例与同期分娩的无胎膜早破足月妊娠头先露358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程时间、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结果胎膜早破组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胎膜早破对母儿均有负面影响,与难产有密切关系,应予以重视,预防为主.

    作者:陈蓉;孙宏丽;赵丽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双负压管引流防止乳癌术后皮下积液临床研究(附97例报告)

    目的 探讨乳癌根治术后,为防止皮下积液,提高创面愈合率.方法采用在创面的腋中线和胸骨旁各放一根多侧孔的硅胶管,并行持续负压吸引.结果本组发生皮下积液9例,较单独放置腋下引流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双负压管引流有效降低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提高创面Ⅰ期愈合率.

    作者:高建军;王彬;徐守森;马维龙;李维安;郑福昌;张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微料光治疗仪、千金胶囊治疗宫颈糜烂196例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占育龄妇女20%以上,也是宫颈癌诱因之一.目前治疗宫颈糜烂有多种仪器及药物,但效果不理想.我科自2004年3月~2004年9月应用微米光治疗仪、千金胶囊治疗宫颈糜烂19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姚玉群;李艳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间歇性预激与室性早搏鉴别

    1病例报告男29岁,血压高2年,发作性心悸病史1年,发作时脉搏增快.体格检查:血压160/110mmHg,心脏不扩大,心音规律,心率85次/分,无杂音,肺无异常,未扪及肝脾,反射正常,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心电图特征:大多数p波形成正常,频率85次/分,P-R间期0.14秒,Q-T间期0.38秒,QRS形态、振幅及ST-T均正常.

    作者:孙红;周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紫金锭外敷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紫金锭外敷输液部位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静脉应用可达龙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紫金锭调白醋外敷输淮部位,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时间、程度及患者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紫金锭调白醋外敷输液部位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韦美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疏血通合并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尽大可能减少梗死面积是降低病互率与致残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本研究采用疏血通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哲鹏;王俊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孤立性肺段及肺叶肺结核的诊断(附52例X线与病理对照分析)

    本文搜索了52例肺段、肺叶结核,从病理、临床和X线片上进行了分析.X线片上表现为肺段或肺叶阴影的肺结核;在病理上以干酪性肺结核占多数,其次为增殖性肺结核,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较少见.形成肺段、肺叶阴影在病理基础为结核病变与慢性肺组织炎的并存.为此我们搜集了5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段及叶性肺结核,对其病理、临床和X线进行了分析.

    作者:赵济诚;纪淑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卵巢癌的高危因素与预防

    据估计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危险为1.8%,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癌发病率逐渐增加,卵巢癌的发生为40~79岁,卵巢癌的死亡率占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患者在明显诊断时多数已属晚期,因此预后不良.要改善卵巢癌的预后,必须从病因及早期诊断上着手.尽管目前对卵巢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但是许多可导致卵巢癌的因素,称之为高危因素.针对卵巢癌的高危因素并采取一些阻断措施,必将减少部分卵巢癌的发生与死亡.

    作者:赵文华;李景发;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38例炎性肠病的药物治疗

    炎症性肠病(IBU)本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溃结(UC)病因虽未完全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障碍、感染及精神因素有关.现将38例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琴;赵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