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方法的探讨

米其武;曹正国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取石术,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航空工业部发开取石术
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统计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RLU)、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PSL组30例,RLU组27例,PCNL组9例.结果URSL组碎石成功21例,9例不成功,其中5例改为开放手术,1例改为后腹腔镜取石.2例行ESWL术,1例仅留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管后自行排出.2例并发输尿管穿孔.RLU组取石成功23例,4例滑入肾内,经配合输尿管镜和腹腔镜直视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成功,术后5例有伤口漏尿.PCNL组成功9例,无并发症.结论USR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PCNL创伤小,取石成功率高,在结石靠近肾盂、儿童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同侧肾结石和结石以下输尿管狭窄时应优先考虑,但技术难度较大.RLU可作为URSL不成功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对某医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的调查

    目的 了解某院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的现状,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调出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外科手术科室出院病人的全部病历,按病案号随机抽取31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15份病历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率为100%;主要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甲硝唑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占65.7%.仍有在术前和术中不用,而在术后使用,没有把握住用药时机.术后平均用药6天,为时过久.联合用药存在选药不当,标本送检和药敏监测还未受重视.静脉应用率为100%,均为滴注给药,无静脉推注给药.结论抗菌药物围手术预防应用存在问题比较严重,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刻不容缓.

    作者:贾孟良;谢守霞;杨红英;陈振德;张万帆;饶曼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晚期肺癌病人的护理

    1临床资料1997年6月至2005年4月我科共收治63岁以上年龄并拒绝手术、拒绝化疗、拒绝放疗的晚期肺癌病人32例.这些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通气功能下降、生活不能自理、情绪焦虑、疼痛等问题,随着病程的延长,病人出现恶液质,病情严重恶化,除了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治疗,还要预防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病的发生,并做好临终关怀.

    作者:范梦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自体骨髓移植病人的护理

    自体骨髓移植(ABMT)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ABMT的优点在于不受供骨髓者的限制.移植后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间质性肺炎等伴发症也较轻,同时对年龄的选择也较宽.ABMT患者经大剂量化疗,白细胞逐渐下降,机体免疫能力极度低下,护理质量是ABMT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

    作者:王明君;胡晓玲;孙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数理统计学在急性肠梗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由于急性肠梗阻的定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即绞窄性肠梗阻必须及早手术,单纯性肠梗宜采用中西结合的非手术治疗.本文结合本院15年来346例不同类型号的急性肠梗阻的17个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统计学分析,从中找出定量的鉴别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临床第一恒磨牙预防及窝沟封闭效果

    针对小学生进行龋病的预防,对6~12岁的儿童进行调查,掌握了儿童接受窝沟封闭龋病流行及发展状况.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恒磨牙窝沟封闭保存率和新生龋齿患病率.

    作者:杜丽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针刺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60例临床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肥胖已经作为一种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减肥药物发展虽然很快,但副作用大,在临床运用中受到一定限制.近2年来笔者采用针灸火罐为主治疗肥胖患者60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针灸并火罐以其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少、疗效确切、且持久、经济方便等优势被广大肥胖患者所接受,现报道如下.

    作者:栗滢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江苏油田矿区409例新生儿住院疾病分析

    1995年1月1 日~2004年12月31 日我科收住来自江苏油田矿区的新生儿409例.通过资料回顾总结,按出院诊断的第一诊断名称为疾病统计依据,并将1995年~1999年与2000年~2004年为前后2个时段分析疾病变化,得出构成江苏油田矿区新生儿住院的主要疾病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儿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奎华;倪玉莲;李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间歇性预激与室性早搏鉴别

    1病例报告男29岁,血压高2年,发作性心悸病史1年,发作时脉搏增快.体格检查:血压160/110mmHg,心脏不扩大,心音规律,心率85次/分,无杂音,肺无异常,未扪及肝脾,反射正常,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心电图特征:大多数p波形成正常,频率85次/分,P-R间期0.14秒,Q-T间期0.38秒,QRS形态、振幅及ST-T均正常.

    作者:孙红;周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38例炎性肠病的药物治疗

    炎症性肠病(IBU)本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溃结(UC)病因虽未完全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障碍、感染及精神因素有关.现将38例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琴;赵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B型超声诊断慢性胃炎合并胃窦区后壁粘膜多发性息肉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2岁.主诉:腹胀,脐周隐痛,厌油腻,食欲不佳数年,近两月较重并出现头晕,乏力症状.查体:KT36.7℃,P85次/分,Bp13.3/9.3kpa,患者无力型体质,贫血面容,巩膜、皮肤无黄染,腹软平坦,肝脾未及,胃区普遍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无黑便.临床检验:肝功、肾功、心功能正常,血常规(WBC5.80×109/L,RBC3.20×1012/L,HGC83g/L).

    作者:关承华;邓晶;郑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医院信息管理软件选择指标

    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管理软件市场已经形成,但还很不规范.则对众多厂商激烈竞争,很多用户还不能把握正确的选择方法,因而吃亏的不少.针对这一情况,综合用户的经验教训及自身的体会,提出以下几项指标以供参考.

    作者:刘传华;杨海珊;刘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妇产科护生带教的体会

    加强护生护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护理教学中占重要位置.众所周知,临床毕业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通过1年的临床实习,将在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和提高临床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为病人服务过程中学习,逐步掌握以病人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所必备的各种技术,学习争取处理护患,护士和家庭与科室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锻炼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护生能否达到预期的学习计划与于临床带教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先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董颖;刘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几种口腔案例研究

    口腔科医生对口腔专业是很熟悉的,但对口腔法医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案件需要鉴别时肯定有一定困难.为此,笔者复习近年来有关口腔常见案例,综述如下.

    作者:解建设;孟宪安;孙效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的川崎病6例临床分析

    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简称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综合征.以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阿斯匹林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大部分病人治疗都能控制临床症状,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对IVIG治疗无效.我科自1998年2月~2004年12月共收治KD59例,其中6例对IVIG治疗无反应.作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伟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亚急性汞中毒的护理体会

    我院(原哈市职业病防治院)2000年收治一例亚急性汞中毒患者,现将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60岁,患银屑病,就诊于个体诊所,用含汞中药(偏方)配制成香烟型点燃经口腔吸入,每天1支,共15天.患者出现头晕恶心食欲下降、口腔溃疡、牙龈出血并有发热,误认感冒.停药1周后又连续用药20天,患者相继出现咽部疼痛、胸闷咳嗽、颜面及四肢水肿,来我院就珍.检查尿汞升高,疑似汞中毒收住院.

    作者:马秀文;赵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氨快速微量扩散法180例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用快速微量扩散法检测肝病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氨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日本AA-4120型血氨仪测定180例肝病有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氨结果.结果149例肝病患者血氨浓度升高者89例,占59.73%.其中中毒性肝炎增高的例数达100%,血氨平均值为194.90μmol/L;肝硬化腹水协高占80%,平均值为90.1μmol/L;肝硬化增高例数为69.1%,平均值为101.6μmol/L,病毒性肝炎增高病例为60.9%,血氨平均值为85.8μmol/L;重症肝炎增高病例为60%,血氨平均值为106.2μmol/L,肝癌增高病例为39%,血氨平均值为72.7μmol/L;肝性脑病均高者占63.63%,血氨平均值为120.70μmol/L;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氨直超过正常范围占87.10%,平均值为127.40μmol/L.结论血氨检测是了解机体对氨的代谢和有否存在氨中毒情况的一个良好指标,但不同肝病和不同情况其增高的比例和增高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也可导致血氨升高,出现氨中毒现象.快速微量扩散法测定血氨,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分析.

    作者:黄江兵;赵雁翎;黄明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术中抢救及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手术治疗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整个救治过程的重要环节.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共施行重型颅脑损伤手术90例,现将手术中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晖;邢介红;孙晓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万灵中毒致血淀粉酶升高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万灵中毒患者血淀粉酶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38例急性万灵中毒患者根据症状和体征分为轻、中、重三组.在入院后1小时内采静脉血测定血淀粉酶的含量.结果轻、中、重三组的血淀粉酶含量分别为102.63±19.15U/L,254.16±43.25U/L和385.57士26.97U/L.采用方差分析和多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发现各组之间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0.05、0.01).结论血淀粉酶的变化与急性万灵中毒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莉;李伟;杜云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学龄前患儿输液时的影响

    目的 解除患儿的恐惧害怕等心理,提高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随机抽样3~6岁门诊输液患儿100例,通过心理特征分析,然后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患儿的恐惧害怕心理有显著性改善,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认真分析患儿的心理特征,运用激励式心理护理是提高患儿合作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陈凤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患有胃癌的病人,有可能同时发生糖尿病.当两种疾病并存时,糖尿病病人血糖的控制在胃癌的治疗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不佳,将会直接关系到胃癌的手术效果,增加手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同时也增加胃癌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如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和延期愈合、肺内感染甚至败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的发生吻合口瘘,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我科近年来所接触的临床病历较多,现将有关的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月光;兰秀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