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祝玉东;郎秋梅
据估计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危险为1.8%,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癌发病率逐渐增加,卵巢癌的发生为40~79岁,卵巢癌的死亡率占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患者在明显诊断时多数已属晚期,因此预后不良.要改善卵巢癌的预后,必须从病因及早期诊断上着手.尽管目前对卵巢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但是许多可导致卵巢癌的因素,称之为高危因素.针对卵巢癌的高危因素并采取一些阻断措施,必将减少部分卵巢癌的发生与死亡.
作者:赵文华;李景发;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是由于婴幼儿时期臀部反复注射药物,引起臀肌及髂胫束挛缩,引发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医源性疾病,轻者表现为弹响髋,重者不能正常下蹲,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本症好发于儿童及少数青年,因对病因认识不足,目前无较好的预防措施.仅以尽量减少婴幼儿臀部肌内注射预防发病,通过手术治疗解除症状,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现就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14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统计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RLU)、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PSL组30例,RLU组27例,PCNL组9例.结果URSL组碎石成功21例,9例不成功,其中5例改为开放手术,1例改为后腹腔镜取石.2例行ESWL术,1例仅留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管后自行排出.2例并发输尿管穿孔.RLU组取石成功23例,4例滑入肾内,经配合输尿管镜和腹腔镜直视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成功,术后5例有伤口漏尿.PCNL组成功9例,无并发症.结论USR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PCNL创伤小,取石成功率高,在结石靠近肾盂、儿童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同侧肾结石和结石以下输尿管狭窄时应优先考虑,但技术难度较大.RLU可作为URSL不成功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米其武;曹正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某院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的现状,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调出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外科手术科室出院病人的全部病历,按病案号随机抽取31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15份病历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率为100%;主要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甲硝唑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占65.7%.仍有在术前和术中不用,而在术后使用,没有把握住用药时机.术后平均用药6天,为时过久.联合用药存在选药不当,标本送检和药敏监测还未受重视.静脉应用率为100%,均为滴注给药,无静脉推注给药.结论抗菌药物围手术预防应用存在问题比较严重,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刻不容缓.
作者:贾孟良;谢守霞;杨红英;陈振德;张万帆;饶曼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有胃癌的病人,有可能同时发生糖尿病.当两种疾病并存时,糖尿病病人血糖的控制在胃癌的治疗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不佳,将会直接关系到胃癌的手术效果,增加手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同时也增加胃癌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如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和延期愈合、肺内感染甚至败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的发生吻合口瘘,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我科近年来所接触的临床病历较多,现将有关的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月光;兰秀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手术治疗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整个救治过程的重要环节.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共施行重型颅脑损伤手术90例,现将手术中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晖;邢介红;孙晓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加强护生护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护理教学中占重要位置.众所周知,临床毕业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通过1年的临床实习,将在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和提高临床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为病人服务过程中学习,逐步掌握以病人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所必备的各种技术,学习争取处理护患,护士和家庭与科室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锻炼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护生能否达到预期的学习计划与于临床带教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先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董颖;刘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997年6月至2005年4月我科共收治63岁以上年龄并拒绝手术、拒绝化疗、拒绝放疗的晚期肺癌病人32例.这些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通气功能下降、生活不能自理、情绪焦虑、疼痛等问题,随着病程的延长,病人出现恶液质,病情严重恶化,除了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治疗,还要预防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病的发生,并做好临终关怀.
作者:范梦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质量分析的要求从2000年开始,我院推行了质量分析制度,其具体要求是:1.1全院各科室每月召开-次质量分析会,由护士长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本科室的有关护理质量,找出成绩、经验、教训和差距,制订改进措施,并写出书面材料上交护理部.
作者:王华;祝玉东;郎秋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男29岁,血压高2年,发作性心悸病史1年,发作时脉搏增快.体格检查:血压160/110mmHg,心脏不扩大,心音规律,心率85次/分,无杂音,肺无异常,未扪及肝脾,反射正常,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心电图特征:大多数p波形成正常,频率85次/分,P-R间期0.14秒,Q-T间期0.38秒,QRS形态、振幅及ST-T均正常.
作者:孙红;周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68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史8年,半年来加重,伴活动后及夜间发作性的呼吸困难,患者有糖尿病病史5年,否认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130/75mmHg,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音低钝,心律70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无肿大,双下肢不肿,心电图可见V1~V5导联的T波倒置,频发室性早搏,约10~15次/分,偶见室早二联律.予以常规抗血小板、抗凝、利尿、扩冠药物治疗,静点利多卡因控制室性早搏,24小时后,患者室早减少至0~1次/分,停用静脉的利多卡因,改为口服慢心率治疗室早.
作者:孙大炜;杨戈;王新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自2001年8月~2004年9月,我们共收治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06例,采用非手术或手术引流加消毒紫草油纱布及时换药,合理应用抗菌素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导如下.
作者:李薇;谷秀英;张海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慢性荨麻疹(chronic ruticaria.简称CU)的胃粘膜受累时大多数可无任何临床表现,只在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表现.为了探讨CU胃粘膜的受累情况,现将我们近年用胃十二指肠纤维镜(简称纤维镜)检查的例病14例CU胃粘膜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纪淑贤;赵济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对住院病人的问卷调查表明,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100%,因此,我们采用各种方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在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中,我们发现老年病人接受教育能力差,老人中文盲比例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康复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于是我们针对这一特点给老年病人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如下方法.
作者:徐静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乳癌根治术后,为防止皮下积液,提高创面愈合率.方法采用在创面的腋中线和胸骨旁各放一根多侧孔的硅胶管,并行持续负压吸引.结果本组发生皮下积液9例,较单独放置腋下引流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双负压管引流有效降低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提高创面Ⅰ期愈合率.
作者:高建军;王彬;徐守森;马维龙;李维安;郑福昌;张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30例,经临床检验,结论该药疗效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1对象30例,均为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患病时间1年~22年不等.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睡眠差、记忆力明显减退.患者年龄34岁~55岁,男女比例接近1:1.
作者:韩云丽;滕东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们自1987年至1995年采用Co2激光机He-Ne激光机治疗直肠、肛门病1852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986例、女866例;外痔568例,内痔208例,混合痔278例,肛瘘168例,肛门脓肿122例,肛裂308列,血栓外痔113例,结肠炎87例.
作者:李文伦;杨进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单枚双钜弹性针治疗小儿股骨中段、中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6~10岁小儿股骨中段或中上段骨折,应用单枚双钜弹性针作髓内固定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0例小儿股骨骨折,经应用单枚双钜弹性针髓内固定,均一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满意.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变曲或折断.结论单枚双钜弹性针治疗小儿股骨骨折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实用性强、效果满意的材料.
作者:罗雨桥;罗伯锋;邓思然;禤天勋;梁志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文搜索了52例肺段、肺叶结核,从病理、临床和X线片上进行了分析.X线片上表现为肺段或肺叶阴影的肺结核;在病理上以干酪性肺结核占多数,其次为增殖性肺结核,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较少见.形成肺段、肺叶阴影在病理基础为结核病变与慢性肺组织炎的并存.为此我们搜集了5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段及叶性肺结核,对其病理、临床和X线进行了分析.
作者:赵济诚;纪淑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95年1月1 日~2004年12月31 日我科收住来自江苏油田矿区的新生儿409例.通过资料回顾总结,按出院诊断的第一诊断名称为疾病统计依据,并将1995年~1999年与2000年~2004年为前后2个时段分析疾病变化,得出构成江苏油田矿区新生儿住院的主要疾病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儿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奎华;倪玉莲;李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