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树珍
补阳还五汤源于清朝王清任著<医林改错>.补气、活血、通络之方,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清、口角流涎.根据我本人几十所的临床应用.本文加减治疗各种科一些杂病,获得临床效果,兹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杨耀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自创立以来用于中风病的治疗受到普遍重视.本文通过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期病人选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初步观察,旨在了解补阳还五汤在这方面的微观功效.
作者:朱应文;陈书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前,由于妇科疾病而施行子宫切除术者日益增多,施行子宫全切除后,会不会影响性生活的质量,这是多数人关心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子宫全切除后,会减少阴道的分泌和润滑,从而使性生活发生困难.有些患者担心施行子宫全切除术后会改变女性的性征;有些妇女以为子宫全切除后不再是女人了,失去了女性的魅力,失去了对丈夫的吸引力.对于以上患者的种种疑惑和顾虑,笔者就子宫全切除术后对性生活有无影响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者:李雪梅;肖惠芬;陈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对甲状腺单发结节的临床与病理的复习,提高诊断水平,探讨手术方式的改进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期间,327例单发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手术方式、病理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27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中,手术采用患侧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去除结节保留部份正常甲状腺组织等术式.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297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2例,甲状腺腺瘤21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8例;恶性病变30例,其中乳头状癌22例,滤泡状癌8例,恶性率为9.2%.结论甲状腺单发结节可作腺叶次全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术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疗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恢复较快.甲状腺单发结节多为良性,少数为恶性,B超及CT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钟景新;林更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根治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3年10月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18例,此法即避免开腹手术的弊端,又完整保留了女性器官,从而受到患者认可现将介入治疗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秀芹;赵建玲;尹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30例,经临床检验,结论该药疗效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1对象30例,均为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患病时间1年~22年不等.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睡眠差、记忆力明显减退.患者年龄34岁~55岁,男女比例接近1:1.
作者:韩云丽;滕东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WHO预测21世纪将是发生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的高峰期[1],做为重要社会群体的老年人,他们的思维速度和适应能力相对减弱,但又同样具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心-身、身-境以及心-境之间相互作用,老年性广泛性焦虑症的病人亦呈现增多的趋势[2],做好他们的护理工作,对于消除其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刘颂;王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统计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RLU)、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PSL组30例,RLU组27例,PCNL组9例.结果URSL组碎石成功21例,9例不成功,其中5例改为开放手术,1例改为后腹腔镜取石.2例行ESWL术,1例仅留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管后自行排出.2例并发输尿管穿孔.RLU组取石成功23例,4例滑入肾内,经配合输尿管镜和腹腔镜直视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成功,术后5例有伤口漏尿.PCNL组成功9例,无并发症.结论USR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PCNL创伤小,取石成功率高,在结石靠近肾盂、儿童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同侧肾结石和结石以下输尿管狭窄时应优先考虑,但技术难度较大.RLU可作为URSL不成功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米其武;曹正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997年6月至2005年4月我科共收治63岁以上年龄并拒绝手术、拒绝化疗、拒绝放疗的晚期肺癌病人32例.这些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通气功能下降、生活不能自理、情绪焦虑、疼痛等问题,随着病程的延长,病人出现恶液质,病情严重恶化,除了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治疗,还要预防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病的发生,并做好临终关怀.
作者:范梦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们自1987年至1995年采用Co2激光机He-Ne激光机治疗直肠、肛门病1852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986例、女866例;外痔568例,内痔208例,混合痔278例,肛瘘168例,肛门脓肿122例,肛裂308列,血栓外痔113例,结肠炎87例.
作者:李文伦;杨进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轻者涕中带血或点伏滴血,重者大量出血,不易控制,现将临床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鼻出血的急救治疗措施备好急救物品、药品、器械、局部填塞纱条,以备对大量出血病人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紧急处理措施将患者安置在安静、温暖的病室内,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迅速给予止血,医生未到前,护士可采用指压法,压迫止血,取半卧位,头部抬高,行颈部、额部或枕部冷敷,促进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医生到达后可根据情况采用局部止血法:如烧灼法、冷冻法和前后鼻孔填塞法,操作时动作应轻、准、稳,以免造成新的创面,加重出血,应用止血药,如出血量过大,反复止血效果不佳时,可行颈外结扎术.根据原发病,出血量的大小及并发症使用降压,镇静、止血及维生素类药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应按医嘱及时、正确执行,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王彦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它的存在不仅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而且使死亡率增加.文拉法辛做为一种新型的抗抑郁剂,临床报道可应用于多种类型的抑制症的治疗,且疗效肯定.本文收集了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0日门诊及住院患者30例,采用中、低剂量文拉法辛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志壮;于永达;高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口腔科医生对口腔专业是很熟悉的,但对口腔法医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案件需要鉴别时肯定有一定困难.为此,笔者复习近年来有关口腔常见案例,综述如下.
作者:解建设;孟宪安;孙效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球形肺炎临床相对于肺周围型肺癌少见,本文收集30例临床手术、X线或穿刺证实球形肺炎的影像资料,分析其形成的影像学基础的病理机制,讨论球形肺炎X线、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得出结论,球形肺炎影像形成相对具有特异性.以病理改变为基础,X线、CT影像特点作依据,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球形肺炎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殷为民;郭仁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糖尿病(DM)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患病率为9.2%,其死亡目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及肿瘤.
作者:宇秀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沙眼衣原体(CT)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现将本院2004年收治的60例小儿CT肺炎依据年龄进行分组,以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小儿CT肺炎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京伟;张其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是由于婴幼儿时期臀部反复注射药物,引起臀肌及髂胫束挛缩,引发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医源性疾病,轻者表现为弹响髋,重者不能正常下蹲,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本症好发于儿童及少数青年,因对病因认识不足,目前无较好的预防措施.仅以尽量减少婴幼儿臀部肌内注射预防发病,通过手术治疗解除症状,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现就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14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针对小学生进行龋病的预防,对6~12岁的儿童进行调查,掌握了儿童接受窝沟封闭龋病流行及发展状况.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恒磨牙窝沟封闭保存率和新生龋齿患病率.
作者:杜丽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简称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综合征.以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阿斯匹林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大部分病人治疗都能控制临床症状,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对IVIG治疗无效.我科自1998年2月~2004年12月共收治KD59例,其中6例对IVIG治疗无反应.作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伟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青黛为菘蓝、蓼蓝、马蓝、草大青等叶中的色素,它的性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秋季采收以上植物的落叶,加水浸泡,至叶腐烂,叶落脱皮时,捞去落叶,加适量石灰乳,充分搅拌至浸液有乌绿色转为深红色,捞取液面泡沫晒干即成.
作者:郑家玲;郑臣友;房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