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生;罗筱云;陈彩娥;吴光华
1988年以来,我科手术治疗结肠疾患132例。其中急诊一期切除吻合40例,无 1例发生吻合口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均为急诊,无法作肠道准备,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 龄3个月~85(平均46.12)岁。1.2 病因 盲肠恶性肿瘤9例,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恶性肿瘤共15例;乙状 结肠扭转3例;回盲部扭转4例;肠套叠2例;升结肠结核2例;盲肠、升结肠炎性肿块各1例 ;溃疡性结肠炎并大出血1例;车祸致多发性外伤、右半结肠毁损、十二指肠破裂1例;医源 性乙状结肠破裂1例。1.3 手术种类 右半结肠切除25例,乙状结肠切除4例;左半结肠切除11例。
作者:宁伟明;姚敦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系一种常见疾病,随着耐药性菌株的增加,一些因治疗 不系统误诊或漏诊而迁延的病人,临床口服或静脉化疗效果不佳,我们近4年来应用脑脊液 置换、椎管内注射雷米封、氟美松治疗重症结脑收到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系迁延2月以上或重复发病者,共39例,其中男22例,女17 例,年龄22~43(平均32.5)岁。重发病者19例,迁延发病者20例。临床均有中毒体征,脑脊 液化验均符合结脑诊断,初颅压200~380mmH2O,蛋白质定量1.06~2.86g/L,糖0.6~3.0 mmol/L,氯化物106~116mmol/L。1.2 治疗方法 我们在腰穿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置换,放出脑脊液5~6ml 送检,然后再分次放出脑脊液5~6ml,共3~5次,并同时注入等量温生理盐水,以不使颅压 下降太快,将稀释的雷米封注射液100mg,氟美松0.1mg缓慢注入椎管内,术毕3日后重复治 疗,一般4个疗程左右即可使脑脊液降至正常水平。
作者:董素琴;田晓馨;龚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1999年2月~2000年9月,应用输尿管硬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输尿管 结石进行原位碎石,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17~69(平均40.3)岁。病程7月 ~10年,平均3.6年。输尿管结石左侧11例,右侧1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7例,中段3例,下 段14例,其中3例合并同侧肾结石,2例合并肾功能不全,6例合并输尿管结石下方息肉。结 石长径0.3~2.0cm,横径0.2~1.0cm。本组病人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4例经Eswl治 疗结石无效后改行弹道碎石术。1.2 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时取截石位,在液压灌注泵帮助下经尿道直视下插 入德国Wolf?F?8~9.8输尿管硬镜,先观察膀胱及双侧输尿管开口情况,高压喷流灌注法 扩张患侧输尿管开口,在输尿管导管(安全导丝)引导下插入输尿管硬镜至输尿管中,观察输 尿管及结石情况,自输尿管硬镜的工作通道中插入直径0.8或1.2mm弹道碎石探杆,使探杆与 结石直接密切接触,启动气压泵(气压控制在2~3个大气压)将结石击碎,较大的结石碎块用 取石钳取出,合并肾结石或粉碎后结石碎块进入肾内者加用Eswl治疗。术后放置输尿管导管 外引流或双丁管内引流并留置Foley管持续引流膀胱尿液。
作者:崔维奇;赵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在外科病人中仍不少见,占外科住院病人死 亡的3%[1]。近年来,PE的治疗己取得不少进展。治疗的主要办法是抗凝、溶栓、 去栓。急性PE的治疗基本方案见附图。1 抗凝治疗 对于稳定的PE病人,现代治疗主要依赖肝素,这能防止进一步血栓形成,同时允许 内源性纤溶的发生。未分馏肝素的用量和给药方法,一般为100~200U/kg,每24小时3万U, 连续静脉滴注。间歇给药比连续用药出血的危险大。近提倡间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LMWHs)治疗PE,以取代静脉用药。一组612例稳定的PE病人, 随机分配到每天一次皮下注射固定剂量的替噻肝素(Tinzaparin)或静脉滴注未分馏肝素治疗 ,两组同时也用华法林治疗,结果表明,在8天和90天两组血栓栓塞复发、出血和病死率间 无差异[2]。另一组10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1/3有PE)随机分为用固 定剂量皮下注射雷维肝素(Reviparin)或未分馏肝素治疗,结果两组间的复发病死或严重出 血率无差异[3]。在肝素治疗的头3天内应开始应用华法林。因为延迟给药可能会增 加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矛盾的是,华法林治疗的头24小时,会发生暂时性高凝状态,但肝素 不应中止直到国际正常化比率在治疗范围(2.0~3.0)内至少2天。有关华法林化的理想的 持续时间有争论。一组897例病人(107例有PE)随机研究表明,6周比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高2 倍,但严重出血发生率两组无差异[4~5]。712例静脉血栓栓塞的病人随机分配到4 周或3个月华法林治疗组,结果表明3个月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和治疗失败率明显低,但有一亚 组即术后PE和DVT的病人治疗失败率和复发率低(3%),4周和3个月治疗组无差异,由此作者 推荐,对于这些病人只需4周的抗凝治疗[5]。
作者:张跃;华积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进一步研究中风,以试图揭示中风后痫性发作的 再发因素。方法 对4152例住院的中风病人的所有曾经有过第1次痫性发作 的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176例有痫性发作(4.24%)。其中 缺血性中风后痫性发作为78例,出血性中风发作者为98例。皮质病变137例,占77.84%。早 期发作者129例,晚期发作者为47例。136例(77.27%)观察了2年以上的病史,其中56例发生 了第2次痫性发作。对于晚发者有39例复发,早发者为17例,(P<0.01)。56例复发者中1 5例为单纯发作,41例为复杂发作。结论 出血性中风,枕叶、颞叶病变, 大面积(两叶以上)脑梗塞,大量脑出血(>40ml)及晚期发作者易发生痫性发作的复发。中 风后癫痫应分为早期发作和晚期发作;早期发作复发者少,1月后如不再发作可暂不予抗痫治 疗,如出现第2次发作应正规抗痫治疗。枕叶病变与复杂部分性发作有关。
作者:胡文立;刘艳伟;焦俊杰;吕卫红;陈天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癌基因mdm2和p21H-ras在骨巨细胞瘤 (GCT)中的表达及与GCT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 学方法检测mdm2和p21H-ras在52例GCT(GCT按Jaffe分级:Ⅰ级15例、Ⅱ级25例、Ⅲ 级12例)中的表达。结果 18例mdm2表达呈阳性,阳性率34.6%,7例p21 H-ras表达呈阳性,占13.5%。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均无显著性相关(P值分别为0 .871;0.658)。mdm2和p21H-ras在复发和无复发的病例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 、25.6%和23.1%、10.3%。 两者同时阳性表达的有3例,mdm2和p21H-ras同时过表达 与GCT病理分级无显著性相关(P=0.757),而与其复发有显著性相关(P=0.041) 。结论 mdm2和p21H-ras在GCT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而与其复 发有关。
作者:廖瑛;田英;何淑雅;贺丽萍;周秀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19岁,5小时前自服杀虫脒250ml,经当地洗胃、补液后转入本院。查体 :T37.2℃,P120次/分,R12次/分,BP69.8/49.8mmHg深昏迷,呼吸表浅,瞳孔0.6 cm ,等大,对光反射消失,颜面、口唇、四肢明显紫绀,肢体冷,心率120次/分,心音低钝、 律齐,两肺闻及水泡音,腹软,四肢肌张力减低,无病理反射。平素体健。化验:血WBC?1 .3×109/L,N0.862,L?0.138;尿蛋白(+++)、RBC(+++);肝功能:GPT87.8U/L、GO T43.8U/L、BUN7.62mmol/L、Cr89.3μmol/L。入院后即送入人工肾室行血液灌流治疗 ,同时予吸O2、VitC、654-2、东莨菪碱、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脱水剂等积极抢救,15 分钟后突然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继续血液灌流及药物抢救,5分钟后自主 呼吸恢复,BP?80.8/49.8mmHg,灌流1小时30分钟后血压升至90/63.8mmHg,呼吸明显好转( 18次/分),心率96次/分,心音较灌流前增强,两肺水泡音明显减少,脉搏有力。2小时30分 钟后灌流结束,发绀好转,BP?99.8/63.8mmHg,刺激有反应,昏迷变浅。第2天继续血液灌 流,灌流2小时后神志转清,住院12天症状消失,各项化验正常,痊愈出院。
作者:李云生;罗筱云;陈彩娥;吴光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2岁,被一块高速飞出的金属块打入右胸腔,急诊入院。感右胸伤口处 痛,呼吸时明显,轻度呼吸受限,无咳血,查体:BP?120/75mmHg,P?82次/分,R?20 次/分,右胸前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有一长1cm的伤口,出血,有小量气体喷出。右肺呼吸音 稍减弱。X线胸片示:右胸腔内金属异物,少量气胸。胸透可见金属物随呼吸上下移动。即 决定行胸腔镜金属异物取出手术。左侧卧位,全麻气管插管,于右第7肋间腋中线打孔置入 胸腔镜,利用右前第2肋间伤口伸入一操作杆,右腋前线第5肋间开孔伸入另一操作杆。在右 肺门下方纵隔脊柱沟内发现黑色金属异物,约半粒花生米大小,顺利取出,于胸腔镜开口处 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缝合切口,手术顺利。
作者:郭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2R)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58例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32例胃良性疾病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6例 )及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IL-2R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胃癌及胃良性疾病者活检组织中 sIL-2R的浓度。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sIL-2R(U/L)为911±179,明显高于 胃良性疾病者(303±20)和健康体检者(301±15),P<0.001。胃癌组织中sIL-2R为934 ±197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胃粘膜组织(311±20),P<0.001。胃癌按Ⅰ~Ⅳ级分期的不 同,sIL-2R在血清和组织中逐渐增高,且各期之间进行比较均P<0.001;其中Ⅰ期(11 例)、Ⅱ期(10例)、Ⅲ期(22例)术后血清sIL-2R明显下降(各自P<0.001);而Ⅳ期患者( 15例)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且有所增高;手术切除组(46例,根治或姑息手术)术后sIL-2R明 显降低(P<0.001),而探查者或胃空肠吻合术者(12例),术后血清sIL-2R反而增高。结论 动态观察血清及组织sIL-2R的变化可作为胃癌的诊断、手术方法的选 择、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作者:熊枝繁;邓长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 患者,20岁,己婚,以停经41周,腹痛7小时入院。既往月经规则,Lmp:1999年3 月25日,预产期2000年1月2日,初产妇女,妊娠期间无特殊,未行正规产前检查。于1月7日 在家中待产7小时后送入我院分娩。体检:P?84次/分,BP?120/70mmHg,生命体征平稳 。产检:腹围94cm,宫高32cm,胎方位LOA,胎心120~130次/分,不规则,宫口开全,胎先 露头于“+1”,宫缩弱,20秒/5~6分,胎膜己破,羊水Ⅰ度。处理:(1)给予推二联(10%GS ?20ml+氨茶碱0.25)、吸氧;(2)催产素引产(5%GS?500ml+催产素3U)。经处理后宫缩渐加 强,30~40秒/2~3分,胎先露下降,但胎心进行性减弱,波动于80~100次/分。考虑胎儿 宫内窘迫,行阴检示:骨盆各径线值大致正常,骶凹深,坐骨切迹可容3指,尾骨不翘,骶 尾关节活动好,宫口开全,双顶径下降至“+0~+1”,胎位LOA。宫口开全,约20分钟后经 阴道胎吸产下一男婴,新生儿无生命体征,脐带长约50cm,无假结、绕颈、扭转,一端附着 于胎盘子面正中,但脐带中上1/3(距脐轮10~15cm)处,见一3cm×5cm血瘀块,其后段脐带 血供中断、苍白,胎盘、胎膜正常。将脐带送病检示:脐带血肿,局部脐血管壁灶性钙化, 产妇产后一般情况好,4天后会阴拆线愈合好,Ⅱ/甲出院。
作者:李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MMPs和TIMPs调节ECM的分解和合成,参与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 程。在子宫内膜中呈周期性变化,与月经形成和胚胎种植有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 种植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关注;MMPs的异常升高参与妇科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李彦博;唐齐华;吕忠士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笔者近年来用家用保健治疗仪治疗腰痛12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中,男61例,女59例;年龄16~85岁,其中16~39岁44例,40~ 60岁51例,61~85岁25例;病程短1天,长3年,其中15天内40例,1~4个月30例,6月 ~1年40例,2~3年10例。发生于左腰者35例,右腰者32例,腰椎者53例;其中腰肌劳损50 例,腰棘间韧带损伤2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腰臀部筋膜炎18例 。1.2 治疗方法1.2.1 药液配制 独活60g、乳香30g、没药30g、川芎30g、当归60g、生草乌30g、生川乌3 0g、细辛30g、红花50g、桑寄生60g、川牛膝60g,透骨草60g、赤芍50g。将药捣碎浸入40° 白酒或45%酒精5kg中,装入容器内密闭,放置于阴凉干燥处,30天后启封过滤即成。1.2.2 穴位 阿是穴、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穴,每次选2个穴位,交替使用。1.2.3 操作方法 用长沙天健康复保健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STV-J型家用保健治疗仪,将 浸泡药液垫(沙布垫)放在腰部相应穴位上,再套上穴位器中两个电极板固定,启动定时(电 源)键,分别将脉冲调节器与近红外穴位器(热力)旋钮,顺时针方向,由小至大,直调至患 者耐受舒适为止,20~30分钟为1次,1次/日,6次为1疗程,休息2~3天后再行第2个疗程。 1~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作者:宋南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9岁,因反复晕厥3月入院。3月前患者在家中行走时突感心悸、胸闷、 继之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头枕部头皮裂伤,约1分钟后苏醒。3月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4次 ,均伴意识丧失,发作持续时间几十秒至3分钟。外院住院发作时心电图:Ⅲ°房室传导阻 滞(Ⅲ°A-VB),室性逸搏心律(心室率14~20次/分钟)。入院时血压130/80mmHg,心率80次 /分钟,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入院后给改善心肌营 养代谢药物治疗,未用抗心律失常药。入院2周,患者卧床休息时又突发意识丧失,抽搐, 心电图示:Ⅲ°A-VB,心室率15~19次/分钟,经胸外心脏挤压及药物抢救恢复。8小时后 为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在安置术同时经右股静脉分别穿刺送入2根4极电极至右心 为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窦房结恢复时间1200ms,心房起搏180次/分钟,频率仍能 1∶1下传心室;希氏束电图:AH?100ms,HV?45ms。结果表明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均正常 ,故晕厥原因推理当属在CRBBB的基础上并发了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作者:郑亚西;刘志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1995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56例70岁以上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现 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高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70 ~87(平均77.5)岁。由急性穿孔引起者29例(包括肿瘤引起穿孔),其中急性阑尾炎穿孔16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例,外伤所致的结肠、小肠穿孔2例,胃癌破溃5例,结肠癌破溃1例 ;急性感染19例,其中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12例,坏疽性胆囊炎4例;由肠梗阻、扭 转、绞窄坏死所致8例。49例及时确诊为腹膜炎,7例因症状、体征不典型或实验室检查不支 持而误诊或延迟诊断。1.2 治疗与结果 8例因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治疗而行内科保守治疗,均因病情恶化而自动 出院或死亡。其余48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45例,3例因术后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作者:耿礼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髓母细胞瘤是一种极度恶性的后颅凹肿瘤,多见于儿童。对放射线高度敏感。 我们两医院于1988年1月至1998年11月收治21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16例,女5例。年龄3~35岁。首发症状为头痛、呕吐和共济失 调。病程短20天,长6个月。全部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8例为肉眼下肿瘤全切除, 3例为部分切除或仅作活检,其中7例行脑室分流术。1.2 治疗方法 本组19例在术后10~30天开始放疗。1例在术后半年放疗,1例在术后半年 肿瘤复发再行放疗。本组全部病例均采取60Co或6MV-X线,设两侧野全脑25~30Gy ,18例后颅凹照射DT?35~55Gy,3例后颅凹DT?40Gy后,四脑室梗阻消除。复查CT肿瘤明 显缩小,残留灶在3cm 以下。后利用Fisher公司X-刀系统行X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 疗,肿瘤周边剂量为12~15Gy。本组病例全脊髓预防照射30Gy。
作者:孙曙光;刘菲;陈俊;陈灿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沐舒坦针剂治疗早产儿肺炎的效果。 方法 按随机原则将63例早产儿肺炎病例分为沐舒坦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 ,对照组30例。结果 沐舒坦在改善症状、消除肺部罗音、血气分析恢复 正常、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疗法效 果满意,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启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己开始进入临床应用的新药。
作者:潘启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7年5月以来应用胞必佳腔内注入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取得较为满意 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院1997年5月以来住院的59例晚期癌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男41 例,女18例。年龄63.7±5.6岁。其中肺癌47例(鳞癌20例,腺癌1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8例 ,肺泡细胞癌1例),乳腺癌术后4例,肝癌3例,恶性淋巴瘤1例,胃癌术后1例,骨肉瘤1例 ,原发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大量胸腔积液21例,中等量33例,少量5例。均经B超、X线或CT 检查,组织病理确诊,至少一次胸液中找到脱落癌细胞。1.2 治疗方法 (1)尽量排尽胸液:大量积液采用置管引流排液,选择患侧腋后线7~9肋间 ,置入猪尾管或以中心静脉埋管替代,接静脉输液器缓慢滴排胸液,一般于1~3天内排尽。 中等量以下积液采用穿刺抽液: B超定位后,由穿刺针穿刺抽吸,尽量抽尽胸液。(2)胸腔 内注入胞必佳:排尽胸液后,由置入的细管或抽液的穿刺针,先向胸腔内注入2%利多卡因5m l以减轻局部刺激疼痛,然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胞必佳400μg,后注入地塞米松5mg以减 轻发热等副反应。注药后,左右侧卧变换体位至少各3次,使药液均匀地与胸膜接触。(3) 给药周期:每周复查B超及X线检查。完全吸收者,停止治疗;仍有胸液者,再次排液后胸腔 内注入相同剂量的上述药物。连续3次治疗仍未吸收者,不再继续给药。1.3 观察方法 根据每周复查情况,记录胸液消长及B超、X线表现。并于治疗开始前和治 疗结束后分别抽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 T细胞亚群改变情况。治疗有效者,门诊随访 1年 ,分别记录3月、6月、1年胸液复发情况。
作者:崔恩海;邱东华;陶德莹;王斌;陈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转移率和死亡率很高,找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很重要。本文就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检测、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陈亮;邓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颅脑患者脑脊液(CSF)成 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终池持续引流组40 例,应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穿刺终池,留置深静脉留置管于终池持续引流CSF;对照组40例 ,应用常规腰穿放CSF的方法。结果 终池持续引流组第1天,前3、5天的C SF引流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第1天CSF中红细胞(RBC)及蛋白质(TP)的含量和 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天及第5天CSF中RBC及TP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终池持续引流组无1例发生交通性脑积水,而对照组有2例因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结论 终池持续引流能够更快降低CSF中有害成分的含量,减 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和脑损伤的程度,减少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机会。
作者:张卫华;梁兆煜;彭文辉;郭予大;陈保忠;马廉亭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