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门诊的实施与效果探讨

练慧萍;刁淑华;谢乙明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门诊, 实施,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as catheters,PICC)置管护理门诊的实施与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6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0例.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PICC护理门诊,能让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让PICC置管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女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状况及其亚型分布特征研究

    目的 研究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raan papilloma viras,HPV)感染状况及其亚型分布特征,为临床诊断及其流行病学研究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点杂交技术(RDB),对2012-01—2014-12间1168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及分型,分析结果.结果 1168例标本中阳性标本380例,感染率为32.53%,共检出19种HPV亚型,其中单一感染者278例,占阳性人数的73.16%,感染二种不同亚型者72例,占阳性人数的18.95%,感染三种或三种以上者30例,占阳性人数的7.89%,高危型感染阳性率为75.26%(286/380,包括多重高危感染),低危型感染阳性率为18.16%(69/380,包括多重低危感染),高低危混合感染阳性率为6.58%(25/380),高危型阳性患者中以HPV-16、HPV-58、HPV-52、HPV-51、HPV-66为主,低危型以HPV-6、HPV-11、HPV-43为主,所有阳性患者中依次以HPV-16、HPV-6、HPV-58、HPV-52、HPV-51为主并且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是30岁人群.结论 妇女感染HPV率较高,以单一感染为主,高危型HPV-16为首,其次为低危型HPV-6,HPV亚型的检测有利于宫颈癌的筛查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张志明;姜小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 研究探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广东省高州市妇幼保健院2014-01—2014-12间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时间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患者的美学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总引流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美学满意率分别为93.3%和71.1%,也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贵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维生素D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维生素D对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01—2015-01间在广东省吴川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5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维生素D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125例患儿在1年内哮喘的平均发作次数为(2.86±0.72)次,平均发作持续时间为(2.61±0.94)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25例患儿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3个月后免疫功能IgG、IgA、IgM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E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免疫功能IgG、IgA、IgM、IgE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免疫功能IgG、IgA、IgM、IgE等指标与治疗1个月后和3个月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维生素D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治疗1~3个月会对患儿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半年后恢复正常.

    作者:陈青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门诊的实施与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as catheters,PICC)置管护理门诊的实施与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6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0例.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PICC护理门诊,能让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让PICC置管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练慧萍;刁淑华;谢乙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伴有高危型人乳头病毒(HR-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01—2015-01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确诊为CIN的264例患者,在阴道镜下行LEEP术.其中有216例合并HR-HPV感染,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均行HPV分型检测、TCT及阴道镜检查.结果 在CIN患者中HPV感染率高的是HPV16、HPV52、HPV58型.术前HR-HPV感染率81.82%(216/264),术后6个月复查HR-HPV,对比术前HR-HPV转阴率达70.83%(153/216);术后12月再次复查HR-HPV转阴率达84.72%(183/216).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HR-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73,P=0.000<0.05).结论 LEEP术可以有效的清除HR-HPV,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病.

    作者:朱阿强;何莲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社区跟进式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社区跟进式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住院编号将老年脑卒中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3.75%,对照组的治疗总依从率为6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840,P=0.000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394,P=0.0002).结论 社区跟进式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志娟;徐艳婷;张春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骨科医师培养模式探讨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骨科的专科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亟需加强,走专科医师培养的道路势在必行.在分析了专科医师培养新形势的基础上,总结天津医院骨科医师培养的方法,对建立骨科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提供经验.

    作者:莫永进;闫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自身抗原丝氨酸蛋白酶3对血小板形态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主要自身抗原丝氨酸蛋白酶3(PR3)对血小板形态的影响.方法 健康人洗涤血小板用PR3、肾上腺素、凝血酶和凝血酶受体激活肽(PAR1-AP,PAR4-AP)单独或联合处理.用血细胞凝聚仪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血小板形态与凝聚状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激活,荧光分光计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 PR3呈浓度依赖性诱导血小板悬液透光率降低.PR3不影响凝血酶受体激活肽触发的血小板P-selectin分泌及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受体结合水平.PR3诱导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水平升高.结论 PR3可直接诱导人血小板变形.

    作者:彭翔;张斌;蒋重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山市体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中山市体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感染率及感染高危因素,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4-01~2015-06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康体保健中心体检的HBsAg阴性人群1989人,采用荧光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统计HBV-DNA阳性人数,阳性者3个月后复查乙肝两对半及HBV-DNA排除窗口期感染可能;同时分析年龄、人口流动性、经济等因素与OBI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989例HBsAg阴性体检者行HBV-DNA检测,发现有3例OBI,阳性率为0.15%,OBI患者HBV-DNA滴度较低;3例OBI检出者均为流动人口,年龄均在45~65岁之间.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中存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潜在危害性不容忽视.

    作者:吴汝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肺功能测定联合血清炎症标志物化验在筛查吸烟人群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高风险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肺功能联合血清炎症标志物检查在吸烟人群当中确诊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 将125名有吸烟史的健康人士进行分层调查,先使用肺功能筛查的办法进行检测,之后使用肺功能联合血清炎症标志物检查的方法进行检测,随后统计其发病率以及检查方法的阳性率.结果 在吸烟史较长的患者中血液的炎症标志物的水平相对更多,同时发生COPD的患者人数也更多,检出率相比单纯依靠肺功能检验要高很多.结论 肺功能检查联合血清炎症标志物化验可以将患者的COPD的诊断准确率有效地提升.

    作者:徐英;高滨;崔晓媛;张敏;陈晓英;崔翰文;徐宏伟;赵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表阿霉素-羧甲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协同恒定外磁场体内外对人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表阿霉素-羧甲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EPI-CDMN)的制备方法,并分析外磁场协同EPI-CDMN对人体膀胱癌细胞(BIU-87)株的体内外增殖、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EPI-CDMN并检测其化学性质,分成对照组、磁场组、EPI-CDMN组、磁场+EPI-CDMN组,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磁场组、EPI-CDMN组、磁场+EPI-CDMN组的BIU-87细胞生长抑制率、死亡率、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磁场+EPI-CDMN组的BIU-87细胞生长抑制率、死亡率、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磁场组、EPI-CDMN组(P<0.05);磁场组、EPI-CDMN组、磁场+EPI-CDMN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平均重量、瘤体平均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磁场组、EPI-CDMN组、磁场+EPI-CDMN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BIU-87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磁场+EPI-CDMN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平均重量、瘤体平均体积均显著低于磁场组、EPI-CDMN组(P<0.05),磁场+EPI-CDMN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BIU-87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磁场组、EPI-CDMN组(P<0.05).结论 外磁场协同EPI-CDMN对人体BIU-87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的增强,为膀胱癌的磁导向靶向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何灵生;邓少珍;刘百川;王健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黄龙通络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选择黄龙通络汤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表现出的修复作用以及针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大鼠数量为60只.结果 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复合肌肉诱发电位振幅恢复率、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以及小腿三头肌湿重(WWT)恢复率方面,同A2组以及A3组进行比较,A1组表现出明显优势(P<0.05);同A3组大鼠进行比较,在上述系列指标方面,A2组表现出明显优势(P<0.05);在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方面,同A3组进行比较,A1组以及A2组表现为显著的增多(P<0.05);A1组同A2组之间进行比较,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选择黄龙通络汤进行干预,可以发挥显著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其修复.

    作者:黎勇;郑雨中;刘思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严重烧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并探讨引发严重烧伤并发精神障碍的病因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严重烧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积极分析发生精神障碍的病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患者精神障碍的症状在2周内得到了有效控制,4例患者由于烧伤程度较重导致精神障碍症状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对所有患者治愈出院6个月后随访,随访率100%,无精神障碍复发病例,所有患者均无法回忆当时场景.结论 尽早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同时需提升治疗环境和护理质量,这些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鲁正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天津市的流动儿童400名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随机抽取天津市4条街道作为调查现象,以自制同一问卷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逐项询问填写,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在各职业中,家长职业为打工者的五苗接种率低;家长文化程度在中学以下者较学历在高中及以上者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明显要低;来自城镇的儿童免疫接种率均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父母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越好,儿童免疫接种率越高.结论 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仍是计划免疫工作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多部门的合作,加强健康教育、规范管理等,提高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

    作者:刘俊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尿道肉阜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尿道肉阜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3-01—2014-06间76例拟行尿道肉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单数患者38例设为研究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双数3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尿道外口黏膜环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4,P>0.05).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安全可行,可完整切除肉阜蒂部,减少复发和并发症.

    作者:陈咏佳;陈光耀;洪昭展;程伟文;敖玉婷;林华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活血酒剂加通窍散并配合针刺治疗脑肿瘤伴腔隙性脑梗塞4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活血酒剂加通窍散配合针刺治疗脑肿瘤伴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脑肿瘤伴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4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3.8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酒剂加通窍散配合针刺治疗脑肿瘤伴腔隙性脑梗塞,疗效确切.

    作者:席晅;任小琼;祁文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5—2015-08间深圳市南澳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干预时机分为A组(n=52,早期治疗组)和B组(n=48,晚期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针灸结合康复治疗,采用独立性评定表(FM)、改良的Bathel指数(MBI)评定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康复治疗时间.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FM、MB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A组治疗后FM、MBI评分高于B组(P<0.05);将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接受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促进其神经功能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肖鹏;王玉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肠易激综合征焦虑抑郁状态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血管活性肠肽表达水平关系

    目的 探讨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焦虑抑郁状态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血管活性肠肽表达水平关系.方法 选取就诊的60例IBS患者与同期15例无焦虑抑郁状态的非IBS健康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组化检测与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IBS患者的CGRP、VI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腹泻型IBS(IBS-D)患者的CGRP、VIP水平均明显高于便秘型IBS(IBS-C)患者,情绪正常IBS者的VIP水平明显低于焦虑抑郁IB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P作为兴奋性递质参与机体的肠运动与神经分泌调节,水平高,可作为患者精神心理情绪的一项参考指标,在IBS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曾秋红;叶启文;田华;陈敬松;曾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成年人体重指数与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成年人体重指数(BMI)与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的相关性,为临床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2013-07~2015-07间在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公明社康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00例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体重指数分为A、B、C、D四组;所有受检对象均接受生化检验;对BMI与血糖(G)、尿酸(UA)、血压、血脂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D组Glu、UA、血压、血脂异常率与A组、B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Glu、UA、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各项指标未见异常,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与超重或者肥胖存在密切关联,BMI检测可为临床评估疾病风险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对预防慢性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红细胞形态在贫血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红细胞形态在贫血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就诊的贫血患者(观察组)以及2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显微镜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结构进行观察,并检测其红细胞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和血球仪计数红细胞参数基本无异常变化;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形态变化率为90%,红细胞异常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00例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具体为:小细胞贫血89例,大细胞贫血57例,双相性贫血30例,形态正常20例,其中小细胞贫血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率为93.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细胞贫血中MCV升高率为89.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红细胞形态检查和参数可以为贫血患者提出诊断性意见,便于临床医师进行准确的诊疗,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翠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